這部動漫電影,帶給五一檔一點二次元震撼

鏡象娛樂 2024-05-07 15:30:33

鏡象娛樂

文丨黃俊皓

2022年4月,一個頂著粉色頭發、長著圓圓臉蛋與大大眼睛的小女孩,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裏。你也許沒看過她所屬的動漫作品,但肯定見過她的表情包、聯名廣告以及各種周邊産品。

這個小女孩名叫阿尼亞·福傑,來自日本動漫《間諜過家家》。

兩年後的今天,《間諜過家家》的首部劇場版重磅來襲,六天時間票房便突破2.3億票房,位列“五一檔”的第四位,在豆瓣上也取得了7.5的評分。

《間諜過家家》似乎有一種魔力,甚至能讓不喜歡二次元的人也能爲其著魔,讓沒看過這部劇的人也能從劇場版中輕松找到快樂。它用一個並不新穎的故事,帶給了觀衆們無限的歡樂,並通過優秀的設定和充足的細節,展現了創作者的滿滿誠意。

舊曲新唱,唱出新意思

與番劇的基本模式沒什麽兩樣,劇場版的故事情節也十分簡單,可以概括爲兩條主線:一是爲了阿尼亞能在烹饪實踐課上取得好成績,福傑一家前往校長的家鄉尋找特色甜品的制作方法,二是阻止邪惡的上校挑撥東西兩國的關系,避免引發世界大戰的發生。

如果將這兩條主線分開來看,主線一是普通的合家歡範式,而主線二則是老套的英雄拯救世界路線。

《間諜過家家》的處理好就好在這兩部分原本就不是割裂的。在傳統的諜戰片、動作片的故事裏,主角的個人生活往往是主線劇情的附庸,通常被人們稱爲“文戲”,有不少電影對這部分“文戲”並不重視,甚至給人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但在《間諜過家家》中,兩條主線沒有主次之分,不偏不倚,“過家家”的部分讓人看得輕松惬意,“間諜”的部分則讓人看得緊張刺激。

在更高的尺度來看,兩條主線的聯系也相當緊密。要在烹饪課上取得好成績,其實也是男主勞埃德間諜計劃的一部分,而主線二中的大反派,私下裏也是一個美食專家,還在故事前期搶走了主角團的甜品。

在種種機緣巧合下,兩條的主線發生了交彙,主角團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兩項任務,故事的緊迫感就此被調動起來。在整個故事的敘述中,兩線交叉卻從不讓人感到眼花缭亂。

除此之外,劇中對主角三人的內心活動描述也相當豐富,使得每一個人的目的與任務都變得十分明確,無論鏡頭給到哪一個人時,觀衆都能馬上反應過來ta此時要做什麽,甚至能猜到角色的下一步動作,真正做到了全程鎖住觀衆的注意力。

總而言之,《間諜過家家》劇場版要講的故事並不新,但它卻能給觀衆們新的感覺,哪怕你能猜到接下來要發生的劇情,你也會有看下去的欲望。

贏在設定,更勝在用心

男主是間諜,女主是殺手,這樣的設定不禁讓人想到美國的電影《史密斯夫婦》。在這樣的設定中,夫妻兩人都不能讓對方得知自己的身份,要想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暴露,就需要高超的僞裝技術。而在這個過程中,猜疑與辯解時常發生,兩人見招拆招,緊張的氣氛很容易讓觀衆們代入其中,這便是此設定的精髓所在。

《間諜過家家》比《史密斯夫婦》更出色的地方在于,男女主角有一個會讀心術的孩子——阿尼亞。這個看似不足爲道的設定,事實上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每當夫妻兩人出現危機時,阿尼亞往往能發揮她的讀心功能,在不暴露父母各自身份的同時,用巧妙的話語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慮,讓二人重歸于好。也許夫妻二人到死都不會懷疑,是這樣的一個小孩子在一直默默地維護他們的家庭。

而觀衆處于上帝視角,對一切的心理博弈了如指掌,自然能夠感受到這種設定的“爽點”。

當然了,如果單單依靠一個設定作爲賣點,顯然不足以支撐起一部好的電影。《間諜過家家》依靠本身優秀的設定之余,在故事的諸多細節上依然精心准備。設定與劇情的巧妙配合,更是它廣受好評的的訣竅。

例如在電影的開頭,有一出約爾誤會勞埃德外遇的戲。其實觀衆們都知道,影片的下一步一定會安排勞埃德印證約爾的三項懷疑,但怎麽印證?埃德怎麽化解?這都是觀衆們腦海中的懸念。

而電影的安排十分精妙,沒有刻意地突出,而是將那些能讓約爾懷疑的行爲,融入到劇情的發展當中,在觀衆還沒預料到的情況下便發生了,等到約爾的內心獨白響起時才反應過來那個動作的含義。而約爾對勞埃德的懷疑,最終也在阿尼亞的努力下被化解。

正是這種對設定的充分利用,鑄就了《間諜過家家》的成功。

電影中的各種細節,更體現出制片團隊的誠意。比如,約爾在最開始時說到過自己的口紅不好,而在中期勞埃爾竟記得她的話並爲她送上一支口紅,到了最後,口紅更是成了約而戰勝大boss的關鍵。一個伏筆之後,又爲後面的劇情埋下伏筆,這種操作大膽而細膩,創作者的用心也不可或缺。

“爆款”阿尼亞,奠定電影佳績

當一個角色,于其所在文化圈以外的人群中也火起來時,我們就認爲這個角色“出圈”了,而出圈現象發生最多的無疑是動漫領域。

世界上大部分人沒玩過任天堂出品的寶可夢,但皮卡丘這一萌寵形象卻深深刻進了全人類的DNA中;叮當貓、海綿寶寶等經典卡通人物,也成爲了全世界人的童年記憶。

相比起三次元世界裏面的角色,動漫中的形象看起來更容易爲人們所記住並喜愛,動漫人物常常能夠跨越性別、人種,爲不同審美價值的人所接受,因此具有先天的“出圈”優勢。

《間諜過家家》中的阿尼亞,雖然沒有那麽現象級的表現,但她的破圈表現無疑也是相當成功的。

通過成熟的動漫制作技術,《間諜過家家》制作團隊將阿尼亞的顔藝發揮到了極致,原本就可愛的臉龐,加上誇張的表情,強烈的反差往往能讓觀衆們捧腹大笑。超能力讀心術,更是讓她擁有複雜的心理活動,與她單純的外表“格格不入”,呈現出一個壞小孩的形象。

出色的顔藝表演,鑄就了《間諜過家家》中阿尼亞的各種“名場面”,這些名場面通過短視頻、表情包等形式在全網流通,出圈的現象就此形成。

番劇出品到電影上映的兩年間,阿尼亞積累了大量的粉絲群體,他們不一定喜歡《間諜過家家》,但對反差滿滿的阿尼亞毫無抵抗力,因此當《間諜過家家》推出電影時,這些人就成了走進電影院爲阿尼亞消費的主力軍。

對于普通人而言,只要看到了有阿尼亞的電影海報後,也難免不將《間諜過家家》納入自己觀影的後選名單中。

可以說,《間諜過家家》的票房大賣,有阿尼亞的很大一份功勞。當然,這本質上也是番劇制作團隊長期努力的回饋。除此之外,《間諜過家家》沒有過分到令人反感的營銷,也沒有名不副實的宣傳,它的熱度是日積月累而來的,它也值得自己所得到的關注。簡單來說,就是用爆款換來流量,最後將流量變現。

近年來,國內也有不少能夠出圈的動漫人物,電影裏的哪吒,連續劇中的伍六七,網絡媒體上還有奶龍,盡管算不上家喻戶曉,但在年輕人群體中都有很高的熱度。

《間諜過家家》劇場版的成功,爲我國的這些動漫IP發展提供了經驗。一個當紅的IP,如何長期保持自己的熱度、如何合理利用熱度宣傳自己的新作品,都是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也許《間諜過家家》做的最好的一點就是,無論你對動漫喜愛與否,它都值得一看,阿尼亞的表演總是讓你充滿期待,電影中也總有讓你會心一笑的亮點。

盡管五一假期匆匆過去,但我們也可以在下班後抽空看一場《間諜過家家》,感受這部動漫帶給我們純粹的快樂,這何嘗不是一種給假期續費呢?

0 阅读:13

鏡象娛樂

簡介:洞見文娛産業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