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主的家搜出一張借據,卻牽扯到中央,朱德:把他接到北京

觀史亦鑒 2024-05-13 18:18:36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

四川某地主即將遭受批判,危急時刻,他的一張借據竟驚動朱德。

革命時期,地主是許多貧農痛恨的存在。但是在共産黨的幫助下,這些地主都被陸續地依法審判,承受了作惡的後果。

可四川某一位很特殊的大地主,他不僅沒有遭受審判,甚至還因爲一張借據驚動朱德元帥,最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可這位大地主又是誰呢?他和朱德元帥之間都發生過什麽故事?那張借據究竟從何如來?

這位四川某處的大地主,名字叫做傅德輝。其實,他也是一位心懷革命信仰的人,並與朱德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朱德身上說起。

朱德出生于1886年,自幼在四川某地的貧困農民家庭中長大。因爲父母曆經滄桑,在那個時代便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所以在朱德很小的時候,盡管家裏條件很差,父母也都在供養他上學讀書。這段學習生涯,可以說是直接改變了他的人生。

朱德在6歲的時候,便先後在藥鋪私塾,以及丁家私塾進行讀書。可是在那個年代,多數能在私塾就讀的人,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

與這些富家子弟相對比,朱德的學習環境就要悲慘很多。因爲他生活貧困,那些富家子弟,也經常會對其做出辱罵奚落的行爲。

幸好私塾的教書先生非常有德行,他並沒有嚴格制止這種欺負人的現象,反而是找到朱德,對其進行鼓勵和規勸。

教書先生讓朱德學會忍耐,不要爭一時之短長。只要好好學習,堅持下去,一定會在未來有所收獲。

這些話語對朱德的影響很大,導致他在以後面臨困難時,思想也會變得更加堅定頑強,絕不會輕易放棄。

只不過在生活的奔波下,朱德的學習生涯總是斷斷續續的,讀書地點也先後換過幾個。其中一位叫做席國珍的教書先生,更是朱德走上革命之路的導師。

席國珍爲人正直,頗有風骨,文學涵養極高。除此之外,他的抗爭思想也很明確,並對變法革新有著很深的理解。

而這些思想,都爲朱德以後走上革命之路埋下伏筆。在老師的教導中,他也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

1905年,朱德在艱苦的生活中,終于完成相關的學業,成爲一名知識底蘊極其豐富的青年。

這一時期,家裏人很想讓朱德參加科考,完成光宗耀祖的願望。而他本人也不負所望,順利通過相關考試,即將成爲一名秀才。

然而,因爲政府昏庸,國內局勢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朱德雖然通過多次考試,卻因爲朝政更改,沒能成功參加後續的考試,與秀才失之交臂。

雖然做官的想法落空,但朱德卻獲得進入新式學堂學習的機會。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正是接觸到革命思想。

在先進革命思想的熏陶下,朱德成長得非常快。他心中的理想逐漸明確,更認識到當時的社會中,讀書並不是很好的出路。

朱德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又結交到很多革命同志,與他們一同踏入尋找救國方法的道路中。

那麽,朱德又去了什麽地方呢?

2

地主傅德輝大禍臨頭,可他收藏的一張借據,竟促使朱德出手相助。

1908年,朱德確定心中的革命思想後,便在朋友的介紹下,前往雲南軍校參加考試。

可是在考試期間,朱德又遇到一些問題。他的成績不錯,卻因爲四川籍貫沒有被錄取。爲了心中的革命理想,他又將籍貫改成雲南,成爲一名基層士兵。

又經過許多波折後,朱德這才順利進入軍校,開始學習戰場上的知識。這段經曆,也爲他日後率軍作戰打下了基礎。

1911年,朱德響應革命起義,並在戰場上大放異彩,逐漸成爲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家。

可就在前途一片大好的時候,朱德在先進革命思想的熏陶下,又産生一些新的想法,並很快將其付諸行動。

1922年,朱德前往德國進行留學,並結識許多革命好友,其中便有偉大的周總理,以及未來的其他革命領袖。

除去這些人以外,朱德還有一位比較特殊的朋友。此人也是心懷革命思想,前去國外尋找救國之路的人,他就是傅德輝。

傅德輝的家庭經濟非常雄厚,可是他性格良好,品德出衆,從不會仗勢欺人,也結交過很多好友。

在德國學習期間,朱德與傅德輝有同樣的報國之志,但兩人在發展方面上卻有些差距。

簡單來說,朱德想要走革命路線,在政治和軍事上進行發展。而傅德輝則想通過工業科學手段,幫助國家進行經濟發展。

雖然路線不同,但這並不妨礙兩人的友情。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未來的前景,以及當下世界格局的變化看法。

從前往德國的時間來看,傅德輝是要早上一些的。所以在生活之中,他對朱德也非常照顧,經常會想辦法幫助朱德適應當地的文化環境。

除此之外,兩人還同屬四川老鄉,在話題上有著更多的交流。而傅德輝在衆多留學生中,也是學習能力出衆,外語比較優秀的人。

所以,傅德輝經常會幫助中國留學生,無論此人有沒有錢,他都會用平等的態度與其溝通,人際關系也非常不錯。

只不過,傅德輝雖然心懷報國之志,卻並沒有頻繁參加革命活動。只不過在暗中,他也做過不少的後勤支持。

而朱德元帥則不同,他在德國期間,便發動過對資本主義的抨擊活動,甚至還遭到當地政府的抓捕。

經曆許多波折後,朱德又被德國進行驅逐。而黨組織在了解到相關的情況後,便准備安排朱德前往蘇聯,繼續進行學習深造。

在這樣的背景下,傅德輝與朱德這兩位好友,因爲選擇不同,便面臨著分離發展的結果。

兩人相識于德國,同爲老鄉,又懷揣著相同的報國理想。因此,他們的友誼也十分深厚。而此次一別,日後就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相對來說,朱德的前路更加艱難,而傅德輝的未來也並不輕松。只不過他遠離戰場,生命安全的保障要高一些。

不管怎麽說,兩人分開是必然的結果,因此,朱德便與傅德輝進行了一次詳談,隨後揮手告別,各自離去。

那麽,傅德輝之後又經曆了什麽呢?

3

地主傅德輝被抓狀況危險,緊急時刻,一張借據竟救了他的命。

朱德離開德國參加革命後,傅德輝繼續完成著自己的學業,並累積起充足的工業生産經驗。

等到在德國畢業後,傅德輝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家鄉,准備通過經商的手段,促進國家整體經濟發展。

可是,在那個混亂黑暗的時期,傅德輝的想法有些太過簡單。他雖然憑借家中財産,成功開辦了一些工廠。

但是有很多封建勢力,都對傅德輝的發展十分不滿。因此,他在各方的打壓下舉步維艱,只能苦苦堅持。

雖然生存環境惡劣,但傅德輝憑借自己的能力,還是將生意做得有聲有色。然而,國民黨政府的殘酷剝削政策,最終將其逼上絕路。

無奈之下,傅德輝的工廠陸續關閉。爲了能給工人們最後的保障,他變賣許多家財,都分給了那些窮苦工人們。

經過這些事情的打擊後,傅德輝的經濟情況已經一落千丈。雖然他的家中還是有些余財,但也遠不能與之前相對比。

心灰意冷的傅德輝,便依靠家中的田地財産生活著。他觀望著國內局勢的變化,也爲共産黨的勝利感到高興。然而,意外卻再度發生。

1950年,四川地方的工作組,開始對各處地主的産業進行清算,並將其分給農民。而傅德輝因爲家中尚有余財,也被貼上地主的標簽。

就在工作人員搜查傅德輝家中時,突然找到很多的借據。在這個年代,地主的借據在調查清楚後,就要直接銷毀,而這更是他們作惡的證據。

可當工作人員看見一張借據後,直接被嚇得呆愣在地。因爲借據上清楚寫著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朱德。

最開始的時候,工作人員以爲這就是同名同姓。但出于嚴謹的工作態度考慮,他還是對傅德輝進行了詢問調查。

而傅德輝的回答,更讓工作人員感到困惑。因爲這張借據上的朱德,就是遠在北京的開國領袖之一。

此事發生後,相關人員立刻進行上報,最終聯系到朱德元帥,並再度確認事情的來龍去脈。

朱德在聽聞傅德輝的遭遇後,心中更是感慨萬千。而這張借據,也確實是他本人寫下的。

原來在德國留學期間,朱德奉命前往蘇聯,可手中卻根本沒有路費。于是,他便找到傅德輝,在詳談之時提出借錢的請求。

傅德輝非常支持朱德的革命理想,他當即拿出一百塊大洋,准備無償送給自己的這位好朋友。

朱德十分感動,兩人在推脫之時,他還是強烈要求寫下一張借據。而傅德輝雖然將其收下,但也只是當作留念,根本沒有想過讓朋友還錢。

而當時的傅德輝更想不到,這張看上去普通的結局,竟然會在未來改變他的晚年生活。

借據的事情搞清楚後,朱德親自將傅德輝請到北京。在會面中,朱德說傅德輝是一個搞科學的人才,並邀請他出山爲國家效力。

傅德輝深受感動,便在朱德的安排下開始學習,最後又返回四川,從事化學類相關的工作,並逐漸得到重用和提拔。

晚年生活中,傅德輝終于完成自己少年時期的夢想,他一直在從事工業研究和教育的工作,並在1964年退休,1976年病故。

其實在傅德輝的人生中,曾借出去很多不想收回的錢,朱德元帥只是其中之一。而那張小小的借據,不僅成功改變傅德輝的人生,也是兩人曆史友誼的見證。

而傅德輝和朱德的友誼故事,也因爲這張借據開始廣爲流傳,受到許多人的關注和稱贊,最終記載于曆史之中。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2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