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八路軍在她家喝粥,班長突然臉色一變:大娘,不對啊!

陋室文史 2024-05-14 16:14:44

來源:澎湃新聞 原創稿

1940年是中國抗日分外艱難的一年,因爲英國迫于日本法西斯的壓力,簽署了關閉滇緬公路的協議,這就意味著中國即將失去唯一的、未受日本控制的對外通道。

而在前一年,日本還對中國的沿海城市實施了封鎖。

日本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把抗日的共産黨人困于物資緊缺的處境,企圖以此降低共産黨人對他們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駐守在全國各地的共産黨人,只能依靠當地的老百姓獲取物資,戰士們和老鄉們之間,也因此羁絆更深,發生過無數讓人感動的故事。

有一回,八路軍戰士們在一位大娘家裏喝粥,班長突然臉色一變說道:“大娘,不對呀!您女兒呢?”

加入組織,無私奉獻

這位大娘名叫方蘭婷。

她在1933年的時候和丈夫周振倉,在共産黨員郭雲舫的帶領下,加入了共産黨人的抗戰事業中。

這周振倉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因社會時局動蕩,他就和妻子一同留在了山東家中。

由于日本在1931年發動了918事件,以武力入侵了東北,致使離東北不遠的山東也變得岌岌可危。

因此,一部分革命黨人來到了山東,想守住這裏的土地和民衆。

爲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們就與當地的周振倉取得了聯系,提出想以他家爲革命據點。

在接收到這個難度和風險系數都不小的要求後,周振倉夫婦不假思索地就答應了下來,這是因爲他們總想爲中國的革命事業做點什麽。

在成爲了共産黨人的聯絡員後,夫婦倆也開始幫忙傳遞起了革命情報。

機敏的方蘭婷也設計了一個避人耳目的情報傳遞方式。

由于她的接頭對象是僞裝成在菜場的賣菜人,所以她就會以買菜的由頭進行消息的遞送。

她每天在出門前,會將寫有情報的紙張藏在自己的發髻之中。

在見面之後,她會借著撓頭的動作,將紙條取出,放入裝著菜的菜籃子中遞給對方。

嘴上說著讓對方他稱一下菜的重量,實則是偷偷地將情報交給他。

方蘭婷通過這種日常不起眼的方式,成功地將大多數情報都傳遞了出去。久而久之,她就變成了這個工作內容的主要負責人。

然而,在1939年的一次情報傳遞中,不幸還是降臨了。

這一次的情報需要送到省外,于是周振倉就主動接下了這個任務,因爲他不想讓懷有身孕的方蘭婷過于奔波。

然而,在他回山東的路上,卻被日本人給攔住了。

日軍其實也不清楚周振倉的真實身份,他們是抱著“甯可錯殺,絕不放過”的原則對周振倉進行了拷問。

手段殘忍的日本人還上了酷刑,但是也沒能撬開身爲共産黨人周振倉的嘴。可,嚴刑拷打最終也要了周振倉的性命。

周振倉的慘死,也讓日本人嗅到了一絲不對勁的地方,他們不信一個普通中國老百姓能如此堅韌,隱隱覺得周振倉應該就是個有堅定信仰的共産黨人,于是也計劃對他的家人進行監視。

方蘭婷在得知丈夫被抓之後,預感到這一次必然會凶多吉少,悲痛之余,也在暗中一直做著撤出山東的准備。

在獲取丈夫已被日本人折磨致死的消息後,傷心欲絕的方蘭婷迅速打包完了一切應用之物,挺著大肚子,帶著女兒們,逃出了山東。

日本人在山東省內四處搜查周振倉的家人無果後,就發出了對方蘭婷的追捕令。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方蘭婷已經來到了石家莊東盤石村,還隱藏了真實身份,在此安頓了下來。

掩護八路,尋找物資

雖然方蘭婷的生活突遭了巨大的變故,但她也沒有因此自暴自棄,還仍舊活躍在抗日的“第一線”。

在她看來,這是爲了自己的國家趕走入侵者,也是爲丈夫“報仇”的一種方式。

在東盤石村中,她最主要的任務是,爲此處的八路軍創造一個掩護他們的場所。

于是,本著“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的想法,方蘭婷就將這批八路軍都藏在了自己的家中。

就這樣平靜地過了一段日子後,日軍突然對中國的沿海城市實行了封鎖。河北一封,也讓方蘭婷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輕易地搞到生活物資了。

另外,河北石家莊又在1939年經曆了大水的天災,不少的農田都是顆粒無收。並且,在那一年的2月,日本對衡水的冀州進行了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

在日軍的迫害和水患的影響下,1940年之後的河北的百姓再也無法過上安穩的日子。而糧食因欠收的緣故,價格一路飙升,百姓們只能靠挖野菜來果腹。

因而,對于方蘭婷來說,如何讓家裏的人都吃飽飯,也變成了一個大難題。爲此,她還一咬牙當掉了周鎮倉當年送給她的一枚金戒指,去換了點買米錢。

這枚戒指對方蘭婷有著極其珍貴的紀念價值,因爲每當她思念起丈夫的時候,總會撫摸著戒指,回憶兩人的美好過往。

但是,本著家國大義優先的原則,她決定先將這段兒女情長放下。她還想著,終有一天抗日戰爭會取得勝利,她就能贖回戒指了。

然而,這點錢卻也不夠開銷。

沒過多久,家裏裝糧食的袋子又空了。

方蘭婷只能再搜羅一遍自己的家,看看還能找到什麽值錢的物件兒。可這一次,她什麽都沒有找到。

無奈之下,她只能帶著女兒外出去討米。

之所以會和女兒一同外出,也是方蘭婷制造的一個假象,想讓借米人看到她們孤兒寡婦可憐的樣子後,覺得這些米是用來接濟她們的。

兩人出門,一人回家

家裏的八路軍在等了一夜後,終于再次見到了方蘭婷。

只見方蘭婷打開門走進來的時候,肩上扛著一袋米。由于開門逆光的緣故,他們沒能看清她的表情。

她將裝米的袋子放下之後,就張羅著生火,煮粥。

過了一會兒,她家的煙囪中開始向外散著陣陣青煙,鍋裏也飄出了米飯的香味兒……

等粥熬好了後,方蘭婷也笑著招呼著這些革命戰士吃飯。雖然是笑著說話,但還是能看出她眼神裏流露出的悲傷。

有人也發現了她像是哭過了的眼睛,忙詢問她怎麽回事。方蘭婷只是說,加柴火的時候不小心被煙熏了一下,沒什麽事。

盡管心細的革命黨人感覺到了不對勁,但看到方蘭婷不願意說,也就不想逼問她了。

于是,衆人就開始默默地喝起了粥。

就在這個時候,班長突然意識到了什麽,語調有些微顫地問,“不對呀,您女兒呢?”

班長記得方蘭婷在出門的時候,是和女兒一起走的,可現在卻只有她一個人回來了。

班長的心裏也在打腹稿,難道說小姑娘在路上遇害了嗎?

聽到班長的提問,方蘭婷的悲痛再也無法克制,眼淚瞬間湧出了她的眼眶。可此時的她卻還是只說,她女兒出去了,在別人家玩,到時候會回來的。

到了這個時候,這些戰士都覺察出了不對勁,想讓方蘭婷告訴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麽。

在多次追問下,方蘭婷也道出了事情真正的原委。

以兒換米,家國大義

她們母女兩人原本是想要外出去借米的,可是敲開了很多戶人家的大門,都被以“家裏沒有多余的糧食”的理由給回絕了。

多次的拒絕也讓方蘭婷感到有些絕望。而在這個時候,她也走到了一家大戶人家的門口。

這戶人家在聽明白了方蘭婷的來意後,表示可以提供一些糧食,但要方蘭婷將女兒留下。

對方說,他們一直都想要生一個可愛的女兒,可卻遲遲都沒能實現。

雖然方蘭婷不舍得將自己的至親骨肉留在別人家當養女,但她想到家中還有一批正在挨餓的戰士時,就忍淚同意了。

在背著糧食回家的路上,方蘭婷還一直給自己洗腦,女兒在有錢人家或許還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家中的八路軍在得知了真相後,都淚流滿面。

雖然口中的粥米香甜順滑,可他們還是覺得難以下咽,因爲這可是用一個小女兒換來的口糧啊!

班長聽完,立刻背上了行囊,他想回到總部向領導彙報這個情況,去贖回方蘭婷的女兒。

總部領導在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馬上衆籌了一步錢,交給了班長。數日後,班長就領著方蘭婷的女兒回家了。在重新見到女兒後,方蘭婷是又驚又喜。

經過這次事件後,她也繼續支持著黨的抗日鬥爭事業。而這一回,她對黨除了崇敬外,還多了一分感激。

其實在抗日戰爭中,除了那些在戰場上抛頭顱,撒熱血的革命戰士之外,像方蘭婷這樣默默爲革命事業貢獻的人也不在少數。

盡管他們的事迹沒有那麽宏大,但他們卻也是盡自己所能,義無反顧地投身于這場救亡圖存的戰爭中。

因此,像方蘭婷這類的革命黨人也值得尊敬。

倘若不是她當年“用女兒換米”的行動,或許在她家中的一部分八路軍會因此餓死。

也是因爲有他們的存在,才能推動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才能迎來今天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紅動沂蒙 | 【巾帼大宣講】舍子擁軍方蘭亭》——沂蒙女性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49377?ivk_sa=1023197a

12 阅读:3348
评论列表
  • 2024-05-15 23:01

    英雄[點贊]

  • 2024-05-14 20:17

    應該把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寫進教課書裏。讓我們的少年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不忘曆史,勇于擔當,做一個真正的中華好兒女

  • 2024-05-15 00:07

    向老一輩英雄們致敬!

  • 2024-05-15 01:25

    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感謝分享!

  • 2024-05-14 17:06

    這是多麽偉大的一位母親啊

  • 2024-05-14 16:52

    中國革命的成功,有千千萬萬個方蘭婷的支持。

  • Mic
    2024-05-15 01:25

    向英雄的老媽媽致敬!

  • 2024-05-15 02:53

    英雄的一家,向英雄一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