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專家與國際合作還原5.2億年前長尾螳螂蟲面貌

長城網 2024-05-06 10:10:50

長尾螳螂蟲CT三維模型。受訪者供圖

記者日前從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獲悉,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劉煜、侯先光團隊與德國慕尼黑大學、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産管理委員會等國內外單位合作,使用先進的顯微CT掃描、三維建模和虛擬解剖技術,還原了5.2億年前早寒武紀澄江生物群中的長尾螳螂蟲面貌。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生物學期刊《BMC生物學》上。

團隊負責人、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長劉煜研究員介紹,距今約5.2億年前的早寒武紀節肢動物中有一個特殊分支,它們的第一對附肢不是蜈蚣等節肢動物頭部常見的觸角,而是一對用于捕食的、強壯的大附肢。因此它們也被稱爲大附肢節肢動物,長尾螳螂蟲正是大附肢節肢動物的一種。過去由于化石的缺乏和技術的限制,研究者在這類節肢動物演化上存在爭議。爲解決這個問題,團隊使用顯微CT掃描、三維建模和虛擬解剖技術等,從長尾螳螂蟲的化石表面和內部提取信息,獲得了該動物的三維立體全貌。

CT三維模型清晰地顯示了長尾螳螂蟲細長的軀幹由13個體節組成,尾部呈長棒形,末梢有細刺。值得一提的是,其頭部有6個分節,即附著有一對柄狀複眼的前骨片、有著一對大附肢的體節,以及4個各具一對雙支型附肢的體節。研究顯示,長尾螳螂蟲的雙支型附肢由向遠端逐漸變細的內肢和邊緣具有剛毛的片狀外肢組成,其基節根部附著一個小的外葉。劉煜表示,通過看清長尾螳螂蟲的全貌,也讓我們推測出大附肢節肢動物很可能是螯肢類動物,比如蜘蛛、蠍子的祖先。

來源:極目新聞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