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麥威脅遷出荷蘭後,荷蘭避開美國限制,對華出口增加30%

墨寫東瀛話春秋 2024-05-10 16:15:30

據彭博社報道,日前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四月份來自荷蘭的進口總額同比增加了32%,達到了十四億美元。雖然具體的細節要到之後才能公布,但其中大部分可能來自于荷蘭公司阿斯麥出售的半導體設備。彭博社對近來中國公布的官方數據分析後發現,其中有超過一半采購的是光刻機。

也就是說,在美國限制中國獲取高端芯片制造設備,向荷蘭等盟友施壓的同時,中國在加緊購買相關設備以降低風險。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阿斯麥四月份也曾表示,盡管今年一月起限制措施實施,但公司首個季度對華銷售額仍占到總額的近一半。

美國在去年和荷蘭簽署了一項秘密協議,旨在限制阿斯麥對中國供貨,但並未妨礙這些半導體制造設備對華銷量的激增。荷蘭政府也在管制措施生效前開了綠燈,使得中國可以囤積更多的晶片制造設備。中國企業在出口禁令生效之前競相購買設備,因此中國去年也成爲了阿斯麥最大的市場。尤其是在去年12月份,企業趕在年底采購,使得荷蘭光刻機的出口量同比增加到了驚人的1000%。

實際上,這場鬧劇背後的主導者就是美國。美國認爲阿斯麥的設備所生産的芯片可以用于軍事領域。近年來美國將中國視爲主要對手,因此不僅在打壓中國的科技發展,還強化了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正是美國的霸權心理,使得阿斯麥成爲了受害者。美國要限制該公司和自己的大客戶往來,這是一個正常發展的企業難以接受的。正因如此,這引發了該公司負責人及一些荷蘭議員的不滿,一些荷蘭的政治家們呼籲荷蘭政府反對美國的新反制措施。彭博社也曾報道稱,美國的這種行爲可以被視爲域外霸淩。

前段時間,阿斯麥的首席執行官溫甯克,開始公開抱怨荷蘭政府的政策。外媒報道稱,抱怨點包括技術移民政策的改變,使得該公司更難雇傭到重要的員工。但實際上,抱怨的根本原因,很可能與出口限制措施有關。不僅僅是批評,該公司還打算將業務遷出荷蘭。要知道阿斯麥不僅是荷蘭最大的企業,還是歐洲最大的科技公司,所以這直接驚動了荷蘭政府。後來荷蘭政府宣布花費25億美元,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改善阿斯麥總部所在地的環境,試圖留住該公司。

或許正是阿斯麥的強硬態度,才迫使荷蘭政府讓步。使得該公司尋求避開美國的限制,增加對華出口。短期來看,這些擴大進口,確實可以滿足國內企業所需。但長遠來看,中國仍需自立自強,以減小被限制的風險。其實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世界經濟已經高度融合,産業分工也相當明確。美國當前的所作所爲,不僅僅是重回孤立主義那麽簡單,還會破壞全球化的經濟。擾亂供應鏈,影響到各國經濟的發展。

事實上,近日美國再度出手,撤銷了高通和英特爾向華爲出售半導體的許可證。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再度喊話稱,國家安全優先于商業利益。美國當前的行爲是典型的經濟脅迫,不僅違背了世貿組織的規則,長遠來看失去了競爭,也會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高科技並非是美國的專利。美國一方面利用高科技所帶來的軍事優勢,去霸淩他國。一方面,又動用各種手段限制他國高科技的發展。這是典型的霸權思維,和霸淩行爲,應該遭到全世界的反對。

0 阅读:638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4:47

    自然界弱弱強食,當今世界也是如此,自有自已強大了才能不被欺淩。

墨寫東瀛話春秋

簡介:曆史學博士,日本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