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惦記著揚州、淮安,江蘇這三座小縣城才是最推薦去的美食之都

燃野舊食 2024-05-10 23:20:38

作爲美食大省的江蘇,境內有著太多值得推薦的美食之都。

除了有“世界美食之都”——揚州、淮安外,這裏還隱藏著許多不爲人知的美食小城。

接下來,就請一起走進其中的三座美食小城,都是妥妥的吃貨天堂!

1.靖江市

靖江市曆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如今,這裏還保留了許多古老的建築和文化遺址,其中的古城牆還是中國現存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牆之一。

不僅如此,靖江還是一座好吃的不得了的小城,就連陳曉卿也會爲其傾倒。

靖江人的一天,從一份“中華第一湯包”開始

01.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已經成爲靖江的一道美食符號。它以蟹黃和蟹肉爲主料,湯爲原味雞湯加豬皮熬出的膠湯,制作工藝複雜,先用上等的蟹黃加上特殊的處理,然後包在一起蒸。

品嘗湯包很有考究,“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後喝湯”。當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中,播出靖江湯包後,有不少人專程從外地趕來品嘗這一令人驚歎的美味。

店鋪推薦:南園賓館

02.馬橋馄饨

馬橋馄饨分爲單皮和雙皮兩種,每皮都手工擀面,皮薄餡大,入口滑嫩。它以鮮蝦爲主料,搭配清淡的湯底,口感鮮美。

馬橋馄饨有兩絕:每只馄饨中都有一只鮮蝦,煮馄饨的湯是用大骨頭熬成的。

店鋪推薦:南園賓館、馬橋馄饨

03.籼子粥

吃籼子粥時,可以加一個冒油的鹹鴨蛋,非常惬意。而且籼子粥不加堿,只有加堿的才會紅。靖江還有一句俗語“籼子粥灌灌,養的像罐罐”。

店鋪推薦:鴻運酒樓、馬橋孫記馄饨、老季市

在吃江鮮這件事上,靖江人從來沒輸過

01.紅燒河豚魚

由于臨近長江,各種江鮮美食都是靖江人的桌上美味。在靖江美食中,最負盛名的紅燒河豚魚必須擁有姓名。

河豚有奇特的香味,燒制後,魚肉鮮嫩味醇。

店鋪推薦:百盛弘毅大酒店、鴻運酒樓

02.刀魚

最常見的吃法是刀魚飯,把刀魚釘在鍋蓋上,等到飯熟後,魚肉也自動掉進飯裏;也可以用刀魚骨炒成魚茸,加入豬骨和雞湯煮出的刀魚面。

此外,還有近年來火起來的刀魚馄饨。而在靖江,則以馬橋馄饨爲代表。

店鋪推薦:榮華酒家

03.蟹黃粉皮

蟹黃粉皮的粉皮要選上等綠豆澱粉,蟹黃必須現剝的,粉皮切成菱形塊,鍋內放油投入蟹黃、姜米等,料酒熬成蟹油、投入胡椒粉,加水燒開,撒入切好蒜花、裝盤即可。

店鋪推薦:南之緣湯包、鴻運酒樓

04.奶湯鮰魚

奶湯鮰魚是將粉紅石首仍無骨的鮰魚煎至金黃,加入白湯炖煮,湯汁醇香,味道鮮美。靖江的江鮮美食多種多樣,每種都各有特色,尤其是奶湯鮰魚最具特色。

店鋪推薦:南園賓館、金鑽大酒店

在靖江,沒有一頭豬可以活著離開

其實靖江的肉脯制作曆史並不長,1937年上海三友美味食品廠從上海遷至靖江後,才開始走上生産肉脯之路。

雖然曆史不過百年,但靖江豬肉脯依舊以其獨特的口感和濃郁的風味而聞名于世。

靖江豬肉脯以豬腿肉爲主要食材,每道工序都十分講究,經過選料整理、配料、攤篩、烘幹、烤熟等幾道工序之後,才成爲那一片片色、香、味、形俱佳的肉脯。

做好的靖江豬肉脯色澤棕紅,味道鮮香。很多人都說,只有吃過正宗的靖江豬肉脯,才知道從前買的肉脯都是將就。

店鋪推薦:雙魚豬肉脯、味巴哥豬肉脯

靖江小城的人間煙火,就藏在街頭巷尾之中

01.老汁雞

老汁雞誕生于靖江古鎮季市,是泰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老汁雞重湯色更重其香味,講究“十步聞香”,色澤鮮亮滑潤。完全煮入味的老汁雞色澤紅潤、裏面混合著麻油和豬油的香味,雞肉入口即化,熱吃、冷吃皆可。

店鋪推薦:老季市、新江海餐廳、季市小吃

02.荷葉桂花茵糕

荷葉桂花茵糕由米粉、糯米粉和桂花與糖混合壓在荷葉上蒸熟而成。

它從前是用草藥茵陳作底,有清熱去火、祛濕的作用。現在則是被荷葉茵陳代替,口感軟糯,香甜可口,嚼起來很有彈性,可以作爲早餐、下午茶或者夜宵。

店鋪推薦:王家茵糕

03.季市大爐餅

季市大爐餅以季家市的老大爐餅爲特色,大爐餅的餡料獨特,制作精細,口感酥脆。

這家也是當地的網紅小吃,樣子普通也便宜,一元一只,口感豐富,吃過一個就能讓人上瘾。

店鋪推薦:老楊大爐燒餅

2.常熟市

在常熟的美食王國裏,有極具本地特色的常熟菜,有以豐盛澆頭聞名的湯面,有精巧好吃的蘇式糕點,還有各種春日限定美食也將輪番登場。

陽春四月,常熟春日的限定美食將輪番登場

01.蕈(xùn)油面

蕈油面是江蘇常熟傳統的特色面點,有"素中之王"之稱。

蕈是一種野生菌,而松樹蕈則是常熟虞山的一種特産。用蕈油作爲面"澆頭"的蕈油面,既有肉的香嫩,又有野味的鮮美。

店鋪推薦:興福老面館、望嶽樓老面館

02.炒澆面

炒澆面,以炒制的澆頭澆面而得名,堪稱蘇式面的天花板。

澆頭的種類非常豐富,鳝糊、焖肉、肥腸、生煎大排、雪菜黃魚……炒出來的湯汁格外鮮美,細面彈牙吸味,大塊肉簡直無敵香。

店鋪推薦:含晖面館

03.腌笃鮮

腌笃鮮主要是筍和鮮、鹹五花肉片一起煮的湯。各地食材上可能會有不同,但基本包含春筍、豬肉、臘肉、火腿、百葉結、莴筍等。

喝一口,口味鹹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清香脆嫩,即使吃到底,也意猶未盡。

店鋪推薦:得意樓蒸菜館、慶江南蘇幫菜

常熟的本地特色菜,清淡鮮美,原汁原味

01.叫花雞

叫花雞的做法與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相似,腌好的雞,肚裏塞上火腿丁、幹貝絲、香菇……刷一層料汁,用豬油網和荷葉包裹,外層抹上封缸泥,烤4小時。

烤好的叫花雞色澤棗紅明亮,芳香撲鼻,一口下去板酥肉嫩,入口酥爛肥嫩。

推薦店鋪:王四食品

02.爊鍋油雞

爊鍋油雞迄今已有百余年曆史,它選用優質草三黃雞制作而成,斬切裝盆,澆上油鹵,香氣透骨、色澤金黃,肉酥鮮美。

推薦店鋪:王四酒家

03.沙家浜爊雞

沙家浜爊雞是常熟沙家浜小鎮的一道特色菜,其油黃锃亮,香氣撲鼻,吃起來嫩而不爛,豐腴肥美。

這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口祖傳的爊鍋,每逢過年過節,便會將宰殺雞鴨,自制爊雞。

走街串巷,尋覓常熟的市井小吃

01.扯篷豆腐幹

扯蓬豆腐幹是把大塊的方形的豆腐幹兩面改刀,用竹簽扯開成船篷篷的形狀,然後經曬幹、油炸、煨煮後便大功告成,吃的時候再刷一層甜辣醬即可。

店鋪推薦:常熟特色好婆豆腐幹

02.酒釀餅

酒釀餅是春季的時令點心,外觀和小月餅相似,有葷、素之分,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口味。吃一口,酒香和清甜交融在一處,能喚醒一個春天的柔情。

店鋪推薦:義源生、徐裕泰、桂鑫園、南婆糕團

03.煎團

煎團,就是油炸的鮮肉糯米團子,有點像蘇州的油氽團子。

煎團的糯米皮外脆裏糯,內層肉香四溢,吃的時候有“咔吱咔吱”的聲音。

推薦店鋪:錢記包子糕團

3.泰興市

泰興市位于江蘇省中部,寓意“國泰民安、百業興旺”,是長江三角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不僅如此,泰興的美食文化同樣讓人稱贊。從早餐開始,蟹黃湯包、黃橋燒餅、宣堡小馄饨……這些富有泰興特色的小吃都能讓你口水直流。

一座小城的塵世幸福,都是從味蕾開啓的

01.宣堡小馄饨

宣堡小馄饨是泰興市的傳統小吃,以産于宣堡鎮而得名,形成至今已有50多年的曆史。

宣堡小馄饨從大馄饨發展而來,具有皮薄餡嫩、味美湯鮮的特點,其制作工藝極爲精巧,尤其是馄饨皮上的巧妙,薄似宣紙。

早上來一碗皮薄餡嫩的宣堡小馄饨,是不少泰興人的選擇。

店鋪推薦:翡翠馄饨、王記宣堡小馄饨、飛馬小馄饨

02.黃橋鹵菜

黃橋鹵菜又名黃橋燒臘,以老汁豬頭肉、五香兔兒頭、燒臘雞、炸魚澆等鹵菜聲名遠揚。

其制作關鍵是熬制老汁湯,用30多種名貴中藥和香料配制調味包,天天煮,獨門秘制的老汁湯,狀如果凍,色似瑪瑙。

尤其是豬四寶(豬頭肉、豬耳朵、豬舌頭、豬尾巴),已有50年多年的曆史,而泰興的豬四寶屬劉陳鎮出産的尤爲出名。

店鋪推薦:永興鹵菜、寶鳳鹵味店

03.祁巷八大碗

祁巷八大碗,伴隨著祁巷村的曆史,已有數百年之久。

它主要以土豬肉、土雞、土鵝等本地鄉土種養的農産品爲原料,包括了紅燒肉、祁巷草雞湯、紅燒肥腸、清炖豬爪、紅燒菊花魚、黃鳝豬尾等等。

其中,祁巷全家福彙集了魚膠、泡皮、鹌鹑蛋、蝦等,湯汁奶白,鮮美無比。

店鋪推薦:小南湖農家樂、祁巷村八大碗

北宋時期起興盛的黃橋古鎮,就藏著許多美食

01.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主要原料有面粉,豬油,花生油,芝麻等,一般有鹹甜兩種口味,甜味比較普通,鹹味主餡是肉松、火腿、蝦米、蔥油、雞丁、香腸等外加豬油,香蔥和面調和的餡。

黃橋燒餅具有“香脆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的傳統特色,剛出爐的燒餅酥脆,配一碗粯子粥,是蘇中獨有的清晨美味。

店鋪推薦:天禾黃橋燒餅

02.魚澆

魚澆,就是將魚肉加工後澆上湯汁。

它的起源是由于以前物質匮乏,爲了便于魚肉的保存和豐富餐桌的花樣而發明的。魚澆也衍生出椒鹽、紅燒、炖湯等多種做法。

店鋪推薦:東東小吃

03.兔頭

兔子頭是黃橋的傳統小吃,一般吃法有多種,通常有麻辣,五香兩種口味。

黃橋人通常說的“啃兔兒腦殼”,其實就和啃鴨頭、鵝頭一樣,吃起來是越吃越香。

店鋪推薦:絕對鹵味

泰興的市井煙火氣,都藏在這些不起眼的小吃裏

01.泰興白果

中國有五個銀杏之鄉,泰興就是其中之一。其中,大佛指是泰興銀杏的主要品種,俗稱的白果。

泰興白果口感香糯,可以做成椒鹽銀杏、銀杏粥、銀杏湯圓等,也可以肉類一起紅燒,甚至還被做成銀杏冷面,搭配黃瓜、胡蘿蔔、蒜泥後,更是又爽滑又筋道。

店鋪推薦:欣怡大酒店、君悅大酒店

02.泰興香荷芋

泰興香荷芋肉乳白色,質地細密,入口微甜香糯。

它吃法多樣,可做成扁豆燒芋頭、芋頭燒肉圓、芋頭鴨煲等,其中“芋頭燒肉”更是泰興人幾乎都會做的一道佳肴。

店鋪推薦:70後餐廳、全家福昨日之最

03.荞麥扁團

荞麥屬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播種曆史遠至唐朝。

荞麥扁團外皮用荞麥粉制成,餡料大都爲青菜、白菜、菠菜或秧草等,有的還會加進蝦米;另有一種瓤子扁團,是先用豬油擦酥,然後加入蔥、醬油等佐料;還有一種是純素的,單用豆沙一種。

本期就分享到這,喜歡美食的小夥伴,歡迎關注!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 阅读:735
评论列表
  • 2024-06-01 19:18

    土生土長靖江人,活了大半個世紀,從來沒聽說過明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