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個政黨搶543個席位,莫迪放話要包攬400席,誰給他的勇氣

3號觀察室 2024-04-19 16:05:14

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選舉盛事,開始了。

4月19日,印度人民院(下議院)選舉正式開啓,9.68億選民將在接下來6周的時間爲2600個政黨的候選人投票,選出543個席位,選舉結果將在6月4日公布。

選舉工作人員檢查電子投票設備

是的,你沒聽錯,印度大選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除了人口多,耗時如此之久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國土面積大,有不少選民居住在印度洋某個不知名的小島,甚至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地區。

這樣一來,負責選舉事務的工作人員不得不上山下海,將投票站搬上每一個有印度選民的地方,有時候甚至還得騎著駱駝和大象,翻山越嶺地走過去,難度堪比西天取經。

因爲印度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且各地語言文化互不相通,各政黨往往用各種圖案作爲本黨的象征,選民就算不識字,也可以一眼識別出候選人分別來自哪個政黨。比如印人黨的圖案是蓮花,國大黨是手掌等等。

印人黨充分發揮了執政黨的優勢,把全國各地的廣告牌和宣傳欄都貼滿了總理莫迪的大頭照,優勢過于突出。

莫迪和他的蓮花

推廣宣傳肯定是要花錢的,有機構估計,本次印度大選可能會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燒錢的一屆,預計花費1.2萬億盧比,折合成美元都要143億。要知道,之前最貴的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總花費也不到140億美元。

這還是各政黨賬戶上能查到的款項,還有很多用于賄賂選民的不透明資金,再加上選舉時間過長,期間很有可能發生各種變故,最終的花費可能還要比143億美元多得多。

光看競選資金,可能會以爲這次競選肯定十分激烈。但其實,莫迪和印人黨連任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唯一的懸念只是勝多勝少。

印人黨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獲得是543席中的400席,比上次大選多出近100席,可見其信心有多足,而能否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印度南方選民的態度。

這一套還挺有範兒

很多國家都存在南北對立的現象,因爲南部大多位于沿海富庶地區,對較爲貧窮的北方有所排斥。印度這種現象尤其嚴重,莫迪和印人黨崛起的地盤是北方,這裏的宗教氛圍濃郁,選民容易被印度教主義煽動。

而印度南方的經濟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較高,對于莫迪印度教治國那一套完全不感冒,所以印人黨在這裏很不受歡迎。上一次大選中,印人黨只獲得了南部地區130個席位中的25席,就算和其他政黨結盟也不太可能勝選。

因此,印人黨定下的400席目標應該不太容易實現。其實也不是非要獲得400席才算大勝,只要達到370席的2/3絕對多數,就能跨過修憲門檻。

莫迪一直想通過修憲改變多黨制,不管怎麽說,2000多個政黨也太誇張了,小黨派很容易分散選票,對幾個主要的大黨形成牽制。

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這看起來不像在投票站,更像是……

印人黨也認爲連任穩了,已經開始提前布局下一任期。在莫迪的競選承諾中,不乏一些雄心壯志,包括印度未來五年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到2047年印度成爲發達國家等。

衆所周知,印度現在全國還有一大半人沒脫貧,距離2047年建國一百周年只剩下23年時間,要想在這麽短的時間實現“脫貧-小康-發達”國家的轉變,怕是神仙來了也無計可施。

更何況,莫迪在去年10年的執政中並未兌現改革承諾,不管是發展制造業,還是解決失業率,都是一團糟。爲數不多說到做到的事,都是和宗教相關的,比如取消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修建羅摩神廟,頒布公民身份法等。

這才是莫迪能坐穩江山的主要原因:適當地對底層民衆施以一些小恩小惠,時不時給個大禮包啥的,再用宗教來束縛和壓制他們的思想,和古代封建皇權的統治手段十分相似,只是多了一層“民主選舉”的外衣。

莫迪:請叫我婦女之友

可以預見,莫迪未來還會繼續推進印度教治國,以建立所謂的“羅摩盛世”。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逐漸侵蝕少數族裔爲數不多的生存空間,可能會埋下動亂的禍根。

去年發生在曼尼普爾邦的騷亂就是最好的證明,雖然目前已經暫時平息下來,但如果印人黨政府繼續分而治之,未來爆發暴力沖突依然大有可能。

1 阅读:810

3號觀察室

簡介:關注社會時事,聚焦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