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中國科學家發現美高超武器失敗絕密原因:爲何要告訴美國人?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2024-04-13 19:05:47

據《南華早報》報道稱,中國科學家發表論文指出美國持續高超音速武器試射失敗原因,NASA主導建立的高超音速空氣動力學模擬分析軟件或存在致命缺陷,網友紛紛表示,對于這種絕密級別的發現,怎麽能發表論文廣而告之呢?就讓美國一直失敗下去,找不到原因最好!

美科學家怎麽都想不到:居然是Vulcan-CFD軟件出問題了

高超音速技術是目前全球多國都在極力突破的技術,就目前而言,中國與俄羅斯等早已經裝備高超音速導彈,其中俄羅斯的高超導彈還參與了俄烏戰爭,摧毀了多個目標!除了中俄以外,朝鮮與伊朗也聲稱掌握了高超音速導彈的技術,其中朝鮮還在近期試射了乘波體的滑翔高超音速導彈“火星炮-16B”

然而在這些突破高超音速的國家中卻少了一個出現頻度最高的熱詞“美國”,這一定是各位都無法想到的意外,美國開始研制高超音速武器比上述任何一個國家都早,投入的資金與技術力量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但屢射屢敗,甚至連續三次失敗的仍然堅持發展,這種精神真可謂執著,但在科學技術如此強大的美國,一個小小的高超武器卻始終搞不定,連美國人都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常常是測試成功了一次有連著失敗,搞得美國人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美國科學家不知道原因不代表中國科學家也不知道,高超音速技術實驗室研究員劉軍教授領導的團隊表3月14日發表在《空氣動力學報》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美國人用來研究高超音速模擬與分析的高溫燒蝕複雜方程中一個被忽略的致命缺陷可能是問題真正的根源:

在高超音速狀態下,空氣已經無法通過壓縮的氣流感知飛行器的到來,被壓縮的氣流會隨著機體形狀形成一道尖銳的激波,這層壓縮波能量很大,會在飛行器鼻錐附近産生很高的溫度,因此飛行器往往需要在這個位置做耐高溫的材料,以防止被高超音速氣動加熱燒毀。

但這個位置的材料卻不只是耐高溫,還需要透電磁波或者紅外甚至可見光,原因很簡單,目前各國突破的都是高超音速導彈,既然當做導彈來用,總不能讓它成爲瞎子吧,所以在鼻錐上會裝入通信天線、雷達、紅外與可見光等光電探測設備,所以對這個位置的要求可是變態級的。

能透波、透光的材料很多,但卻大都不耐高溫,所以腦子聰明的科學家想出了讓人拍案叫絕的操作方法,比如利用“發汗材料”來對付高溫燒蝕作用,簡單地說就是在透波材料表面搞出很多會蒸發的成分,高溫下蒸發帶走大量熱,保住了彈頭與透波材料的鼻錐整流罩。當然也不只是這種方式,材料技術高超的國家,比如中國就搞出了既耐高溫又透波還不需要“發汗”的材料,結構簡單還節省了重量。

但即使如此,也需要在模擬高超音速的條件對這個位置材料受到氣流沖刷進行分析,以了解高溫分布以及擴散範圍,並且確定可能達到的最高溫度,因爲在這種極端條件下氧氣和氮氣都會發生反應,對殼體表面産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要研發一個高超音速的飛行器,需要進行大量的風洞試驗。

一般在高超音速風洞取得的數據都會用Vulcan-CFD進行分析,這是一套可以模擬從亞音速到高超音速條件下的連續流場,所采用的控制方程包括化學和熱非平衡過程,以及用于雷諾平均和大渦模擬的各種湍流模型。允許有限速率化學和/或熱力學非平衡。以單元爲中心的求解器可以處理多塊結構化或混合元素(四面體、棱柱體、金字塔和六面體)非結構化網格。該軟件由NASA蘭利研究中心的高超音速吸氣推進分部分發,目前最新的版本是7.2.0,該軟件的影響力非常大,全球大多數風洞的高超數據分析都會用到它!

但高超音速技術實驗室研究員劉軍教授領導的團隊在研究中發現,Vulcan-CFD在高超音速流場上細節處理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該團隊在論文中表示,該軟件對這一細節缺乏關注,導致模擬分析無法精確預測飛機表面的化學成分和溫度變化,這可能會對依賴于飛機表面的模擬、設計或分析工作産生重大影響。

簡單理解就是無法准確還原高超音速整流罩所處的實際環境,所有針對這種模擬需求設計的整流罩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在飛行過程中某些“未加固”的區域可能會遭到比試驗之外更嚴重的高溫氣流沖刷從而導致透波失效甚至失去聯系到失控墜毀等,失敗是必然,成功則變成了僥幸,所以美軍到目前爲止幾項高超音速失敗更是證明了這一點。

各位應該會非常好奇,既然這種軟件影響辣麽大,爲什麽中國的高超音速卻絲毫未受到影響?原因可能會讓你笑昏倒,因爲該軟件早就因爲NASA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而不允許中國人使用,並且國外使用該軟件業受到嚴格限制,比如只有在美國境內的科研機構才可以購買使用,當然像歐美與日本等科研機構門檻很低,只要在美國注冊個機構或者合作機構就可以使用。

然而結果卻打臉了,中國人搞出了自己的測試軟件反而避開了這個巨坑!而NASA的這套Vulcan-CFD軟件卻因爲影響實在太大,沒有人質疑它的權威性,結果這個工具軟件因爲在處理數據上的疏忽導致美國高超音速技術十幾年只前進了半步,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當年還是錢學森主導成立的,現在卻淪爲誤人子弟的層次,不知道天天噴中國人偷竊技術的比爾·尼爾森看到這個新聞後會不會老臉通紅害臊死。

美高超音速測試屢屢失敗:誇張到網友都繃不住

美國最接近實戰的有三大高超音速計劃,LRHW和ARRW滑翔高超音速導彈與HAWC吸氣式高超音速導彈,其中LRHW和ARRW已經多次試射,以下是這兩款導彈試射的記錄,首先是LRHW:

2022年6月,LRHW導彈在組裝完成後CPS武器測試時失敗,導彈未能成功點火;

2023年3月、9月和10月連續三次測試均告失敗,Breaking Defense的報道還稱在3月與9月的兩次測試中損失了兩枚導彈,10月測試在點火前發現故障,終止測試保住了導彈;

LRHW是美國陸軍與海軍推進的高超導彈項目,這款導彈使用軸對稱雙錐體滑翔高超音速彈頭,滑翔性能一般,但能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早在2021年美國陸軍就裝備了訓練彈正在緊鑼密鼓的展開訓練,當時認爲該導彈已臨近裝備,結果一拖3年過去了,導彈依然次次失敗,這個訓練的熱情都沒了。

美國海軍原本打算將LRHW裝備到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但隨著朱姆建造數量銳減並且預算嚴重超標,還因爲LRHW遙遙無期,海軍早已對LRHW能裝備失去信心,目前就差臨門一腳了,可能是成功,但更有可能被取消。另一款屢屢失敗的是ARRW:

2021年4月5日,ARRW導彈助推器第一次測試,但試驗時未能在B-52的挂架上脫離;

2021年7月28日,美空軍進行ARRW的助推器第二次測試,但釋放後助推器未能成功點火;

2021年12月15日,AGM-183A導彈(助推器+彈頭)測試,導彈未能在載機上脫離,試驗失敗;

2022年5月14日,美國空軍第四次測試了AGM-183 ARRW高超音速導彈,從B-52轟炸機上發射後成功點火,最終飛行速度達五倍音速,測試獲得了圓滿成功;

2023年3月13日,美國空軍第五次測試AGM-183 ARRW高超音速導彈,結果數據鏈中斷,導彈不知所蹤,測試數據大部分可能已經丟失;

AARW是美國空軍主導、洛克希德馬丁負責開發的高超音速滑翔導彈項目,射程1600千米,彈頭爲乘波體,與朝鮮最近公開的“火星炮-16B”的彈頭類似,這也是空軍寄予厚望的項目,因爲遏制中國解決台海問題的決心,從關島機場起飛的B-52攜帶高超音速導彈威脅是最大的,成本也最低,但屢屢失敗讓美國空軍嚴重喪失信心,所以在2023年4月份時就威脅要取消,但當時已經有生産多枚ARRW導彈,只能試射完畢以求取得最多的數據。然而之後的試射只是讓美國空軍對這種導彈有了“寶貴的新認識”:

2023年8月19日,空軍對ARRW進行了另一次測試,並表示“對ARRW的能力有了寶貴的新認識”。

2023年10月12日,空軍對ARRW進行了另一次測試,並表示已“對這項新興尖端技術的能力有了寶貴的新認識

2023年12月9日作了另一次試射,據WIKI資料該試射成功,但據美媒的報道,AGM-183A並沒有成功,目前有待核實。

最後一次試射是今年3月24日,從關島起飛向東飛行大約4000千米,在夏威夷西南部海域進入發射陣位,之後導彈向西南部位于誇賈林環礁的裏根導彈試驗場發射,模擬威脅中國東南沿海,在試射後美軍發言人並沒有表示是否成功,僅僅表示“空軍對這項新技術的能力有了寶貴的了解,這次測試獲得了寶貴的獨特數據”,各位不用瞎猜了,大意就是變著法子失敗。

HAWC是美空軍正在開發的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使用超然沖壓發動機,可能這是目前美國進度最快的高超武器了,據WIKI資料,HAWC已經在2022年3月、2022年7月18日和2023年1月30日三次試射成功,原因可能是吸氣式高超極速在5~6馬赫,目前美國的Vulcan-CFD測試軟件可以覆蓋到,或者說誤差不大,但滑翔高超最高速度在10~20馬赫,極有可能無法覆蓋,最終導致次次失敗。

延伸閱讀:爲什麽要告訴他們?

關于這篇文論文,筆者都很好奇,美國人軟件有缺陷,就讓他們繼續缺陷好了,爲什麽要告訴他們?這到底算不算泄密?筆者認爲應該也算一種,盡管論文並未給出具體數據,但作爲在高超音速領域浸淫了幾十年的NASA來說,很多事情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了!

所以這個提醒很有可能會給Vulcan-CFD軟件帶來一次革新,搞不好過陣子這個軟件的版本就從7.2.0升級到7.2.1了,這可不是什麽啥好事,盡管美國人遲早會突破高超音速技術,但晚一天算一天,要讓美國人付出最大的時間與資金成本!

戰略誤導?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看到這裏,很多網友可能已經義憤填膺了,爲什麽泄密等等字眼一定冒出來了,不過作爲高超音速技術實驗室的教授,不會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所以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戰略誤導,畢竟咱中國人是高超音速的過來人,我們的科研成果一舉一動都會被美國關注,美國人的高超音速屢屢失敗,肯定是有原因沒有找到,那麽任何一個方向的猜測都可能會引起猜測,從高超音速測試軟件的方向上下手,肯定會引起比較大的關注,而且影響面可能會更大。

當然廣大網友並不是特別了解這個高超的內幕,大家也就是看個熱鬧,關于論文審核過程是比較複雜的,而且經過多輪,另外這種高超音速前沿的研究也會有相應的脫密措施,所以各位可以放心,常規的研究成果發表完全不會影響研究格局,各位大可不必擔心!

9 阅读:4749
评论列表
  • 2024-04-14 05:36

    泄密!

  • 2024-04-14 15:57

    此人應該就地槍決

  • 2024-04-14 09:54

    不管泄密還是誤導,都要懲罰,自己的事不幹好,老給對手分析糾正問題,這本身就不是戰略誤導,而是抛磚引玉。給別人以啓發,也許以後吃虧的是自己。必須嚴懲。

  • 2024-04-14 07:20

    有些科學家爲了個人利益和名譽什麽都不要了。跟蠢貨沒兩樣,學傻了吧!

  • 2024-04-14 17:02

    不多說點怎麽顯自己能

  • 2024-04-14 15:16

    我就不明白了,這些科研人員是真的沒有保密安全意識,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如果是真事,這是嚴重的泄密。

  • 2024-04-14 16:24

    一個讀書讀傻了科學家相信科學沒有國界

  • 2024-04-14 06:33

    這是不是一個漢奸?

  • 2024-04-13 23:59

    知道中美對抗,還幫對方破解,這是善心,惡意,爲名?

  • 2024-04-14 09:29

    好文章!

  • 2024-04-14 02:49

    這也是泄密,告訴對手技術。

  • 2024-04-14 11:57

    戰忽局說的都沒准兒,有鼻子有眼的[呲牙笑]

  • 2024-04-14 07:41

  • 2024-04-14 10:15

    是否收了美元,是判斷泄密的關鍵!

  • 2024-04-14 00:19

    不能告訴美國,你們忘記了,現在都還打壓中國人,一定提高警惕。

  • 2024-04-14 05:06

    虛虛實實,美國人敢不敢信,這可是要花大錢的。

  • 2024-04-14 04:58

    謙虛務實,,,而國産率,達到了亞洲第一。西方在羨慕的同時,也說了很多風涼話,認爲中國的武器,還有一部分不夠先進中庸人說話,真是見人說鬼話見鬼說狗話

  • 2024-04-14 09:41

    就是把整個圖紙給它們也做不出來的,因爲它們沒有錢也沒有技術投資搞超高速風洞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簡介:種花家的征途在于星辰大海,偶將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