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漢人,卻成爲北宋猛將,深受宋太祖、宋太宗信任

縱橫五千年 2024-03-08 20:32:31

北宋雖然是由漢人建立的,但也算是一個多民族的王朝,不僅境內生活著許多少數民族,他們之中還有一些人跻身高層,成爲皇帝的心腹。比如在北宋初年,一位少數民族將領就憑借著自己的勇武、忠誠,備受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的信任,不僅官至節度使,還率領軍隊征戰沙場。那麽,這位北宋的少數民族將領到底是誰呢?

一、趙匡胤的親信

此人名叫米信,原名海進,是奚族人。奚族是生活在東北的少數民族,源出東胡,有一種說法是他們與契丹是同族異部。不過隨著契丹的崛起,奚族最終被耶律阿保機征服。雖然奚人在遼國的地位僅次于契丹人,但仍有一些人不堪忍受壓迫,逃到了中原地區謀生。米信就屬于這種情況,他勇猛強悍,以擅長射箭聞名。

後周建立之初,米信被編入禁軍的護聖軍。護聖軍是一支馬軍部隊,是禁軍中的精銳主力之一。954年,米信跟隨後周世宗參加了高平之戰,他的表現十分出色,“以功遷龍捷散都頭”。趙匡胤成爲禁軍的高級將領後,米信在其麾下擔任牙校,並成爲心腹將領,趙匡胤還爲他改名爲米信。北宋建立後,米信“補殿前指揮使,遷直長”。

二、征戰沙場的猛將

在平定李重進叛亂時,米信手持弓箭,侍候在趙匡胤身邊。一個散騎兵突然出現,並接近趙匡胤的車駕。米信毫不猶豫,一箭將其射死。趙匡胤立即讓米信擔任內殿直指揮使。到了968年,米信又被任命爲殿前指揮使、領郴州刺史。別看米信沒有上戰場作戰,但他指揮的卻是北宋最精銳的部隊,直接負責皇帝的安全。

宋太宗即位後,積極對外用兵,米信終于有了征戰沙場的機會。979年,宋太宗親征北漢,米信以行營馬步軍指揮使的身份參加了這場戰鬥。北漢軍隊前來偷襲,結果被米信打得大敗,並斬殺了敵將裴正。班師回朝後,米信升任保順軍節度使,當時,米信的家人仍在遼國境內,但他卻無法迎回家人,米信歎息道:“吾聞忠孝不兩立,方思以身徇國,安能複顧親戚哉。”

三、晚年受審

高梁河之戰後,米信一直在北方任職,先與郭守赟等“同護定州屯兵”,接著又擔任定州駐泊部署。983年,米信又改任彰化軍節度使。986年,宋太宗發起“雍熙北伐”,米信擔任幽州西北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他在新城擊敗了遼軍。在宋軍主力撤退後,米信“獨以麾下龍衛卒三百禦敵”,並遭到契丹軍隊的圍攻。

米信手持大刀,“率從騎大呼,殺數十人”,最終殺出一條血路。不過,米信仍被有司治罪,“坐失律,議當死”。宋太宗特意下旨赦免,降爲右屯衛大將軍。第二年,米信又被恢複了節度使的職務。不過,米信性情殘暴,因打死家奴而遭到彈劾,遭到了有司的審訊。案情還沒有上報,米信就病死了,終年六十七歲。

參考資料:1.《宋史》;2.《續資治通鑒長編》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