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輔警到民警,看這名榆林警察的十年從警“蛻變記”

陝西警方 2024-05-06 20:01:08

張兵,男,199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曆,2015年參加公安工作,現爲榆林公安榆陽分局金雞灘派出所民警,四級警長。

“在日複一日的堅守中,收獲了爲民服務的踏實感以及群衆對公安工作認可的快樂。”2015年至2019年,張兵在神木市公安局從事交通輔警工作,2019年參加全省公務員考試,成功考錄至榆林市公安局榆陽分局,90後的他,有著比同齡人更多的沉著和穩重,先後榮獲市局、分局嘉獎4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榆林頭條#

攻堅克難,解民之憂的“貼心人”

“2020年10月,我成爲了案件辦理中隊長,也讓我有了施展才華的更大平台,這對其他民輔警的觸動也特別大。”從普通民警到中隊長的崗位變換和角色轉變,始終刻苦鑽研業務,探索辦案方法,創新工作思路,在打擊犯罪、服務民生中屢獲戰果,是領導和同事眼中名副其實的“精兵強將”。2023年以來,共參與辦理刑事案件45起、行政案件136起、抓獲各類嫌疑人154人。

2023年7月,金雞灘鎮部分洗煤廠陸續向派出所報警,稱有部分大貨車司機存在偷換原煤現象,接警後發現是典型的團夥“偷梁換柱”盜竊原煤案件,張兵被抽調專案組擔任主辦偵查員。

他帶領專案組成員日夜奮戰在案件偵破的最前線,主動申請加班加點40余天未曾休假回家,曆時半年時間,先後輾轉三個省十個市縣區,抓獲涉案違法嫌疑人23人,並全部移送起訴。至此,涉案價值1500余萬,爲受害群衆挽回經濟損失380余萬元的“7.5專案”成功告破,有力地震懾了轄區犯罪分子囂張氣焰,優化了運輸領域的營商環境。

耐心細致,纾民之困的“暖心人”

“爲群衆排憂解難絕對不能怕麻煩,更要有耐心,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工作准則。”剛被分到金雞灘派出所時,張兵覺得公安就是破案件、抓壞人,後來才發現,基層民警還有大量工作是調處鄰裏糾紛、化解家長裏短的瑣事。2023年以來,張兵累計排查並化解各類矛盾糾紛76起。

“在附近巡邏,馬上到達!”3月16日下午,收到綜合指揮室下發的處置地界糾紛指令後,張兵立即帶隊趕往現場。經了解,段某和王某倆家門前的出行便道都緊挨對方耕地,因互相占用土地引發地界矛盾,互不相讓,導致鄰裏關系緊張,村委和駐村社區片警多次相勸調解無果。在現場充分了解段某和王某倆家人的爭議和訴求後,張兵積極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諒互讓。

“張警官栽的這個木樁,爲我們倆家人解決了多年的地界矛盾,以後不用在爭吵,真是太好了。”段某和王某二人的妻子拉住張兵的手說道。經過四個多小時的耐心釋法說理和“背對背”溝通協商,張兵終于做通倆家人的思想工作,他找來木樁用鐵鍬挖坑栽樁確定界限,告知倆家人都不得越界占用對方土地,雙方也終于同意各退一步。至此,這件因地界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得到妥善化解。

除此之外,派出所安排的重大安保活動執勤、“百萬警進千萬家”走訪摸排、反詐預警勸阻、平安建設宣傳和警務技能練兵等工作中都有張兵默默耕耘,任勞任怨的身影。

“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從警多年不變的初心讓張兵一步步蛻變、成長、積累和成熟,在業務工作上從初試鋒芒到小試牛刀,從遊刃有余到獨當一面,在爲民服務的拼搏中厚植爲民情懷,在基層的打拼中展示青春的風采,成爲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有的樣子,譜寫著平凡崗位人民警察的青春之歌。

0 阅读: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