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創業板第一股”康芝藥業年報遭問詢

國際金融報 2024-05-16 08:59:35

5月14日盤後,“海南創業板第一股”康芝藥業遭深交所年報問詢。

此次問詢涉及康芝藥業控股股東海南宏氏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氏投資”)的高比例質押股份,以及公司去年四季度營收、淨利激增等7項問題。

5月15日,康芝藥業報收4.58元,跌3.58%。

四季度營收激增

公開資料顯示,康芝藥業主營業務覆蓋兒童藥、母嬰健康用品、醫療防護用品等。新冠疫情期間,康芝藥業還曾緊急配合生産口罩等防護物資。2023年初,“奧密克戎XBB毒株更易攻擊消化系統引發腹瀉”的消息傳出後,康芝藥業作爲生産蒙脫石散的重要企業之一,也曾站上風口,股價大漲。

但無論是兒童用藥,還是新冠相關産品都沒能讓康芝藥業的業績出現較大起色。自公司2010年登陸深圳創業板以來,僅有首年實現超億元的盈利,隨後十幾年,歸母淨利潤巅峰也只有六千多萬元,甚至2022年公司還虧損了1.88億元。

也正因如此,投資者們對于康芝藥業在2023年的業績尤爲關注。去年半年報發布前夕,有投資者提問:“貴司業績預告不發是因爲業績慘淡、沒有扭虧的可能,所以不再預告是嗎?”

好在2023年年報發布後,康芝藥業扭虧爲盈,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康芝藥業營收7.39億元,同比增長38.05%;歸母淨利潤1152.99萬元,同比增長106.15%。

但從細分季度來看,康芝藥業第四季度營收突然增至2.88億元,環比增長達144.06%。歸母淨利潤不但從第三季度的虧損變爲盈利,而且遠遠高于第一、二季度。深交所對此問詢並要求說明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和利潤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康芝藥業身處于高研發投入的生物醫藥行業,近年來的研發費用卻始終處于低位。2021至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爲2078.24萬元、3025.89萬元、2497.23萬元,僅占總營收的2.48%、5.65%、3.38%。反觀公司的銷售費用卻居高不下,在年報問詢函中,深交所指出2023年康芝藥業發生廣告宣傳、營銷服務費1.63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爲21.99%。

超半數子公司虧損

從康芝藥業2023年的具體業務表現來看,兒童藥依然是營收支柱,去年全年營收達4.87億元,占總營收超60%,其次是成人藥物和母嬰健康用品,分別貢獻了1.44億元和0.69億元的收入,醫療器械板塊表現不佳,去年全年營收僅爲193.17萬元,同比下滑超70%。

醫療器械是康芝藥業在新冠疫情期間拓展的新業務,主要産品爲口罩和退熱貼。2020年2月,公司還曾宣布擬使用6000萬元資金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南康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康芝醫療”),經營範圍包括生産和銷售第二及三類醫療器械(含口罩、醫用防護服等)、消毒劑等防疫物資。

同年6月,康芝藥業又以康芝醫療投資建設“康芝·海南(國際)醫療防護生産基地”項目所需,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海口市瓊山支行申請3.1億元的10年期長期貸款,並由康芝藥業爲其3.1億元貸款及利息提供擔保。

而如今隨著新冠疫情的穩定,口罩等相關産品需求迅速下滑,康芝醫療也已經虧損。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康芝醫療虧損3154.59萬元。

此外,康芝藥業旗下虧損的子公司遠不止康芝醫療這一家。上市後的十余年裏,康芝藥業通過收購從最初的兒童藥進軍至母嬰健康用品、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多個板塊。只不過,被收購來的公司表現卻有些不如人意。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康芝藥業旗下11家子公司,有7家均出現虧損。

其中,經營母嬰健康用品的中山愛護日用品有限公司(下稱“中山愛護”)2023年虧損額達2531.34萬元,這也意味著,該公司未能完成當初收購時承諾的業績。

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

事實上,對于中山愛護的收購在最初就引起諸多爭議,也受到監管部門關注。

2018年7月,康芝藥業宣布以現金方式收購控股股東的全資子公司中山愛護100%股權,交易金額爲3.5億元,評估增值率高達818.87%,而在業績承諾方面,雙方僅協商爲2018至2020年3年累計淨利潤之和不低于8308.79萬元。

在深交所問詢後,宏氏投資才又自願追加業績承諾,2021年淨利潤不低于4170.38萬元,2022年淨利潤不低于4736.43萬元。

而後2021年,該業績承諾又發生了變化。康芝藥業公告稱,因考慮到2020年度新宏觀經濟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對交易標的實際影響情況,經各方確認,擬將中山愛護業績承諾期限調整爲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五個會計年度合並累計計算。

但無論如何調整,中山愛護最終都沒能完成業績承諾甚至還出現了虧損。中山愛護2018年至2023年實際累計實現淨利潤爲-9896.45萬元。按照約定,因中山愛護未完成業績考核,宏氏投資需回購中山愛護100%的股權,回購金額爲原交易價格3.5億元加投資期間年化12%的利息。

企查查顯示,宏氏投資目前依然爲康芝藥業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27.56%,質押所持康芝藥業股份比例高達79.33%。

對于後續宏氏投資的回購,深圳市企業並購促進會副會長馬永斌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如果雙方能夠正常履約的話,康芝藥業就能夠獲得一筆巨額資金,這對上市公司而言是利好的,但綜合來看,目前回購的可能性比較低。

“宏氏投資是康芝藥業的控股股東,且質押股份的比例非常高,說明其目前比較缺少資金。後續康芝藥業股價一旦下跌,就可能出現平倉風險,實控人發生變更,于宏氏投資而言也是一種‘花式’減持的方法。”馬永斌說。

馬永斌還補充道,如果宏氏投資後續不進行回購,這將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新“國九條”發布後,在從嚴監管的背景下,監管部門不會縱容此類行爲。

0 阅读:33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