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進入大魚號的感慨——成功的自媒體都是先利己再利他

如水蓮子的退休生活 2024-02-22 15:45:39

我曾經做過大魚號,只是,作廢了,發文沒有什麽閱讀,更沒有粉絲,搞得興趣索然。

不知什麽時候斷更。

再加上帶外孫,耽誤時間,也讓我的好幾個自媒體長草。

如今,外孫漸漸長大,時間也多起來,于是,決定繼續在自媒體上耕耘,而大魚號也不放棄。

本來想繼續做原來的大魚號,結果,忘記密碼,賬號也找不回了,想必被平台收回了。

好在可以繼續申請大魚號。

因此,在手機和電腦上操作一番,申請成功,等待審核,結果,沒有通過,難道作廢一個賬號就不能東山再起嗎?

看了看通知,再回到首頁,結果才發現,賬號名字是一串字母,這當然不行,于是修改賬號。

賬號叫什麽名字呢?還是叫如水蓮子退休生活吧,簡單,好記。

才發現,和上次做大魚號不一樣的在于,自己已經是退休老人了。

時光真的很快。

這幾年,在做自媒體的時候,也不斷摸索,總結,尤其是尋找自己的不足,就是沒有粉絲和閱讀量。

我做的所有自媒體中,粉絲最多的是百家號,粉絲達到萬粉,還有就是頭條,粉絲上千,其他的都在幾十個之間徘徊。

粉絲少,閱讀量肯定少。少到懷疑自己是不是搞寫作的料,或者說搞自媒體的料。

而網上的說法也有不少,甚至傳授創作爆文的經驗,比如,選擇領域,比如搜集素材,比如創作文章,甚至包括發表文章的時間,更新密度等等。

在創作文章方面,談得最多就是標題,配圖,尤其是封面。

標題是眼睛,配圖是臉面,有一雙漂亮的眼睛,精致的面孔,肯定是美女,很容易吸引網友的眼球。

而內容方面,無非就是利他和垂直。

利他,就是你發表的文章對于別人來說,有價值,或者說就是有用,能夠解決別人的問題,或者給別人帶來好處。

如果按照這樣的觀點,我永遠也達不到要求,因爲,我寫文章肯定是爲了自己,比如自己想寫,想表達的東西,利他,我知道別人喜歡什麽,愛好什麽,我憑什麽投其所好。

再說,我自己也不喜歡被別人指手畫腳,比如,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年輕姑娘應該這樣打扮,歲數大的不能穿什麽?或者個子矮的不能穿什麽等等。

網上太多這樣的文章,甚至還有許多諸如我發覺窮人最喜歡什麽,或者精英人士都不會怎麽做,或者,我最討厭老年婦女背雙肩包了。

對于這樣的文章,我一般劃走,不看。

我上班時候聽領導教訓,回家上網還要聽網友教訓啊。

當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也不願意寫這樣的文章了,只是,這些文章往往點擊率還高,閱讀量不錯。

還有,利他,也就是教別人做什麽,比如網上有許多視頻教別人做菜,教別人鈎花,教理財,教別人收拾房間等等。

我非常喜歡看這類視頻或者文章,尤其是當了外婆,要給寶寶做輔食,都喜歡在網上找一些輔食制作的視頻,跟著學做。

或者跟著學做一些簡單的菜,給女兒他們吃,比如檸檬雞翅,茶香排骨,還有各種焖飯,各種煎蛋餅等等。都好不錯。

不過,許多時候辛辛苦苦照著視頻做的輔食,寶寶不買賬,也很沮喪。

但是,我不會啊,比如,我自己做菜還可以,但是,招待客人,感覺拿不出手,甚至煮面兌佐料,自己的很適度,不鹹不淡,可是,給別人兌佐料,人家都說難吃。

給女婿煮了一回面條,以後,他自己煮了,再也不用我動手。

至于其他生活技能,有,但是,要想指導別人,還是算了吧。

我這是按照我將要寫作的方向,生活類來談的,做其他領域,我更不是專業的,更想不到如何才能利他。

就像我的小紅書,做的是讀書博主,但是,我只推薦自己喜歡的文學書籍,其他什麽勵志啊,成長的,包括很專業的理財類書籍,我女兒家裏不少,我連翻都沒有翻過,除了去年,一歲多的外孫將女兒女婿的書籍當成玩具,每天起來就在書架邊扒拉,整個客廳就像垃圾場,我不得不忙碌收拾,在收拾過程中,看到有些書籍,覺得還不錯,准備閱讀。

無奈最終還是沒有拿起來閱讀。就像女兒批評我,你推薦的書我都不想看,言下之意,她也不看我的文章。

連自己的女兒都不能在我的自媒體中找到利他的內容,你讓我利他,怎麽可能。

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所謂利他,實際上並不是投其所好,還是要好好寫自己,也就是好好愛自己,但是,一定要找到與別人的共鳴點。

爲什麽做自媒體要粉絲,什麽叫粉絲,人家憑什麽粉你,不粉別人,或者說,你爲什麽要粉別人,爲什麽要打開那個人的文章,不就是因爲你們有相通的一點嗎?

比如,我六零後,退休教師,新晉外婆,喜歡讀書喝茶聽音樂,全國像我這樣的退休老大媽不少,我喜歡關注她們如何過退休生活,我也想看看她們如何過退休生活。

我有女兒,但我也喜歡看網上吐槽破婆婆媳婦的文章,因爲婆媳關系不好處,而我女兒也有自己的婆婆,她也要和婆婆相處。

我當外婆,更希望看看其他外婆怎麽做。

如果我把我的生活經曆寫出來,我的困惑,我的煩惱肯定會引起和我一樣的姐妹們共鳴。我把我生活中踩過的雷區,比如購物方面的雷區寫出來,其他人能夠避雷,這不就是利他了嗎?

所謂利他是爲他人提供價值,包括情緒價值。不一定非要告訴別人應該怎麽做,就算告訴別人,聽的還是要聽,不聽還是不聽。

比如,許多人說旅遊不要帶書,因爲帶過去後,會原封不動帶回來,可是,我每次旅遊都喜歡帶書,因爲我養成讀書的習慣了,每天都要閱讀,而且紙質書,所以,我肯定帶書,而且,每次帶出去的書都讀完自己規定的頁數。

比如旅行茶具我也是必須帶,而且,每次帶出去都有時間泡茶喝。

成功的自媒體博主都是先利己,再利他。寫自己的,然後引起和自己有相通情緒的讀者的共鳴,達到利他的目的。

2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