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音樂“爲書譜歌”,“音樂+閱讀”療愈當代年輕人

音樂先聲 2024-04-24 09:57:08

文| 李沁予         編輯 | 丁茜雯

人生是曠野,還是軌道?

這是近日來在網上引發廣泛討論的熱點話題,作家余華則在他《十八歲出門遠行》再版的直播間裏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說,年輕人應該多走出去感受生活,尋找內心的出口。而讀書早已成爲快速感知世界、緩解內耗的低成本途徑,得以去“見天地,見自己”。

如果說閱讀是不斷尋求智慧解決問題的過程,那麽音樂則是年輕人長久以來療愈自己的良方。當兩者相遇,又將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

爲書譜歌,“音樂+閱讀”療愈當代年輕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閱讀方式,從紙質書到數字閱讀,從人工解說再到AI有聲書,用耳朵來“讀書”早已成爲當代人的生活常態。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起的第二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2023年10月-2024年2月采集)顯示,2023年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爲59.8%,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爲80.3%,而數字化閱讀更是深入成年國民生活,聽書和視頻講書也受到越來越多成年國民喜愛。

在去年,我國有36.3%成年國民表示擁有聽書習慣,0-17周歲未成年群體中也有33.3%的受衆比例表示,在過去一年通過聽書的方式來閱讀。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有聲APP平台則是目前國民聽書最主要的渠道。

而酷狗音樂作爲國內最大的音樂平台之一,本身就聚集著大量年輕用戶,且擁有海量歌曲版權和線上書庫,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酷狗與京東圖書、當當網共同發起了一系列主題策劃活動。

4月23日,酷狗與京東圖書聯合舉辦的原創音樂征集大賽正式開啓,知名作家余華、麥家邀請讀者們共同“爲書譜歌”。余華、麥家,以及伊藤比呂美、昆汀等中外作家部分代表作均被選爲音樂創作的靈感素材“征集書單”,參賽者可自行選擇爲《十八歲出門遠行》《人間信》《電影狂想》《初老的女人》等多部作品譜寫獨一無二的音樂故事,賦予文字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酷狗首次發起圍繞書籍的原創音樂征集,也是本次“爲書譜歌”區別于其他原創音樂大賽的地方。 某種程度上,它更像是一次文化與音樂共創融合的跨界實驗。

借助酷狗音樂的海量用戶優勢和平台影響力,此次征集活動爲原創音樂、數字閱讀增添了新鮮感、趣味性,更讓用戶通過“爲書譜歌”這一紐帶,在音樂的浸染中實現文化IP的年輕化。同時,酷狗音樂也跳脫出原本的平台身份,以自身的音樂特性、大衆化的音樂內容來進一步推動文化傳承,以新的生命力承擔社會價值,潛移默化吸引更多人享受文學的陪伴,進而帶動全民閱讀熱情。

據悉,“爲書譜歌”活動也將持續至6月,評選中網絡助力排名占比60%和專業評委評分占比40%,還特別設立了最高20000元人民幣的現金大獎,以及附加價值50萬元的歌曲推廣資源,獲獎優秀作品還將被大賽主辦單位選用爲活動推廣曲。並且,入圍6-10名的優秀作品也同樣將獲得價值5萬元的推廣資源。

正如一段動人的旋律可以勾起過往的回憶,一篇感人的文字也能瞬間觸動人心,兩者都爲人們提供了情感體驗和表達的途徑。基于此,酷狗還與當當網共同策劃了聯名閱讀歌單,在音樂與文字的交織中享受“樂”讀時光。

同時,雙方還在小紅書共同發起了“喜樂書香”征集令,全網尋找最搭“書&歌”CP,邀請網友一起參與分享閱讀和音樂中的感受,在參與感與情感共鳴中豐富了“音樂+閱讀”的多種體驗。

可以看到,隨著“平台+內容”的深度融合,酷狗音樂以原創歌曲征集、聯名歌單、音頻有聲讀物、UGC內容互動等方式深度觸達用戶,在“音樂+閱讀”的烏托邦中療愈年輕人的精神世界。

而基于萬物皆可“音樂+”生態的開放性,酷狗已然不拘泥于某一牆內開花,更多的邊界也在被打破——通過與優質內容IP和頭部平台的深度鏈接,“爲書譜歌”不僅僅是一次面向大衆的“音樂化”的文學熏陶,也展現了酷狗音樂國民度、全場景、全域化特質的一次品牌“升溫”。

從“就是歌多”到“不止歌多”,音樂平台發力長音頻的優勢在哪?

近年來,人們的閱讀互動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場景化,在線音頻以其伴隨性特征,成爲用戶在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場景下的重要娛樂選擇,填補了碎片化時光。

據《2023年中國在線音頻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在衆多平台玩家的內卷競爭之下,音頻內容的數量、更新頻率、質量與創新程度仍然是在線平台之間競爭的關鍵所在。

簡單來說,不論是做音樂還是音頻,最核心的落點還是內容,才能持續吸引用戶。

據《2023聽書生態報告》顯示,酷狗音樂通過不斷引入優質的有聲書內容,爲用戶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可自由交流的“口袋圖書館”, 涵蓋了玄幻異界、懸疑推理、都市言情、文學經典、武俠仙俠、曆史小說等多個類型,全方位滿足了不同用戶的聽書需求。

除了《盜墓筆記》、《孫子兵法》、《三體》、《雪中悍刀行》等“書影”的聯動效應下的文學爆款,更有《資治通鑒》、《紅樓夢》等傳統經典的文學巨作,酷狗的有聲書音頻在去年就已經超過4400萬條,作品累計時長超770萬小時,如果要把這些音頻都放一遍的話,相當于把一首歌單曲循環11105萬遍。

有意思的是,跟聽歌發樂評評論類似,“在線音頻+同好社交”也成爲在線音頻社區的發展趨勢,直接影響著用戶粘性和活躍度。上述報告的數據也證明了這點,人們也愈發願意在線上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酷狗用戶創建的書本點評和評價已多達42萬條。

而在此前,酷狗還推出了一系列世界讀書日相關策劃,以跨界KOL與豐富活動爲媒介,調動海量音頻內容,引導用戶探索讀書喜好與作品。

比如在2021年,酷狗音樂就聯合光明網發起“音爲有你,聽見書力量”聽書活動,邀請音樂、圖書界KOL作爲薦書“領讀者”推出自己的私家書單,並成立聽書戰隊的玩法,鼓勵用戶用聽書的方式,讓閱讀也像打遊戲一樣有趣。

而在2022年,酷狗音樂也特別上線了“萬物新生,讀書尚好”主題活動,聯合上海圖書館向全國讀者推薦人文曆史、榜樣力量等優秀音頻,用戶可通過翻牌的方式暢聽懸疑推理、影視原著、中國曆史等九大類別的經典佳作。在産品層面,酷狗還在活動頁增加了每日抽獎VIP會員、禮物盲盒等創新玩法。

于是乎,每一個世界讀書日,都成了酷狗與用戶一起共創展示“讀書不止,也不止讀書”精神的時刻,也約定俗成一般成爲平台用戶一起樂品書香、全民閱讀的節日。

此外,酷狗音樂還引入了有聲書AI黑科技,不少創作者開始將AI創作融入有聲書創作,通過有聲AI黑科技,文本處理、角色識別、AI錄制、自動音頻對軌、自動音效等各環節一氣呵成,大大提高創作效率,並爲用戶提供AI有聲小說、AI助眠音樂、AI相聲評書等多種內容。這不僅助力創作者們提高效率,也爲有聲書行業帶來內容生産的新思路。

從“就是歌多”到“不止歌多”,酷狗持續拓展著自己的內容邊界,並用一場場有趣有料有意義的主題活動,不斷生長的音頻內容生態,構建起其在長音頻賽道的優勢。

結語

回到話題伊始,余華關于“人生不是軌道是曠野“的解讀中提到,如果沒有軌道到不了曠野,軌道很重要,而我們之所以走上軌道,是爲了我們最終能夠去往曠野。

夯實基礎、腳踏實地,對于音樂平台而言,似乎也是往往被人忽視的生存法則。

依托于過往多年的沉澱與積累,憑借海量音頻內容、廣泛的年輕用戶資源和更貼近 Z 時代群體的運營活動,酷狗音樂從聽音樂拓展到聽有聲內容, 真正成爲滲透進人們生活的 BGM ,持續推動著全民閱讀推廣和書香中國建設,也無形中成爲了在線音樂與音頻領域的頭號玩家。

*本文圖源網絡,如侵權聯系刪改

排版 | vision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