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說好,才是真的好!台州路橋構建“保姆級”農事服務體系

浙江融媒體 2024-05-13 15:04:14

“我承包了2800畝地,現在在試種蠶豆1600畝、西藍花500畝、瓜果蔬菜200畝、水稻240畝,其余看田塊的平整情況。”5月10日,廣優園(台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梁華富介紹,他原本在外從事機電生意,家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對農業的大力支持,是促使他回鄉創業的重要因素。“區裏在搞的農事服務中心,對我們幫助很大。”

今年以來,路橋區積極發揮農事服務中心功能,構建現代農事服務體系,聚焦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路橋已建成省級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1個、農事服務站點10個,一個日臻完善的農事服務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加快爲農戶提供全面全程農事服務。

發揮優勢提供全面服務

在路橋區農墾場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的溫室大棚裏,負責人梁國平正在指揮工人通過運輸軌道將一盤盤秧苗傳送出來。“這一批秧苗是4月10日前後播種下去的,現在可以用來機插了。”梁國平說。

溫室大棚一共占地16畝,可爲1.2萬畝農田提供秧苗。

除了溫室育秧大棚,這個服務中心還擁有烘幹機17台、碾米機一套、拖拉機9台、插秧機10台、收割機7台、無人機7台……“我們的烘幹機一天能烘幹430噸稻谷,年烘幹能力30000多噸。拖拉機有3台可以實現無人駕駛,機手通過電腦就可操作。”梁國平如數家珍。

“現在搞農業,不懂農機操作可不行。我們主要給金清、蓬街以及溫嶺濱海等地的農戶提供農田管理、農技服務、農資配送、農機檢修等‘1+9’全流程服務。”梁國平說。

路橋區蓬街鎮農事服務中心則采用了“政府建設、委托運行”模式,建設集工廠化育秧基地、稻麥烘幹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等功能爲一體的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中心。

“這樣一來,農戶在建設方面可省下不少錢。”路橋區蓬街鎮經濟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梁宸恺介紹,鎮裏的農事服務中心已在去年開始實際營運,服務周邊農戶。蓬街鎮農事服務中心運營主體負責人陳亨來說:“我們有旋耕機、翻耕機、開溝機、收割機、無人機等一系列設備,能夠滿足農戶多樣化服務需求。”

據路橋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以來,路橋已開展水稻烘幹4250噸、耕作服務9582畝次、種苗育秧8萬盤,分別同比增長90.1%、63.7%、166%,首開稻谷加工服務500噸、農資配送127噸。

數字賦能打造智慧農業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如今的“金戈鐵馬”,從昔日的“人畜勞作”進化到現今的“機器換人”,農機裝備正催生出澎湃動能。

在路橋區梁君家庭農場,一些種糧大戶正在將小麥運送到這裏烘幹。“現在也是小麥收割的季節。最近幾天,農場的烘幹機正加足馬力開展烘幹業務。”農場負責人梁君說。

和普通的烘幹機不同,這裏的烘幹機安裝了“智慧大腦”。“我們的烘幹機安裝了‘智能終端’,通過手機,就能實時看到。”梁君打開手機,點擊糧食烘幹智能平台,上面糧食烘幹機的機具信息、工作狀態、故障預警和水分、溫度、重量等作業信息一應俱全。

“糧食烘幹環節數字化的突破,是我們在‘農機快呼’應用數字化建設的一個拓展。它填補了省內空白,對于掌握糧食産量具有一定參考意義。”路橋區農機總站站長王振宇說。

如今在路橋,數實融合推動全要素生産效率提升,成爲農業産業領域新質生産力的生動寫照。

“我們現有農機庫房1630平方,拖拉機、烘幹機、乘坐式插秧機、無人機等各類農機39台,安裝有糧食烘幹智慧終端4套,爲周邊鎮街道開展服務,並且擴展到溫嶺、椒江等地。”台州市路橋如根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如根說,合作社目前已由單純的耕、種、收生産服務向産加銷綜合利用、“一條龍”服務拓展,爲農戶提供全程托管服務。

據了解,路橋區目前已安裝糧食烘幹機智能終端14套,今年以來小麥烘幹總量達263.4噸、水稻烘幹總量達865.5噸。

王振宇說:“我們將根據區裏農事生産的實際需要,進一步推廣糧食烘幹智慧終端的安裝,讓農民享受便捷綜合服務。”

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建這個中心,一共投入了2104萬元。區裏已撥付省下達的相關資金600萬元,另有400萬元待省裏驗收後下達撥付。這大大緩解了建設資金壓力。”梁國平說。

如今,在農事服務中心引領下,路橋的現代設施農業極大拓展了農業生産的邊界。

“我們對農機作業服務人員進行崗前和崗中培訓,並領發服務上崗證,農機作業服務人員要持證上崗。”台州市路橋區潮陽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伯昌介紹,合作社對農戶服務的收費根據服務方式、服務面積、田塊狀況、農時等實際情況略有不同,並隨年份調整。“區裏的農機農技專家經常過來指導,這有效地解決了人工操作帶來的間接汙染。”

新生事物,尚需政策扶持。路橋依托農業雙強政策,出台實施農機社會化服務補貼政策,通過政策推動,構建産前、産中、産後全程機械作業社會化服務鏈。

“我們對通過省廳驗收認定的全程機械化應用基地、農機服務中心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獎勵,鼓勵農業主體開展規模化、標准化建設。”王振宇介紹,對立項新建的農業種苗繁育中心、農機綜合服務中心項目給予投資額50%的補助;對開展水稻機械化栽植、蔬菜機械化栽植、油菜機收的生産主體給予每畝100元的補貼,和從事統一育種育苗、無人機植保的服務組織每畝分別給予10元、2元補貼。

來源:望潮客戶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