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了,漢服已經“複興”了嗎?

令狐伯光 2024-04-04 17:24:51

文|令狐伯光

今天來寫寫漢服吧,畢竟從之前“漢服運動”開始的特立獨行,再到去年大街小巷都有女孩子穿著馬面裙,以及漢服首登2024年春晚,還有英歌舞,西安,洛陽,成都等等漢服城市文化越來越火,包括漢服産業的暴漲,這些都證明漢服複興並不是夢。

不過,我相信很多人也會有疑慮,很多網友一直不清楚漢服複興的定義與其並列的還有什麽,什麽才是漢服複興?爲什麽有漢服複興?漢服複興最終會怎麽樣呢?

23年了,從特立獨行到見怪不怪?漢服已經複興了嗎?

這件事情還是需要結合時代發展和文化發展兩條,漢服複興目前走在第三步,第四步有苗頭。

第一步:2000年前後,這個大背景是2001年加入WTO市場經濟迅速的發展,王樂天兄首次穿漢服上街,讓漢服重現華夏大地,後面璇玑等先驅開始湧現。

總結:當時勢頭很弱,現實裏大衆不理解反對爲主,屬于個人特立獨行的文化表達。

第二步:2010年前後,大背景就是08年金融危機和十八大前後,當時中國經濟經曆前二十年高速發展,尤其是因爲中美關系公知代表的輿論也達到了巅峰。

漢服經過前面十年的發展積累,網絡年輕群體數量在節節攀升,這個可以參考早期漢服運動代表漢服吧用戶數量,哪一年突破幾十萬人,哪一年幾百萬人,哪幾座城市如何如何。

但是在現實裏漢服仍然屬于特立獨行,敢穿漢服上街的年輕人雖然逐漸增多,但仍然非常非常的小衆,並且在當時那個社會氛圍裏面,大衆仍然以反對爲主,曾經還發生過成都女生被當街扒衣服的事件。

總結是:年輕網絡群體增加,大衆不理解是反對的,現實擴張時有沖突

第三步:2019年前後了,大背景就是中美貿易戰和三年疫情帶來的中西對抗,中國國內的文化自信,國家自信,民族自信的社會氛圍提升。

2012年過後,“漢服運動”在中國就呈現出一種飛速發展的態勢了,背景除了上面說的中西對抗帶來的傳統文化風潮,有個重要原因也是經濟發展帶來的消費主義暴漲。

比較典型的事件是漢服春晚,以前的理塘漢服文化節等等運動開始湧現,同時台灣,東南亞漢服運動都開始湧現。

真正分水嶺是2018年中華華服節的出現,雖然有妥協,但代表官方明面上持支持態度,後面政治大事件是加速,這個時期漢服運動,漢服審美,中華傳統文化風潮全面崛起,大概兩個方面。

1、在流行文化層面,從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革新並定義唐朝傳統文化的審美,不止漢服,包括建築,铠甲,兵器,禮儀等等(小圈子開始變成大圈子),後面《清平樂》《夢華錄》等劇對于宋朝傳統文化定義,《顯微鏡下的大明》《繁城之下》對于明朝等都是一個意思。

電影、電視劇、音樂、河南衛視舞蹈節目,包括遊戲《黑神話悟空》因爲第一個預告和風爭論,到第二個預告現實取景的封神,都可以看作這個思潮對于中國流行文化全方位的影響。

與此同時,這個以倭代華、以倭代唐、以西代化,包括滿清的文化審美,尤其是在中國古裝流行文化作品上面的爭議、批評、反對掀起了巨大的討論和影響力,這裏就不展開了,大家稍稍關注過早發現了。

2、現實生活層面,漢服活動,穿漢服上街,漢服時尚文化這些都不用多講。從開始特立獨行(大衆聲討扒衣),到現在的見怪不怪(全民習以爲常),漢服在中國明顯已經了超越二刺螈,洛麗塔等小衆文化,成爲明顯的大衆文化。

我認爲,2019年以來漢服運動還有三點值得一提。

一是2024年春晚漢服終于上了節目,代表官方還是支持漢族傳統文化複興的,我們旁邊有政府背書,還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這幾年西安、洛陽、成都等中國不少城市,圍繞漢服打造傳統文化産業開始爆紅,帶來了實打實的經濟收入,養活了很多産業,很多從業者,已經從流行文化進入經濟發展層面。

大家看上圖這個數據就明白了,而且上圖只是相關企業注冊增速。

這個文化産業有些方面是很難完全用數據統計,因爲整個産業上下遊涉及行業太多。如果再加上文化活動,流行文化,文化表演等等,確實很難統計,反正從2019年到2023年用暴漲一倍形容不誇張。

三是因爲前面兩點,2024年春節前後,潮汕英歌舞,各種傳統文化活動同樣爆紅,同時全球經濟下中國人到處跑,把漢服也帶到了世界上。漢服在現代中國已經是中華傳統文化複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漢服複興,又不只是漢服複興。

2019年後到現在,漢服運動大概就是正在走第三步,這個第四步有一點曙光了,那麽爲什麽呢?

特立獨行——小衆文化——流行文化——文化活動——文化社會——

我認爲文化發展大概就是這個過程,現在漢服和傳統文化大概到了流行文化和文化活動層面,文化發展到底大概就是:喪葬嫁娶離不開,衣食住行成習慣那種情況。

很明顯,現在漢服和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到這個程度。目前漢服和傳統文化仍然集中在年輕人爲主的流行文化+文化活動+消費主義層面。

穿漢服的多數是年輕女孩拍照,拍視頻+男性盔甲,兵器等各種文化圈子。穿漢服參加工作和文化活動,節目結束後也不會穿它。衣食住行婚葬嫁娶已經有了,但是也不太普及,同時和旗袍類中式婚禮活動並存又有沖突(更別說取代帶來的爭議)

我認爲,這幾年漢服真正全民級別生活化普及,大概還是2023年開始馬面裙成爲非常生活化的一條裙子。

那麽,漢服最終會發展到什麽程度呢?

文化發展離不開社會環境下的人民需求,而人民的需求是時代背景塑造的。

按照當前中國和西方的關系,中國又是一個文明古國,我認爲很小可能性,上面或者全民在在關于民族自信構建、國家自信構建、以及文化自信構建方向選擇全面轉向某個方向。未來十年,二十年不管是對抗,還是獲勝都只會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加速發展。

這個對抗就是當前文化思潮方面延續(只會全面加速),真的獲勝了也會強調古文明自信(你說你是新羅馬,中國人自己都不會信)。

“漢服運動”23年了?我預測,未來10年會更輝煌

第四步:大背景應該就是2030年前後了,到時要看具體什麽大事件。

這十年漢服和中國傳統文化基本上會是一個持續發展的程度,因爲和西方對抗是主流,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國家自信反饋下,加上社會環境也會導致漢服和傳統文化會呈現持續發展。

首先是流行文化層面,這個要求服化道還原,不能以倭代華,以西代華的作品會進一步成爲常態,包括動漫畫、短視頻、電影、電視劇、遊戲等等。

目前拍好的古裝影視劇項目,唐朝有曹盾的《敦煌英雄》《長安的荔枝》,宋朝的《清明上河圖密碼》等等,未來這類作品只會有更多。

動漫畫像追光的《長安三萬裏》成功後,這個《三國第一部:爭洛陽》也來了。遊戲如果《黑神話悟空》大獲成功,未來《百面千相》等大量同類遊戲還等著呢。

其次是現實生活的層面西安、洛陽、開封、成都等城市的漢服文化産業會越來越好。而英歌舞,各種漢服活動,傳統文化活動肯定也會越來越多。

最後大概會有更多的馬面裙成爲普通文化,喪葬嫁娶衣食住行規模擴大的情況。但是全民普及還是不太可能的,沒到那個程度。

我預測是未來十年,2030年前後只要沒什麽大的意外。電影層面能在古裝片上出郭帆,電視劇再出個更多更好的《長安》,動漫畫也一樣,遊戲已經有了《黑神話悟空》,這些外加短視頻和文化活動。

到時在流行文化層面,中國傳統文化趕上日韓代表的東亞流行文化是比較穩的(形成文化時尚),但要超越日本全面定義東亞傳統文化還是差點(世界眼中的文化印象)。

最後,漢服運動和傳統文化會發展到什麽程度呢?

這個問題其實最早之前就有廣泛爭議,大概就是現代化基本上和西化綁定了,就喪葬嫁娶,衣食住行多數和西方文化綁定,你要改良適應現代化,難度不提,爭議也非常大。改了不純正,不改不適應現代生活。

如果國家站出來選擇制定標准推行確實會加快,但是又會引發很多大的問題。比如漢服停留在年輕人的消費主義反而是最純粹的(追求美的東西),從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等層面定義,你很難保證會不會有封建糟粕回歸,引發一定的社會問題。

我覺得最終到發展到日韓程度就是頂峰(只是中國更大會引領),也就是衣食住行到喪葬嫁娶,包括大量社會生活,文化活動和現代化西方文化平行,但這一點我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未來也是不確定的,變數太多了。

1 阅读:13
评论列表
  • 2024-04-04 18:30

    還是我們的國裝高端大氣,人正妝華,溫婉賢淑,高貴典雅,很好的文化根基,文化正在回歸[感謝][感謝][感謝][比心][玫瑰][咖啡][咖啡]

令狐伯光

簡介:遊戲模型師| 動畫愛好 | 影視産業分析 | 網絡小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