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是智商稅?跑者腳穿薄底涼鞋,全馬輕松破三

跑者排球視角 2024-04-17 07:33:10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跑馬拉松這樣的極限運動,除了我們要做好紮實的准備以外,裝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人不惜花費重金,買了最新款的跑鞋,就想著在比賽中能夠大展拳腳,即便她們最終只能PB幾分鍾,那麽她們也是非常開心的,或許這就是金錢的魅力,總能讓我們享受最好的服務。然而對于那些跑馬拉松的老油條來說,他們自知能力有上限,所以就竭盡所能的從其它地方去找存在感,跑鞋反而被抛棄。最近結束的巴黎馬拉松上,就有一位牛人,讓人非常的佩服。

這人叫Nicolas Angermuller,最終他馬拉松的完賽時間是2小時39分26秒,排在了所有運動員的258名,這在大衆跑者當中絕對是頂級的水平,畢竟跑馬拉松能夠破三,那需要的不僅僅是日積月累的跑量,還需要一定的天賦。值得一提的是,他跑完42公裏並不是穿著專業的跑鞋,而是一個薄底的涼鞋,這還是非常顛覆我們認知的,穿過這種薄底涼鞋的人都知道,這種底子和細細的帶子跑起來會非常不舒服,尤其是一個帶子夾在兩個腳趾頭之間。

如果是跑長距離,長時間的摩擦,很容易就讓我們磨破腳,所以我們一般的跑者還是不要輕易去模仿,畢竟這都是在平時不斷的訓練以後才能達到那樣的效果,沒有人能夠一蹴而就的。而不僅是國外的這位運動員,在國內的很多馬拉松比賽上,我們也能夠看到一些牛人,有的人穿著拖鞋跑全馬,有些甚至是光著腳跑全馬,真的是非常厲害,真的是牛人不分國界。在這裏,也引發了我們一些思考,這些所謂的跑鞋,真的只是跑者交的智商稅嗎?

最近一段時間,作爲曾經的國貨之光,特步因爲北京半程馬拉松的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不得不說她們的確做出了幾款比較火的跑鞋,但是這不遺余力的宣傳背後,還是需要引發我們思考的,有時候跑者更像是被誘導消費。毫無疑問,跑鞋在馬拉松比賽中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減震作用可以很好的保護我們的膝蓋,這應該是它最大的作用,但爲了掙錢,跑鞋品牌不斷的推陳出新,我想說的是,那些一味追求最新款跑鞋的跑者才是交的智商稅,因爲新舊跑鞋對于普通跑者來說,區別不大,但卻會增加跑步的成本。

0 阅读:1

跑者排球視角

簡介:以跑者的視角分享最新的球員動態和比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