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關系斷裂,在美華人會是什麽命運?80多年前日本給出答案

魯老知識分享 2024-05-15 01:21:07

如今這國際形勢變化莫測,中美關系絕對是牽動全球政治經濟脈絡的一個關鍵。

自從1979年兩國握手建交開始,中美就走上了亦敵亦友、合作競爭交融在一起的曲折道路。

作爲地球上頭兩號的經濟大國,中美兩國是和是鬥不光跟自家經濟聯系著,全世界的力量布局和格局也跟著它們的關系改變。

不過隨著地緣政治的卷土重來,各方想要的好處也變了,中美之間的緊張氣氛是越來越濃。

這麽多年風風雨雨過來,中美關系其實早就不只是經濟上的事情了。

技術、安全、文化這些方方面面早就都交織在一起、彼此分不開了。

但是互不信任的戰略、相互之間的猜疑還有時不時的摩擦讓別國的人挺擔心的,不知道這兩個大國以後還能不能好好的相處。

特別是對那些住在美國的華人朋友來說,中美關系的好壞不光是心裏挂念著的祖國家鄉的興衰這麽簡單。

他們在國外的日子怎麽過、未來的路怎麽走都直接跟這些有關。

曆史有時候是個鏡子,他們的命運會怎麽樣其實曆史上早就有可以借鑒的事情了。

像珍珠港事件後日本裔美國人遇到的那些待遇就很不好。

這讓人不禁想到,萬一中美關系真出了大問題,在美華人的處境會怎樣呢?

他們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嗎?這真是個讓所有人捏把汗的問題。

一、華人的移居

從19世紀中葉那會起,華人就已經開始踏上美國這片土地了,他們發展壯大的故事就是和美國一步步長大的曆史綁在一起的。

最早那批華人兄弟姐妹多半是爲了躲開國內戰亂的局面和窮苦生活而遠走他鄉的,滿心希望在國外能找到條活路、過上好日子。

剛來的時候,他們大多幹的是出力氣的活兒,比如幫著修橫跨美國的大鐵路。

還有不少人追著淘金夢跑,去條件艱苦的荒野上淘那點金子維生。

那時候他們面對的難關可多了,外國人說話聽不懂是一方面。

因爲自己是黃種人還得忍著白人的歧視,加上那時候還存在的排華法案,法律也不幫著他們,在國外過得挺苦的。

不過就算外面風大雨大,華人還是在美國一點點紮下了根。

到了20世紀初到中期那段時間,美國經濟發展得特別好,各地都缺人手。

于是更多華人拖家帶口地移民過來,開起了洗衣店、餐館這些小本生意。

他們給美國的多元文化和經濟發展添磚加瓦,但說到底,種族隔閡和不公平還是讓他們肩上的擔子不輕。

轉眼到了20世紀末21世紀初,1965年移民法改革之後,大批華人知識分子和技術人才開始湧進美國。

他們這些人跟前期去美國做苦力的人的處境就大不一樣了。

這些人都屬于知識分子,是去那邊做科研的,生活狀況比做苦力的前輩好多了。

對這些人來說,教育成了改變命運的金鑰匙,華人開始在美國的學校和各種專業領域裏大放異彩。

你看看硅谷那些高科技城市,華人工程師、科學家,還有創業家那是遍地開花。

後來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華人在國外的脊梁是挺得越來越直了。

現在華人不光是在科技圈子裏站穩了腳,商業、藝術、教育,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的身影,影響力越來越大了。

二、中美關系愈發緊張

現在這中美關系變緊張了,在美華人群體的日子可不好過。

最要緊的就是工作這事情,中美關系一緊繃,華人在那邊想找工作或者保住自己已經有的飯碗就難了。

貿易戰鬧得凶,華人企業不是被貿易制裁,就是撞上關稅制裁生意受挫,連帶著華人員工的工作機會也受影響。

南海那邊局勢又緊張,企業撤資的撤資、減投的減投,華人的處境更是不容易。

更別說中美的關系還會影響到在美華人的人際交往,中美兩國之間政治氣氛不對頭,有些華人出門在外就容易遭白眼,感覺像是被孤立了。

時間長了,這種隔閡感要是加深了,華人在國際上就更難立足了,交朋友、談合作都會礙手礙腳的。

還有更頭疼的就是法律風險,中美關系緊張時,有的華人莫名其妙就成了靶子。

可能就因爲自己的華人背景,平白無故就被扣帽子、穿小鞋。

這不光是個人倒黴,一家老小都受影響。

還有些華人企業一不留神就卷入政治旋渦,法律官司、調查接踵而至,企業發展實在是太難了。

緊張局勢下,華人群體真是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三、日本後來怎麽樣的?

20世紀初的時候資本主義發展得快,日本因爲國內搞改革就往美國派了不少勞力。

這些工人主要在西海岸那邊,修橋鋪路拼了命地幹,因爲能吃苦又聽話,美國老板們挺喜歡的。

可慢慢地這些日本移民不光在工地上,還在種地、做生意這些行業裏做得風生水起,這就讓當地人有點慌了,擔心自己的飯碗被搶。

所以他們就有意無意地擠兌在美國的日本人。

到了1941年12月7號,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一下就把美國拉進了二戰。

這下好了,美國對日本移民的態度徹底變了,從本來的不太待見變成了明目張膽的仇視和歧視。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2年簽了個行政命令,允許軍隊在西海岸劃禁區。

硬生生把那裏的日裔美國人,都趕到遠離海邊的集中營去了,這裏面還包括了好多美國出生的小孩和老人。

這一下,就有大約11萬人的生活全亂了,家産、房子、生意賣的賣、丟的丟,花了好幾年建好的生意和生活全毀了。

集中營裏雖然不像納粹集中營那麽慘,但也是沒自由,到處都是監視。

日子過得提心吊膽,還失去了財産,家庭四分五裂,小孩上學的事情也泡湯了。

有的人想參軍證明忠誠,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去或者願意去。

日本那邊雖然有人反對這樣做,但在戰爭時期爲了國家安全,這些反對的聲音基本被壓下去了。

國際上就算是盟友,大多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美國就這麽幹到了戰爭結束。

戰後這些日本移民開始了漫長的鬥爭,想要恢複名譽,讓政府承認錯誤、給補償。

直到1988年,美國國會終于通過了《公民自由法》認了錯,給了幸存者賠償,這才算告一段落。

四、中國人是團結的

中國人心中都有一股團結的氣,深深紮根在我們豐富的文化土壤和一路走來的曆史經驗裏。

碰到外面的風風雨雨的時候,這種擰成一股繩的精神就顯得特別寶貴。

不管是古時候的移民大潮,還是現在這全球化的大趨勢,華人走到哪兒都能找到辦法,讓自己的小圈子更緊密,互相搭把手。

曆史上不管是在老家還是漂洋過海,華人靠著建家族、商會、老鄉會、宗教團和文化社這些老辦法,拉近彼此的距離。

這些不單是大家聚一起聊天的地方,更是大家共享資源、患難相助的實實在在的平台。

說到家族,那可是我們的傳統,靠血緣連著的一大家子不光親,還在經濟、教育、生活上互相幫襯著。

到了現在這全球村時代,中國政府也是很努力地保護海外的自己人。

外交上出力,文化交流、經濟合作的項目一個接一個,就爲了讓世界多了解我們,增進友誼。

國外的中國大使館、領事館也是忙活著,各種活動安排起來,給海外華人提供消息,解決難題。

整個海外華人之間就像個溫暖的大家庭,華人社區自己也想辦法用現有的資源和文化的優勢織起一張張互助的網。

逢年過節的,春節、中秋一到,不光是熱鬧一番,更是傳承文化,感情升溫的好時機。

不管時代怎麽變,我們華人這份團結的心,始終沒變,而且還越發光彩照人了。

這樣就算到了最壞的一步,美國真打算制裁在美華人了,這些華人群體也會聯合起來反抗、自己幫助自己人脫困。

中國政府也肯定不會像幾十年前日本政府那樣苟且,一定會幫助華人回到自己該有的生活的。

結語

以前的事情告訴我們國家一鬧矛盾,海外的同胞們最容易受傷。

八十多年前,珍珠港那事一出,美國的日裔居民就過得很慘了。

現在我們可以回頭看看那段日子,從裏面找找經驗,以防將來萬一又有什麽風浪。

這段日本人的黑曆史我們華人得當成警鍾記在心上,弱小的、被人控制的國家的國民在國外也是被人踩在頭上的。

只有像中國這樣有主權又獨立不受人控制的國家的國民才能在海外被人看得起。

雖說曆史不會一模一樣重演,但當年日本移民在集中營的遭遇那可是給所有人提了個醒。

危機來臨時,民主自由這些東西也可能搖搖欲墜。

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國情也不一樣,相信我們的中國政法在危急關頭一定會幫助海外華人的。

參考資料:

《一旦中美關系斷裂,在美華人會是什麽命運?80多年前日本給出答案》 2024-01-08 議史紀

《一旦中美關系斷裂,在美華人會是什麽命運?80多年前日本給出答案》 2024-02-28 經史如诏

0 阅读:1

魯老知識分享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