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史料」穿過大清國境,抵達不凍港

赫歇爾 2024-02-08 10:19:39

參考資料

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1689—1916. Официальные документы- М., 1958- с. 74-77.

Путеводитель Восточной Китайской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и : [Зима 1906 г.]. — СПб.: Т-во Р. Голике и А. Вильборг, 1907

一條全長880公裏的支線從哈爾濱開始修建,向南穿過滿洲,沿遼東半島到達不凍深水港大連-旅順港,這個世界級良港在西方被稱爲亞瑟港,日俄戰爭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爲了誰將擁有這個優良港口,以及它是否繼續向所有國家開放而展開的……

19世紀末,隨著西方列強在東北亞和遠東地區的活動日益增多,俄羅斯帝國開始對其西伯利亞和遠東大部分領土的局勢表現出越來越多的關注。

1891年,連接俄羅斯帝國歐洲部分和遠東港口海參崴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開始建設,建設由東向西推進。

烏蘇裏江線(伯力-海參崴)于1897年開通,中西伯利亞線(奧比-伊爾庫茨克)于1898年開通,後貝加爾線(米索瓦亞-斯列琴斯克)于1900年開通。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鋪設工作開始時,當局考慮了兩種線路選擇。根據第一種方案,鐵路沿黑龍江沿岸和中俄邊境到達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第二種方案,鐵路穿過中國滿洲北部,直接達太平洋沿岸。最終官方重點討論了第二種方案,從伊爾庫茨克經恰克圖到蒙古,然後通過中國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可能性,工程師N.S. Sviyagin發揮了重要作用。

具體來說,這條日後的東清鐵路(北滿鐵路),爲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提供了捷徑,從西伯利亞城市赤塔附近,經哈爾濱穿過滿洲北部到達俄羅斯海參崴港。

這條路線大大縮短了最初的工程計劃裏程,最初設計的鐵路需要繞行清帝國黑龍江省北部,完全位于俄羅斯領土上。

建設工作于1897年7月開始,沿赤塔—海拉爾—哈爾濱—烏蘇裏斯克線路進行,並在1898 年俄羅斯與中國簽訂了爲期25年的遼東租約後進度加速。

1898年,另一條全長880公裏的支線從哈爾濱開始修建,向南穿過滿洲,沿遼東半島到達不凍深水港大連-旅順港——其後發展成爲俄羅斯遠東艦隊和商船的一流戰略海軍基地。

這個世界級良港在西方被稱爲亞瑟港(Port Arthur),日俄戰爭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爲了誰將擁有這個優良港口,以及它是否繼續向所有國家的商人開放而展開的。

東清鐵路鐵路正式運營後,便在國際關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俄羅斯獲得了在滿洲修建中東鐵路的權利,擁有了將龐大的軍隊迅速地調動到滿洲的能力,這引起了日本人的一些擔憂。

1900年,在八國聯軍鎮壓的義和團運動期間,俄羅斯派出10萬軍隊單獨入侵滿洲,“以保護其在鐵路上的利益”。

1904年2月,即日俄戰爭爆發前夕,最後一條大興安嶺隧道竣工並與西伯利亞大鐵路完全連接。

1905年9月5日,日俄戰爭俄羅斯戰敗後,長春以南的南滿支線根據《樸次茅斯條約》移交給日本,成爲南滿鐵路。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