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安,終于爲自己的“風流”付出了代價

丫丫談娛樂 2023-01-06 01:51:06

深夜十點的北京街頭,張雨绮駕車截停了一輛COOPER,她下車後直奔車門處,隔窗與駕駛座上的人交涉起來。

兩人許是發生了爭執,拉車門,拍車窗,打電話……任張雨绮使出渾身解數,車內的人都巋然不動,最後惹得張雨绮直接破口大罵,大力踹起了車門。

明星當街使用暴力?非也,這是張雨绮在解決家事。

就在不久前,張雨绮的丈夫王全安登上了北京的晚間新聞:因嫖娼被警方當場抓獲,且對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網友熱辣點評:家有一絕美嬌妻,王全安還不知足?活該被抓。

王全安是誰?

王全安可以說是第六代導演中的異類,他作品無幾,但部部經典,殊榮不斷,卻也爭議不休。

就像著名學者戴錦華所說的那樣,“真不知道該把他放在電影史研究裏的哪一個章節。”

對影迷來說,王全安堪稱大才,但經此“一戰”後,他又成了典型的“不太好”的人。

家有嬌妻卻在外嫖娼,放眼王全安的情史生活,怎一個“亂”字了得。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用道德去評價他的才能,又用才能去掩蓋他的黑點,今天咱就一起來唠唠這位老大哥的遠年近歲。

1.富家子弟的錯位人生

1965年的陝西延安,王全安出生了。

如果人生來就有三六九等之說,那王全安無疑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那類人。

父親是校長,母親是教員,上頭有哥哥姐姐,父母又是老來得子。

根正苗紅不說,家業事業不用他來操心,寵愛程度他又是第一,真真是羨煞旁人。

富裕的生活讓王全安有了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關心自己的內心,關心視野以外的大千世界,思索那些與胃無關的奢侈問題,因此,他自小就展示出了極高的藝術天賦。

1977年,消滅三大差別的那把大火也終于燒到了王全安身上。

12歲的他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麽開啓自己的知青上山下鄉運動,要麽找份工作。

但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王全安都不想選,因爲這打破了他成爲畫家的進程。

拿畫筆的手,又怎能扛起務田的鋤頭,但政策與理想孰輕孰重,王全安還是清楚的,幾番思索後,他央著父母給他找了份工作。

于是,父母便托關系將王全安送進了延安歌舞團學習古典舞。

可歌舞團的手續辦下來了,知青運動卻也轟轟烈烈地結束了——眼下的王全安再怎麽心不甘情不願,也只能硬著頭皮前去學習。

雖說不用扛鋤頭,但歌舞團也不是什麽偷奸耍滑的地方。

早課、練習基本功、四處表演,這就是王全安的青春。

當然,來歌舞團也不是全無收獲,這至少開闊了王全安的見識。

歌舞團經常有對外交流的活動,早在八十年代,他就跟隨團隊遊曆了大半個歐洲。

在途徑法國站時,王全安“因地制宜”,找了一法國的女朋友。

女朋友是個電影愛好者,約會時,她時常向王全安講述起自己最愛的那部片子,《老槍》。

從劇情到人設,再到拍攝手法,女朋友頭頭是道的模樣,俨然已成半個專家。

她聊得眉飛色舞,王全安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小小一方熒幕,竟然可以對一個人影響那麽深遠,他心道。

也就在那一刻,王全安萌發出了想要拍電影的想法。

王全安是個十足的實幹派,他立即聯系上裏昂電影學院,准備入學學習電影。

但開學在即,他卻心生幾分猶豫:法國電影拍得再好,也敘述不出中國電影的內涵。

于是,王全安又將目光放回了國內,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人的搖籃。

他匆匆離開法國,至于那位法國姑娘,自然也就分道揚镳了。

那個時候的考大學可不是參不參加高考的問題,想要報考,必須得經過單位的同意。

若是走這一套流程,上邊放不放人不說,光是時間問題就有得夠嗆。

于是,自小腦袋就靈光的王全安,准備先斬後奏:私刻公章,造假介紹信。

在他的操作下,介紹信很快就“辦”了下來,眼下只需要解決另一個問題,檔案。

檔案可就造不來假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王全安時常蹲守在檔案室的門口。

沒想到還真讓這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某次路過時,自己的檔案就大剌剌地擺在桌上!

介紹信無中生有,檔案順手牽羊,眼下已是萬事具備,只欠報考了。

自知幾斤幾兩的王全安,並沒有直接報考導演系,而是選擇了文化課相對輕松的表演系。

有在歌舞團學習的背景,王全安想要考上表演系,完全是手拿把掐。

就這樣,王全安順利地進入到了自己的夢想學院。

2.堅持與天賦

腦袋靈光,目的性強,堅持一條路走到黑,這就是青年時期王全安的真實寫照。

爲了實現拍電影的心願,王全安時常翹課到導演系聽課,所以盡管學了四年的表演,王全安的表演履曆,實在算不上豐富。

但履曆單薄,不代表王全安沒有這方面的才華,在同學們看來,王全安的演技絕對算得上精湛。

就拿影片《隱身博士》來說,王全安飾演的小混混只有幾個片段,但論形象刻畫,他演得是入木三分,即便是全景,也能輕松駕馭。

若是放在尋常人身上,導演夢或許早就忘得一幹二淨了,但王全安沒有。

談及自己的心路曆程,王全安頗有感慨。

那是在拍攝《北京,你早》時,發生的一件小事。

《北京,你早》的導演是張暖忻,她不會規束演員的想法,也時常采納演員的建議,就連一些結構上的重大調整,她都可以接受。

本就對導演感興趣的王全安,自然沒有放過這個練手的機會,他參與到劇本創作中,先是調整了自己角色的人設,後又介入到其他角色的修改。

他滿懷信心地交出了自己的第一份作業,可待作品上映後,王全安非但沒有熱淚盈眶,還生出了幾分落寞。

也就是在這一次,王全安才真正明白,設計和創作之間是有必然聯系的。

它們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必須循序漸進,更必須純粹,這更加堅定了王全安想要成爲導演的想法。

“影片出來之後,感覺有些模糊,一部分是你的,但又不完整,反而把張暖忻一些個性的東西也影響了。”多年後他回憶道。

後來王全安也的確創作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本子,《風的小屋》。

如果說之前的練手堅定了王全安想要成爲導演的想法,那這一次放手大幹後的收獲,無疑給了王全安莫大的鼓勵。

劇本圍繞學校的現狀、學生的情感遭遇而展開,雖說內涵不夠深厚,但憑借一針見血地指喻和真實的寫照,觸動了全校師生的內心。

“就連老師都慌了,覺得不就是王全安編的東西,至于哭成那樣嘛!”

王全安有些得意,他認爲自己一定有這方面的天賦。

3.風流才子的有情歲月

王全安是個才子,更是個風流才子,在學院學習的這四年,他是事業、愛情兩不誤。

在電影學院,他的第一任女友,就是班花孔琳。

孔琳出道後塑造了《小魚兒與花無缺》中的“移花宮”大宮主邀月、黃曉明版《神雕俠侶》的黃蓉等多個經典角色,歲月悠悠,如今的她也演起了“媽媽輩”的角色。

不過在校園時期時,孔琳可是當之無愧的班花。

面容姣好,多才多藝,性格開朗,是無數男同學心中“唯一純白的茉莉花”。

孔琳的追求者衆多,但王全安愣是憑借才氣和閱曆,殺出了重圍。

然而這段感情並沒有維持多久,王全安很快就移情別戀上了師妹蔣雯麗。

蔣雯麗也是電影學院裏的風雲人物,剛入學時,她就憑借《懸崖百合》一舉提名飛天獎的最佳女配,再加上烏發明目的靓麗外貌,吸引了全校男同學的目光。

1989年,蔣雯麗准備開拍《離離原上草》,而聽到風聲後的王全安,也很快展開了行動:托關系飾演該部劇的男主角。

雖說這部片子因各種原因沒能如期上映,但經過劇組拍戲的那幾個月,王全安成功追到了女神蔣雯麗。

都說風水輪流轉,此時春風得意的王全安沒有想到,這句話同樣也會印證在自己身上。

女神即便有了男朋友,追求者也不會減少,而等待著撬牆角的名單中,最有實力的莫過于著名攝影師顧長衛。

顧長衛對蔣雯麗是一見鍾情,盡管知道蔣雯麗有男友,他還是照樣對其展開了攻勢:噓寒問暖,體貼入微,還見縫插針。

顧長衛的行爲很快引起了王全安的不滿,而蔣雯麗也自然照顧男友的想法,拒絕了顧長衛的所有示好。

但就像那句話所說的一樣,只要鋤頭好,哪有牆頭挖不倒。

顧長衛很快就等來了轉機——1991年,王全安畢業了,這意味著他和蔣雯麗即將開始異地戀。

畢業後王全安被分去了西影廠導演室當副導演,王全安興奮不已,因爲前方等待著的,是他心心念念的導演事業,是大刀闊斧的創作生涯。

來到西影廠後,王全安目的清晰:跟一部戲,了解電影的制作流程。

他拉著副廠長張子恩直抒胸臆,“其他的我真不想幹,我就想好好寫劇本……”

王全安滿心滿眼都是搞事業,一個疏忽,就將顧長衛那一茬忘得幹幹淨淨。

而幾百公裏外的北京,顧長衛又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步行動: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給蔣雯麗介紹角色。

1992年,在顧長衛的拉動下,蔣雯麗得到了《霸王別姬》中一個風塵女子的角色。

王全安得知此事後愣了好半天,顧長衛沒放手不說,女友還要去演這樣的角色,他怎麽可能會同意?

兩人因爲這事大吵了一通,但結果是,王全安生悶氣,蔣雯麗還是如約進了組。

蔣雯麗的進組讓這段關系跌入谷底,可以說,此時王全安男友的身份,早已是名存實亡。

顧長衛自然是喜聞樂見,他加大了追求的攻勢,就差將體貼入微寫在臉上了。

經此一遭,就像當初抛棄孔琳那樣,王全安被蔣雯麗徹底抛到了身後。

沒過多久,就傳來了顧長衛和蔣雯麗結婚的消息。

自己千辛萬苦才追到的女神,轉頭就奔向了別人的懷抱,王全安說不難過是假的。

但很快,王全安就振作起來了。

畢竟面包和愛情,總得實現一個吧,他心道。

王全安將自己關在小屋子裏寫劇本,這是他從學校裏就養成的習慣。

“一年寫一個劇本,12年,12個劇本,當寫到第十三個劇本時,我覺得我可以拍了。”

從1993年到1999年,在這八年的時間裏,王全安什麽也沒幹,就埋頭耕耘自己的劇本。

而這把八年磨一劍的“劍”,就是王全安的處女作,《月蝕》。

對于這部作品,觀衆們除了震驚,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能形容觀影時的感受。

“如果不是對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的模仿,王全安的處女作就太驚豔了。”

“幾乎完美的處女作。”

……

《月蝕》是一部極爲特殊的文藝片,抛開定調和拍攝手法來說,它打破了第六代導演本身對于作品的局限性。

不過分側重小人物的掙紮,不忽略大時代崛起的背景,全片整體思想在于突破和尋找,而非迷茫。

至于王全安本人,他是這樣評價的:

“那還是個自我表達的階段,是不考慮一般受衆的。我得讓你知道我能拍電影,知道我還很深刻。”

王全安是天才嗎?的確是,王全安能拍電影嗎?可太能了。

4.缪斯女神與他的作品

談及《月蝕》,就離不開王全安和他缪斯女神余男的故事。

初見余男時,余男正在和她的老師頂嘴,那模樣要多叛逆就有多叛逆。

幾乎在第一秒,王全安就決定邀請她來當自己的女主角,而且,不僅僅是電影的女主角。

余男看得懂王全安的精神世界,王全安欣賞余男的執拗與張力,兩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小手一牽,雙雙把家回。

兩人相戀的那幾年裏,王全安所有電影的女主角都是余男,從《驚蟄》到《圖雅的婚禮》再到《紡織姑娘》,無一不是高分之作。

余男先後拿下了八個影後,王全安也成爲了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如果你衆星捧月,我就站在你的對面,做你的對手;

如果你孤軍奮戰,我就放棄所有,和你並肩作戰。

兩人勢均力敵,又雙向奔赴,羨煞了一衆旁人。

然而這對有情人還是沒能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2009年,兩人突然宣布分手,至于分手原因,卻都是避而不談。

離開余男後的王全安仿佛進入到了瓶頸期,再沒有創作出高質量的的作品。

但王全安的缪斯女神,並不是特指余男,而是一類人的總稱,比如後來的張雨绮。

兩人結識于《白鹿原》,王全安如法炮制,又將這位女主角變成了自己的女朋友。

沒有戀愛長跑,也還沒來得及棋逢對手——

在與余男分手的兩年後,王全安就與張雨绮領證結婚,而那一年,張雨绮才剛剛24歲。

本以爲缪斯女神的降臨,又會再開啓王全安的黃金時代。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王全安別說崛起,還摔了一個大跟頭。

先是泣血之作《白鹿原》被砍了66分鍾,導致整部影片結構零碎,觀衆看得是雲裏霧裏。

後又高調現身嫖娼風波:

趁著嬌妻不在國內,王全安三天連續嫖三次,登上了北京的晚間新聞,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才是兩人結婚的第三年。

張雨绮在得知該消息時,還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參加時裝發布會,面對記者的詢問,她只是淡淡回答了句,“要與丈夫共同面對結果”。

網友們唏噓不已,默默猜測是不是又是那套“原諒”劇本。

可誰知次日深夜,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網友們這才驚覺:張雨绮從來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白兔。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愛錯人了不要緊,要緊的是執迷不悟,不撞南牆不回頭,但很顯然,張雨绮並不是這樣的人。

最終,張雨绮一紙訴狀起訴離婚,直截了當地結束了與王全安的婚姻關系。

後來再談及這件事,張雨绮也只挑著王全安的好來說。

“他拓展了我的維度,該幹的都幹了,特別盡興。”

網友們聞言直呼張雨绮體面,諷刺王全安不懂珍惜。

就這樣,王全安的時代匆匆拉下了帷幕。

我們得正視王全安的才能,無論是極端形式主義風格、樸實的紀實風格,還是商業大片,王全安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最爲重要的是,這位領軍人物並非專業出身,卻輕松實現了從演員、編劇到導演的轉變。

我們得正視王全安的汙點,讓才能被花邊新聞淹沒,這並非是才子的浪蕩天性,而是自我的放縱與失職。

才能與道德並非不能兼得,一位職業人,只有足夠熱愛自己的事業、珍惜自己的才能,才會真正愛惜自己的羽毛。

而王全安或許比任何人,都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0 阅读:14

丫丫談娛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