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峰會還沒召開,韓美先舉行對話,提出兩種方案合作對付中國

墨寫東瀛話春秋 2024-05-06 17:26:58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外交部經濟外交協調官金希相接受韓媒采訪時表示,韓國和美國政府4月底在美國休斯敦,舉行了第十次韓美能源安全對話。對話中,韓國和美國探討了合作應對中國光伏産業“産能過剩”問題的方案。會上初步研討了兩種方案,一是采取進口管制應對中方“過度”補貼;二是美韓合作研發技術實力更強的産品。

據了解,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近期頻繁炒作所謂“産能過剩論”,專門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锂電池、光伏等新能源産業,試圖營造一種“過剩産能沖擊世界”的恐慌感。美國財政部長耶倫4月初訪問中國時,就抛出所謂“中國産能過剩論”,汙蔑中國以低價在海外傾銷産品,並將這種情況渲染成“全球威脅”,宣稱所謂中國“産能過剩”不僅僅是美國面臨的問題,在歐洲、日本、印度和墨西哥等國同樣存在。而在她結束訪華行程回國後,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依舊毫無根據地炒作中國“産能過剩”,並表示拜登政府會采取一系列措施應對。

耶倫汙蔑中國存在“産能過剩”後,美國和韓國在光伏産業,提出方案合作對付中國,足以反映歐美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對于韓國和美國提出的應對方案,采取進口管制,屬于濫用國家力量破壞國際經貿秩序,以及世界貿易規則,將對全球光伏産業鏈的整體穩定,構成嚴重破壞。

實際上,中國政府在光伏産業出台的補貼政策,一方面是爲了推動相關産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爲促進中國企業在光伏行業占據優勢,應對未來新能源的競爭,屬于國家層面的戰略投資,不存在所謂的産能問題。

從全球範圍看,包括锂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産品在內的綠色産業,也不存在産能過剩的情況。綠色産業的興起能夠刺激新興産業的發展,而新能源産業具備巨大的市場潛力,且綠色産業發展正處于發展初期。目前全球綠色産業不是産能過剩,而是不足。美西方一些人士持續炒作中國“産能過剩”,真實目的就是爲了打壓中國新興産業發展,維護美國在全球産業鏈中長期的壟斷地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工業對美國的戰略超越。在新能源産業,美國對中國存在嚴重焦慮。

美國遏制中國新能源産業的發展,還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去年12月份左右,美國財政部宣布,自2024年開始,在美國生産的電動車如果使用了來自中國、朝鮮、俄羅斯等國家制造或者組裝的電池,將不再具備享受《通脹削減法案》的稅收抵免優惠政策。此外,根據美國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還計劃限制新能源電動汽車關鍵原材料,包括電池組件。

需要指出的是,韓國與美國准備在光伏産業合作應對中國前,中國、日本、韓國正就5月26日至27日在首爾舉行三國領導人會議進行最終協調。韓外交部一名官員表示,中日韓三國決定選擇三方互相方便的時間盡早舉行峰會,韓方作爲主席國與中日兩國進行了溝通協調。

在籌備中日韓峰會同時,韓國政府也主動與中方保持外交接觸。韓國駐華大使館高級官員透露,韓中雙方正就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訪華的具體日程和議題進行協商,目前進入最後協調階段。

據了解,王毅外長今年2月份與趙兌烈通電話時,就已經邀請對方訪問中國。趙兌烈當時回應稱,將通過外交渠道與中方進行協調。隨著中日韓峰會的協調進入尾聲,趙兌烈訪華的心情變得更加迫切起來。但如果韓國總是跟隨美國,妄圖打壓中國,就算趙兌烈訪華,中日韓峰會成行,也無法從根本改善兩國關系,所以希望韓國政府也能從現實出發,推動兩國關系穩定發展。

0 阅读:916
评论列表
  • 2024-05-07 09:04

    偷國人該起來吃泡菜了

墨寫東瀛話春秋

簡介:曆史學博士,日本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