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元宇宙政策彙總(2024年4月)

元力社 2024-05-06 17:58:30

隨著元宇宙在各場景需求逐漸明確,産業鏈各環節企業迎來較好的發展機會,産業規模有望穩定增長,預計2026年中國元宇宙産業規模將達到1610.7億元。

而元宇宙的沉浸式體驗和虛實融合覆蓋面廣、發展潛力較大,可爲應用場景效率提升提供更新的思路,因此資本關注度較高。

就四月份發布的政策來看,直播電商、人工智能、腦機接口、工業設備等領域,成爲與元宇宙相結合發展的熱門領域。

本期內容我們將盤點2024年4月國內發布的元宇宙相關政策,以便大家對政策推進有所了解。

元宇宙三年行動計劃

合肥市

4月7日,合肥新站高新區正式發布《元宇宙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將元宇宙作爲“2+5”産業體系中未來産業的重要發力點。

根據行動計劃可知,到2026年,合肥新站高新區元宇宙産業生態相對完善,相關産業規模超過300億元。打造不少于11個融合賦能的創新示範應用場景,建成元宇宙場景應用示範區。擁有1—2個省級元宇宙創新中心及産業研究院,打造“元宇宙-新站”品牌,産業綜合競爭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杭州市

4月8日,杭州錢塘區人民政府發布《錢塘區關于加快元宇宙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意見征求稿)》。

該意見支持內容共包含三項,分別是招引元宇宙項目落地集聚、鼓勵元宇宙企業創新發展以及營造元宇宙産業發展氛圍。在人才支持方面,高層次人才來區內創辦元宇宙産業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啓動資金和研發費用補助、最高1000平米3年租金補貼、最高1000萬元貸款額度貼息支持以及最高1000萬元創業發展資助;産業發展緊缺、水平特別突出的創業項目,最高給予1億元資助。

國家級

4月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數據局,九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

方案中提到,用3年左右時間,紮實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項行動,著力打造一支規模壯大、素質優良、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高水平數字人才隊伍,更好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4月9日,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工業大省大市和重點園區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4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了《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2024—2027年)》。

方案指出,到2027年,中關村初步建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裝備、綠色智慧能源4個具有技術主導權的世界級産業集群。

面向量子信息、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6G、元宇宙、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重大前沿技術領域,布局發展新賽道,推動形成首創産品。加快突破虛擬現實終端、三維數字內容等元宇宙領域底層關鍵核心技術,加速虛擬現實技術對文旅、城市、工業等領域賦能。

省級

江蘇省

4月19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發展改革委、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五部門印發《江蘇省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

方案明確指出,到2025年,江蘇省機器人産業鏈規模達2000億元左右,機器人核心産業規模達到250億元以上,成爲全國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和集成應用高地。在2024-2026年期間,組織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單個項目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4月25日,江蘇省通信管理局會同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數據局聯合印發《江蘇省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專項規劃》。

規劃明確規定,到2025年江蘇省在用總算力突破24百億億次,到2030年超過50百億億次,智能算力占比超過45%,智算中心突破20個,存儲總量超過500EB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打造不少于80個算力産業應用推廣案例、智算典型示範場景35個。

陝西省

4月初,陝西省發改委印發《陝西省培育千億級人工智能産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突破300億元,陝西省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産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到2035年,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輻射帶動智能制造、智能汽車等下遊人工智能+産業應用突破5000億元。

廣東省

4月2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開展國家標准化創新發展試點工作方案》。

方案明確指出,圍繞數字化轉型,開展基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業態的標准化研究和布局,加快推進形成一批比肩國際先進水平、引領示範作用明顯、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標准。瞄准區塊鏈、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等應用前景廣闊的技術領域同步開展標准研制和推廣,強化技術創新、産品創新、管理創新,加快新技術産業化步伐。

浙江省

4月16日,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浙江省工信領域推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要求,2024年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到90%以上,培育省級工業企業數字化服務商500家,實現大型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新增未來工廠20家、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50家。

福建省

4月2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數字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方案中總體要求規定:力爭到2025年,5G、元宇宙、虛擬現實、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文旅場景中深化應用,培育100個智慧景區,創建10個以數字産業爲主業的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基地)。在推動産業鏈創新應用方面,聚焦文旅大數據、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建設應用型科技創新載體,推進産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在發展數字文旅新業態方面,推動文化文博場館、旅遊景區等場所,運用AR、VR、AI等數字科技,打造沉浸式夜遊、展覽、演藝等數字文旅沉浸式消費體驗空間。

4月23日,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八條措施》。

措施指出,在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方面,支持企業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産制造、經營管理、物流配送、電子商務、售後服務、節能減排、安全生産等方面開展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對成效明顯的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20%予以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市級

北京市

4月初,北京市通州區科技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創新“三量齊升”行動計劃(2024-2026年)》。

計劃明確指出,在數字經濟、現代種業等重點産業領域取得一批關鍵技術突破和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數字經濟重點發展智慧城市、元宇宙等特色領域,現代金融重點發展綠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領域。

4月19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加快建設信息軟件産業創新發展高地行動方案》。

方案指出,到2027年,北京市信息軟件産業營業收入達到4.8萬億元。千億級信息軟件企業不少于4家,百億級信息軟件企業不少于35家。其中,培育10家以上數字人、數字空間、數字物品等元宇宙領域營收超10億元企業,打造10家左右元宇宙商圈、街區、文化景點、體育場所等信息消費體驗點。依托數字內容互聯互通技術標准,實現數字人、數字物品等數字內容在元宇宙虛擬空間等不同平台間可複用、可二次創作。

4月19日,北京商務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促進多元消費業態融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方案明確指出,力爭培育10個以上多元消費融合新項目,推出10個以上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示範商圈。重點培育街區、近山、親水、賽事、演藝、夜間、數字等7類多元消費融合場景,推出50個左右示範案例。其中,北京八個部門將加大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數字技術在直播帶貨、文化旅遊、體育賽事、展覽展出等消費場景應用。

4月19日,《加快北京市腦機接口産業發展行動方案(2024-2030)(征求意見稿)》發布。

方案指出:到2026年,腦機接口核心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培育5家全國引領龍頭企業、1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推動5項腦機接口醫療器械啓動臨床試驗。到2030年,産業規模達到3000億,成爲未來産業經濟重要增長點。其中,推動腦機接口與元宇宙、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結合。研發腦機接口在元宇宙中的人機交互模式,促進基于腦狀態的交互控制與用戶狀態感知,提升用戶沉浸感。滿足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的高帶寬交互需求。

4月25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印發《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7年)》。

方案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智算供給規模達到45EFLOPS,2025-2027年根據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需要和國家相關部署進一步優化算力布局。到2027年,實現智算基礎設施軟硬件産品全棧自主可控,整體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備100%自主可控智算中心建設能力。

4月27日,北京市海澱區會同市發改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信局,發布了《全國具身智能創新高地三年行動方案》。

方案指出,力爭到2026年,初步建成全國具身智能原始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新高地和産業加速集聚地,成爲我國參與全球具身智能競爭的核心力量。其中,開展“大腦”技術創新、“小腦”能力突破、“腦—身”系統協同3項任務,加快突破一批具身智能前沿核心技術。

4月27日,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林劍華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産業引領發展的若幹措施》。

措施指出,在算力方面,對現有數據中心改建且智能算力規模達到1000P以上的綠色低碳智能算力中心,最高支持5000萬元。對納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攻關項目,最高支持1億元。加快應用場景示範項目建設,行業大模型標杆應用最高支持5000萬元。

4月2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增設虛擬現實職稱評審專業的通告》。

通告指出新增虛擬現實職稱評審專業,暢通虛擬現實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層級設置:初、中、副高、正高四個等級,名稱分別爲: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專業方向:軟硬件研發、數字資源設計制作、應用場景建設。今年下半年,北京市將啓動首次虛擬現實專業職稱評價。

上海市

4月初,上海市經信委、寶山區政府發布了《寶山區促進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産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

根據行動方案,到2026年,新增30家以上産值超億元優質企業,5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新增100萬方産業空間載體,力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産業制造業總規模突破800億元,産業總規模突破千億級大關。

4月7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等七部門印發《上海市商圈能級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方案指出,全市建成10個智慧商圈和10個商旅文體融合示範商圈。在業態模式提升方面,要求打造商圈數字化、元宇宙項目。遴選一批虛擬導購、智能購物、AR互動等數字生活標杆應用場景,打造消費元宇宙體驗新業態新模式。

4月9日,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市財政局印發《2024年度上海市商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會展業促進)申報指南》。

指南明確指出,對上海市“3+6”重點産業、四大新賽道、五大未來發展方向等産業領域發展引領帶動作用強的高品質展會和創新題材展,每個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4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項目數量不超過10個。同一家申報單位享受獎補金額不超過200萬元。

4月12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印發《上海市推動制造業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方案明確指出,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達85%以上,工業勞動生産率超過50萬元/人,綠色低碳産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培育20家綠色智能鏈主企業和50家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20個綠色智慧標杆園區和50家綠色智能示範工廠,帶動産業鏈供應鏈上下遊整體雙化協同水平提升。

4月17日,上海徐彙區人民政府印發《上海漕河泾新興技術開發區關于創建國家知識産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範區建設方案(2024年—2026年)》。

方案指出,組織開展3次知識産權服務鏈提升行動,培育不少于5家國際品牌(分支)機構,培育3-5家高端化、國際化、具有代表性的知識産權服務機構,服務業務出口額增至1億美元。其中,支持數字經濟、文化創意、元宇宙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發揮知識産權對産業創新的引領作用,形成協同創新、可持續發展的産業集群。

重慶市

4月11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2024年重慶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工作要點》。

該文件圍繞七項重點任務,目標于2024年建設100個數字化車間、10個智能工廠和10個雙化協同示範工廠,集聚200家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培育5個行業産業大腦、8個未來工廠,加快建設線下制造業數字化賦能中心,制造業數字化水平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甯波市

4月初,甯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打造數實融合標杆城市行動方案》。

方案指出:到2025年,全市數字技術供給和應用水平明顯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達到3.6%。到2027年,打造行業專用模型10個,累計建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30個以上。其中,大力發展“元宇宙+智能制造”“元宇宙+商業”“元宇宙+教育”“元宇宙+醫療健康”以及數字孿生城市、數字孿生工廠、數字孿生電網等應用場景。

深圳市

4月2日,深圳市龍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人力資源局印發的《深圳市龍崗區關于促進直播電商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正式生效。

措施指出:對區內企業開展以5G、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高清影像、虛擬主播、元宇宙場景打造等用于直播電商的創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投入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4月8日,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最新發布的《南山區促進人工智能産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扶持措施》正式實施。

措施指出,對建設算力調度、開放性行業大數據訓練庫、大模型評測開放服務等創新平台,每年最高資助2000萬元。對申報重大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揭榜挂帥等市、區級項目,每個項目最高資助500萬元。支持人工智能與工業、服務業等的融合應用,每年最高資助100萬元。

4月12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推動智能終端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

措施指出,針對制約智能終端産業的基礎性、關鍵性技術問題形成榜單需求,對成功揭榜的項目單位按照項目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資助。支持企業圍繞端側或端雲協同大模型、端側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等基礎軟硬件以及人工智能終端産品開展技術攻關,按照項目總投入予以不超過2000萬元支持。

武漢市

4月初,武漢市經信局起草發布了《武漢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若幹政策(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指出,針對制約人工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與重大需求,單個項目支持額度不超過2000萬元。每年設立總額不低于1000萬元算力“服務補貼券”,重點支持中小企業購買算力服務。每年評選在漢成功落地的垂直行業模型,按照研發成本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對使用本地算力服務費的50%給予三年最高500萬元補助。

無錫市

4月3日,《無錫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産業的實施意見》公開發布。

實施意見指出:目標到2027年,建成未來産業特色園區不少于15個,培育面向未來産業的技術(産業、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8個,未來産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到2030年,建設不少于5個省級未來産業先導區,未來産業規模達到4000億元。其中,深化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導體、氫能和儲能、深海裝備等5大未來産業主賽道,拓展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元宇宙、合成生物、高端膜材料、商業航天等6大未來産業新方向。

4月17日,無錫市教育局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優化在錫高校專業設置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指出,支持在無錫的高校瞄准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導體、氫能和儲能、深海裝備5大未來産業以及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元宇宙、合成生物、高端膜材料等X個未來産業新方向。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4月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發布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

措施明確指出,面向全球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瞄准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醫藥産業等合作區重點發展的産業領域選拔具備關鍵核心技術、良好産業化前景的創新項目落戶合作區或澳門。以無償資助、股權投資等方式給予單個企業最高1億元支持,每屆大賽支持總額最高3億元。

0 阅读:16

元力社

簡介:一堂每時每刻都在“進化”的理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