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一味藥治好患者5年痛風,我總結:痛風不過是濕熱糊住了腳

紫絲聊健康 2024-04-25 03:27:03

痛風到底有多難受,相信我不說,大家應該也知道,而西醫對于痛風的治療,無非就是手術取出痛風石,加上長期使用藥物控制尿酸的生長,但是並不能根治,反而中醫對于這方面有獨特的治療手段,更是有著豐富的經驗。

其實中醫並沒有痛風的說法,而是根據它的主要表現,把它歸屬于“痹病”的範疇,現如今引起痹病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濕熱了,由于長期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導致體內滋生濕熱,而後濕熱阻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加上津液聚集成痰,痰瘀互結,深入骨骼,從而堆積沉澱成有形的産物,也就是所謂的痛風石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個患者,痛風的情況已經5年了,他右邊的腳趾總是反複紅腫疼痛,左邊稍微輕一些,一直吃的是秋水仙堿控制,但是隨著發作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吃藥也控制不住了,而且行走都非常不便,檢查單顯示尿酸已高達500多,平時還伴有口幹口渴,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紅苔黃膩等情況,綜合來講屬于濕熱痹病。

由于濕熱傷津,津液不足,就容易産生虛火,虛火遍布全身,在哪裏就會導致哪裏出現紅腫疼痛的情況,另外脾胃虛弱,津液的轉化能力也不足,所以會表現爲口幹口渴,五心煩熱等情況,而且津液不足,腳趾關節失去滋養,就會反複出現紅腫疼痛,遇熱就會加重

因此調理多以滋陰生津,清熱祛濕爲主,給予熟地、麥冬、玄參、薏苡仁、滑石、連翹、栀子、半夏。其中熟地的量加倍使用,目的是爲了快速補充缺損的津液,同時起到清熱的作用;而後麥冬、玄參同樣是增強滋陰的功效;薏苡仁可以健脾燥濕;滑石清熱利濕;半夏燥濕化痰;最後連翹、栀子清熱瀉火。

諸藥合用,把體內的津液補足了,就相當于給河道加水,然後快速的把體內的淤積沉澱給排出去,最後再配合桑寄生、牛膝、杜仲來強腰膝、壯筋骨,提升自身的正氣

患者服用10劑就反饋紅腫疼痛明顯減輕,只不過尚有余痛,繼續使用原方,調理了一個季度後,複查顯示尿酸已降到300左右,活動自如,後續調理以扶正氣爲主,而後隨訪半年未曾複發

23 阅读:3728
评论列表

紫絲聊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