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將連任,經濟跻身全球前五,李光耀稱其不可能成爲大國?

經濟史話 2024-03-24 12:35:27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我們都說2024年是國際大選年,爲什麽?俄羅斯那邊總統大選剛結束,普京又迎來一個任期,年底美國也要大選,特朗普和拜登要再次捉對厮殺,而4月份印度也要大選,這一次的印度大選,幾乎是毫無懸念的,很多人都說,莫迪老仙會輕易的贏得第三個任期,爲什麽?

因爲到目前爲止,莫迪在國內的支持度是高達70%的,確實過去兩個任期總體上來講,莫迪做的不錯,在他的帶領之下,印度GDP現在已經是全球前5強了,而且莫迪說再給他5年時間,估計在他的第三個任期之內,印度的經濟總量將會超過日本,超過德國,成爲全球前三,這下子印度人可有的吹了。

不管怎麽講,全球經濟前三名,這是一個很了不得的成就,雖然他的這個第三連我們零頭都沒有,要知道到目前爲止,印度的人均GDP還不到我們的五分之一,那麽未來印度會可能成爲一個與中美比肩的大國嗎?我估計難度很大,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判斷,比如說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李光耀被稱爲小國的大政治家,很多人都說,李光耀生在新加坡這是有點屈才了,他如果生在一個大國,說不定會有更大的作爲呢?所以早年間就有人問過李光耀,說如果你到印度去當總理的話,你有沒有可能把印度,建設成爲一個當世大國呢?

要知道印度的條件不差,印度獨立的比我們早,英國人給他留下了很好的基礎設施,印度人口和我們差不多,但是印度人口還更爲年輕,而且國際上印度支持比我們多,咱們基本在國際上沒啥朋友,印度在國際上沒啥敵人,但反過來講咱也清楚,無遭人妒是庸才,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沒有啥朋友,恰恰證明他實在是太過強大了。

李光耀在接到這個提問之後,他就說沒戲,誰當總理印度都很難發展成爲一個大國,包括他自己。

李光耀爲什麽做出這樣的判斷呢?李光耀就隨便說了幾個小問題,比如說第一,印度國內有很強的種族矛盾,從立國開始,印度國內,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就沒停過,包括印度在國際上,還至少有一個敵國,巴基斯坦。而且莫迪老仙爲了贏得這次選舉,大家看到沒有,把5年前引發巨大爭議的身份證法案,又給拿出來了。根據這份法案,印度國內的很多穆斯林,有可能被剝奪公民身份,這不就是自我創造矛盾嗎?是的,印度國內這樣嚴重的種族矛盾,種族對抗,說實話我國是肯定沒有的,這是印度獨有的。

而另一方面呢李光耀也說,印度其實是個散裝的國家,這跟中國是有千差萬別的關系的。我國曆史幾千年,雖然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濃厚的統一情結,曆史上只有統一的華夏,才會建成強大的文明,所以中國人是很容易被擰成一股勁的。可印度不是這樣,在英國人進入之前,印度它是個地理概念,而不是一個國家概念。到今天爲止,印度幾十個邦,甚至都有自己不同的法律,不同的稅收體系,任何一個人當總理,都很難把這一盤散沙,凝聚成一個大國,咱都別說地方自治地方獨立的傾向了,印度就是連語言都不通的。

長久以來,很多人在談印度的比較優勢的時候,都會說印度有英語優勢,表面上看好像是這樣,印度當年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印度有很多人會講英語,但問題是英語並不是印度人的母語,印度人也是需要通過學習,才能掌握英語的,所以印度往往是上流階層,中産階級,有錢的人有學識的家庭,才會去學英語,總體人數並不多,而大量的印度普通人,他也不會說英語,他們說各種各樣的方言,印度有幾百種方言,在這一點上咱們真得感謝秦始皇,2000多年前就把咱們的文字給統一了,所以今天哪怕中國各地的老百姓,操著不同的方言,但是我們看的文字是一種,而印度不是這樣,幾百種方言,幾百種文字,所以難怪印度就是一盤散沙,一個大國,實際上是要有一個統一的大市場的,是要有一個安定穩定的國內環境的。

而印度現在的問題就在于,表面上看它是個大國,也擁有著超過14億人口,經濟總量已經排到全球前5了,但是印度國內真的就像一盤散沙一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日本承諾給印度修高鐵,日本政府還拿出50年的超低利率的貸款,幫助印度,可是到現在爲止幾年過去了,顆粒無收,很多人說,印度政府實際上連土地都控制不了,大量的土地在各種各樣的地主手中,以至于要建一條高鐵,現在連征地都沒完成,何況未來的建設呢,所以我們經常說,對于此前一窮二白的印度來講,對于處在饑餓狀態的印度來講,你要迅速的提升它的經濟産能,使得老百姓從吃不飽飯到吃飽飯,這個相對比較容易,但其實到今天爲止,我覺得印度老百姓也沒吃飽飯,爲什麽?

我們做一個很簡單的比較,我國的耕地面積實際上比印度小一些,雖然我們國土大,但是可適合的耕地面積,沒有印度多,我們的農業人口比印度少太多了,今天中國有多少人種地,農村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了,而印度還有大把的農民,可是我國的糧食出産,卻是印度的兩倍,這不太奇怪了嗎?我們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農民,生産出了比印度更多的糧食,而且中印兩國同樣有著14億人口,每一年我們都生産了這麽多糧食,我們還要大量的進口,而印度生産了我們一半的糧食,他還要大量的出口,難道是印度人飯量天生少嗎?當然不是了。

所以我們大概率估算就是,印度今天真的還有很多人,他沒吃飽飯呢,難怪有人一談起印度就會說,這哪是14億人口,這明明是1億人和13億牲口,而接下來5年,莫迪有能力把印度從溫飽帶到富裕嗎?要知道這是一個連李光耀都認爲,很難完成的難題。所以對于未來的印度來講,有可能它的GDP排名,真的就要止于全球第三了。畢竟人家日本德國,也就是8,000萬人1億人,你人口是人家十幾倍,你總量超過它有可能,而你想超越我國和美國,那不是癡人說夢嗎?

原作者:李承偉

0 阅读:2789
评论列表
  • 2024-03-25 19:17

    現在李顯龍說了算

  • 2024-03-25 22:45

    印度現在也算大國了,除了中美基本沒有哪個國家能在大部分領域碾壓印度

  • 2024-03-27 06:22

    什麼皆有可能,防範印度狼子野心。威脅中國經濟軍事安全。印度是美國西方國家扶持打手。

  • 2024-03-25 19:06

    一年浪費的糧食有多少?恐怖至極

  • 2024-03-31 21:48

    阿三可以的,只要改一改計算公式,GDP就能翻幾倍,直接進入發達國家

  • xyz 1
    2024-03-30 18:44

    肢解印度收回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