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補鈣蓄能量,厲兵秣馬再向前!常熟市支塘鎮冬訓促行,常“訓”常新

揚眼 2024-05-02 18:45:50

自黨員冬訓工作開展以來,常熟市支塘鎮始終堅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守正創新,切實提高冬訓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提高廣大基層黨員思想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與地方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爲常熟建設更高品質“江南福地”貢獻支塘力量。

強化理論學習 淬煉思想擔當

抓好冬訓學習培訓。支塘鎮現有各類黨組織265個,全鎮在冊黨員總數爲3631名。支塘鎮緊密結合冬訓專題內容,以“冬訓第一課”“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學習小組等形式,面向全體黨員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教育培訓。冬訓期間,支塘鎮采取多種方式組織集中學習培訓80余場,覆蓋黨員群衆2000余人次。

上線冬訓融媒産品。冬訓期間,常熟市支塘鎮探索“雲端”學習新模式,盤活碎片時間,采用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微信小程序的形式,與常熟九三學社聯合推出“王淦昌故居”指尖小程序,打造冬訓學習共同體。

做精支塘品牌,深耕“人傑”IP

打造冬訓樣板課堂。支塘鎮積極打造“虞燕送理・理響蔣巷”冬訓樣板課堂,積極錄制金句分享的短視頻,在抖音平台同步發布“黨員冬訓金句我來講”微視頻36個,其中第一書記常德盛分享的“黨員金句我來講”視頻,網絡平台點贊量達9.9萬+;累計發表文章40篇,«理論之光»刊登9篇。«“‘理響’蔣巷”“典”燃冬訓新引擎»在江蘇省«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領導班子»工作簡報461期刊發。

激活“左鄰右理”新效力。支塘鎮探索“組團研學”毗鄰熱訓新模式,3月份,支塘鎮聯合梅李鎮、董浜鎮組建“支梅董理”研學團,4月份,支塘鎮與昆山市周市鎮、太倉市雙鳳鎮升級理潤“紅三角”,持續發揮毗鄰地區聯動優勢,推動實現毗鄰黨建創新發展。

開展“流動板凳”微宣講。支塘鎮推出冬訓“流動板凳”系列活動,形成“流動微課堂”,打造“家門口”的特色化、互動化理論課堂,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冬訓期間,通過“流動板凳”開展微宣講30余場,覆蓋受衆1000余人。

注重成效轉化,做出冬訓成效

圍繞産業發展。支塘鎮開展“冬日有暖陽 春日育新芽”冬訓實踐課程,累計開展27場活動,以黨建引領、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破解發展難題、促進轉型升級、凝聚發展合力。

圍繞民生治理。支塘鎮依托在職黨員小區報到“先鋒領治”機制,深化“我爲群衆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聚焦民生服務、人居環境常態長效管理、消防安全監管、河道管護等領域,廣泛開展爲民辦事志願服務活動。冬訓期間,有超過500名在職黨員及時到社區報到,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生活方式,慰問孤寡、走訪貧困戶52次,反詐宣傳、法治送教45余次,走訪懇談、化解糾紛36余次,累計惠及群衆1000余人。

圍繞文化傳承。支塘鎮打造主題實踐活動,推動文藝隊伍與理論隊伍深度融合、優勢互補,創作一批群衆喜聞樂見的文藝黨課,面向群衆開放一批文化場所,定期開展文藝黨課展演、文藝宣講互動,形成“老典型常樹常新,帶動新典型層出不窮”的生動局面,將黨的“好聲音”送到家門口。

強基補鈣蓄能量,厲兵秣馬再向前。支塘鎮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將繼續努力提高廣大基層黨員思想理論水平和工作實踐能力,切實將冬訓成果轉化爲推動支塘鎮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添翼

校對 陶善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