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能CEO又說脈動了

小食代Foodinc 2022-08-19 09:17:29

文:潘娴

在其最賺錢的市場中國,食品巨頭達能正不斷求變,以期將生意打理得更好。

小食代留意到,在近期公開出席法國巴黎銀行主辦的一場CEO論壇時,上任近一年的達能首席執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再一次對外複盤了脈動和奶粉業務,並談到自己給前任範易謀的“本地優先”戰略帶來的變化。我們來一起看看。

脈動

據達能近日發布的2021年報顯示,中國去年以約10%的銷售額占比位列第二大市場,並且是對利潤貢獻最大的市場。2021年,該集團銷售額爲242.81億歐元。據此粗略推算,達能中國去年銷售額約爲24.28億歐元。

目前,達能中國業務集中在兩塊:脈動所屬的飲用水及飲料,以及包括愛他美奶粉在內的專業特殊營養。在盛睿安發布的“Renew Danone”的戰略中,其曾將達能25%業務劃分爲“挑戰較大且表現不佳”,當中也包括脈動。

他在上述論壇中稱,表現不佳有不同定義。“有些業務盈利能力非常強,但正失去份額,增長速度沒有跟上市場水平。也有一些業務實際上在增長,但盈利能力沒有達到公司可以接受的水平”。

在中國爲達能飲料“擔大旗”的脈動屬于前者。“拿脈動來說,我知道這一直是個話題。脈動是盈利能力非常強的業務,在中國屬于令人興奮的飲料品類,有著很棒的品牌。”盛睿安說,但該品牌存在“過度創新”的問題,冰櫃裏新品變多,核心産品卻庫存不足。

盛睿安認爲,脈動的過度創新首先會導致份額流失,因爲無法滿足核心的消費需求。其次是影響經銷商投入意願,“經銷商看很多産品無法動銷,不會繼續投入資金或加大投入,很多資金被積壓在冰櫃裏”。此外還有難以進一步擴大分銷。

在鎖定問題後,他表示,脈動需要開始清理産品組合,在撤掉某些産品上做出“艱難決定”,在經銷商面前建立口碑。

資料顯示,自2003年進入中國以來,脈動被視爲維生素飲料的代表性品牌,並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著相當不錯的增速。

持續輝煌了十多年後,脈動從2015年開始進入調整期。小食代翻查達能曆年財報發現,2015年,達能宣布了脈動的轉型計劃,開始進行經銷商庫存調整,以期在品類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維持發展潛力。受此影響,脈動2016年銷售出現下滑。

小食代梳理公開資料發現,自2015年以來,脈動每年都會推出多款新品。除了核心産品的口味和規格上新,也嘗試過推出新産品線,如面向女性群體的“纖系列”、含氣型維生素飲料“喜汽”、檸檬汁飲料“檸檬來的”。不過,和脈動相比,這些創新似乎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支持,多爲昙花一現。

在重整旗鼓的幾年裏,脈動表現頗爲反複。爲了把這個品牌“脈動回來”,2020年4月,達能啓動脈動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品牌升級,包括配方升級、口味創新。2021年,脈動因疫情沖擊出現波動,但第四季度已恢複增勢。

盛睿安今年5月曾說,脈動複蘇進展良好,但離他心目中的水平仍有距離,將謹慎做好這項工作。

奶粉

與脈動相反,達能中國奶粉業務則在中國奶粉市場中一枝獨秀。此前,由于新生兒出生率下行、疫情下代購中斷,以及奶粉市場庫存等問題,不少中外奶粉公司的業務都受到顯著影響。

今年3月,達能大中華區、北亞與大洋洲地區總裁謝偉博曾表示,從10年前以一家純電商初創公司運營至今,達能已成爲中國嬰配市場第一大跨國企業。其中,愛他美市場份額占比已達9%。

據達能近日發布的2021年報顯示,按去年銷售額占比算,愛他美爲達能全球最大品牌。

在上述CEO論壇中,盛睿安也被問到了中國嬰幼兒奶粉業務爲何這麽成功。

對此,他給出的看法是,首先,達能中國奶粉業務帶著數字化基因,十分看重數據驅動的力量。其次,達能有一個工作了很長時間的團隊,在執行上具備連續性和一致性。“這種一致性帶來的是對定價和渠道管理采取非常有紀律的方法,令經銷商建立(對我們品牌的)信心,打造了管理市場的好方法”。

此外,他還提及本土化研發。盛睿安提到,達能在中國設立了科研中心,可以進行研究、發表結論、建立自有的臨床試驗模式。

小食代介紹過,這家2020年揭幕的科研中心屬于達能1億歐元加碼中國營養品的一部分,主要負責母乳研究、腸道健康及食品安全質量的工作,旨在更快、更多地提供契合本土需求的創新營養品。

“因此,對數據和數據管理的深入了解、本土化科研、良好的執行結合起來,可能就是我們的秘密工具。”盛睿安說。

上述達能2021年報則寫道,“爲在中國構建專業特殊營養業務的可持續增長平台,以及降低跨境渠道風險的影響,達能采取的行動包括加強中國業務本土化,特別是加快對當地管理、商業、營銷、分銷和生産的投資。”

達能還透露,在過去幾年,達能中文標簽産品的份額不斷增加,並強化了業務模式韌性。2021年,國內渠道(包括母嬰店、國內電商平台、現代貿易渠道)已貢獻超過一半的嬰幼兒營養品收入。

“兩者兼得”

在會上,盛睿安還被問及“本地優先”戰略的最新進展。

小食代介紹過,該戰略由達能前任CEO範易謀于2020年提出,旨在給予達能各國的業務更多自主權,以提高反應速度和創造力。在“本地優先”落地過程中,達能內部架構將被精簡,同時進行人員優化。

盛睿安表示,到目前爲止,已經有部分人因爲該戰略離開達能,也有許多人的工作或角色發生了改變,但也強調“本地優先”並不是把所有工作都下放給本地市場。

“我在加入達能第一天說的一件事就是,本地優先並不意味著只看本地市場。有些事情在不同層級上推進會更好。”他強調,本地優先與全球化不是“非此即彼,而要兩者兼得”。

以奶粉所在的專業特殊營養業務爲例,他表示,這一業務的執行無疑要做好本地化,而研發創新則更適合由全球集中管理。

“爲什麽執行要關注本地?因爲當你談投資時,你是和當地政府談,而研究開發及積累是全球性的。”盛睿安說,“我之所以說本地優先並不意味著只看本地,是因爲有些事情在全球範圍內(統籌)會更好。”

“因此,我到任後做出的一個決定是把在本地優先戰略下創造的內容進行(再次)劃分,把研發、運營質量、食品安全、采購收歸起來(進行全球管理)。”他表示,自己加入達能後針對“本地優先”做出了一些調整。

與此同時,盛睿安也提出,諸如物流、分銷、客戶開發和管理等工作,依然要從本地層面出發尋求更大的協同效應。

“當你管理分銷時,把飲用水放在一輛卡車上,把植物飲料放在另一輛卡車上,這絕對是沒有意義的,它們顯然具有協同效應。後台工作也是,有兩個會計部門向首席財務官彙報是絕對沒有意義的。因此,在很多事情上,本地優先給我們帶來了節約成本等方面的好處。”盛睿安說。

他表示,達能計劃將“本地優先”節省下來的資金進行再投資,其中約3億歐元用于品牌推廣,約2億歐元用于打造高品質産品,約2億歐元投向研發和系統數據管理等核心能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