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基層|他們,守護著37個隧道的交通安全

河北新聞網 2024-04-29 08:10:50

4月8日,河北高速交警涞源大隊開展隧道消防安全檢查。河北日報記者 桑 珊攝

“每天18時開始到第二天8時,是夜班值班時間。”4月21日晚,劉偉濤、王海蛟值夜班,兩人從涞源南收費站出發,駕駛警車往張保界方向開始路面巡查。

他們是河北高速交警總隊保定支隊涞源大隊的民警。大隊轄區高速公路116.7公裏,其中有37個隧道,隧道長度共計42.9公裏,占總路段的37%,而且上下落差1100米,屬于典型的山區高速。

“這裏是東部通往山西、內蒙古等地的重要運輸通道,日均車流量一萬六千余台,其中一半是大貨車,交通安全的壓力很大。”劉偉濤告訴記者。

警車沿著高速路最外側車道行駛,車燈在路面打出一束光。一路上不時有夜間行駛的車輛呼嘯而過。

4月22日淩晨,巡邏至張石高速石家莊方向283公裏處,前面道路中間隱約有一塊黑乎乎的障礙物。

兩人尚未看清情況,便有一輛轎車疾駛閃過,隨後緊急避讓,場面危險。

發現異常後,兩人迅速就近停車拉響警報,提醒後方車輛注意減速變道。做好安全警示,看准時機,兩人沖上前將障礙物快速擡出行車道扔進巡邏警車。他們說,路面巡查中,幾乎每天都會處理這樣的險情。

涞源大隊民警日常處理最多的,還是隧道內的交通安全。

臨近中午,記者來到張石高速石家莊方向涞源北服務區危化品檢查服務站,不少駕駛大貨車的師傅正在停車休息。

涞源大隊副隊長盧志國招呼師傅們去警務室裏坐坐,一起觀看大隊新制作的高速公路隧道應急安全宣傳片。

“服務站再往前開,馬上進入連續的高速隧道群,由于公路隧道的特殊性,隧道內空間封閉,道路相對狹窄,一旦發生危險,極容易引發次生事故。”盧志國介紹,前期他們通過走訪轄區危化品運輸企業,問卷調查通行轄區駕駛員,發現大部分人不了解隧道消防器材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

爲此,涞源大隊專門制作了《隧道應急安全》宣傳片,對隧道內各類消防器材的放置位置、操作方法進行講解和演示,建立“兩客一危一貨”安全教育服務群,通過微信群向駕駛人提供實時天氣、路況信息及行車注意事項。

今年年初,涞源大隊還在檢查服務站外建設了一處隧道消防器材模擬訓練場,實景還原隧道消防設置,讓大貨車司機們模擬操作火災自動報警、消火栓、消防供水設施等系統和設備。

有著十幾年運輸經驗的郝師傅,經常從烏魯木齊往山東運輸柴汽油,是跑這條高速的老司機了。現場聽消防宣傳後,他立刻把路上跑車的兄弟都拉進了安全教育服務群。

“宣傳片就幾分鍾,都是幹貨。看一看也就是平時刷個小視頻的時間,但關鍵時候能救命。”郝師傅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涞源大隊及時發現和總結隧道交通安全的一些問題,還督促相關部門對隧道路段進行整改。比如將隧道內的水泥路面全部改爲瀝青路面,提高摩擦系數;改造燈光系統,自動調節隧道內燈光亮度,有效避免隧道出入口的黑洞、白洞效應等。

“馬上就是五一勞動節假期了,路上車流量增大,更容易發生擁堵和交通事故。”盧志國說,這幾天他們對高速服務區雙向各項設備、設施,路面指示牌、標志標識等內容進行了安全隱患排查。

“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守護好群衆假期出行是我們最大的心願。”盧志國說。(河北日報記者 桑 珊)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