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經濟】亮眼數據折射東北振興新變化

經濟日報 2024-05-17 06:30:54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産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必須咬定目標不放松,敢闖敢幹加實幹,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

越來越多迹象表明,東北地區經濟“支棱”起來了。今年一季度,吉林以6.5%的增速居31個省份之首,連續兩年一季度增速領跑全國。遼甯2023年人口淨流入8.6萬人,扭轉了2012年以來連續11年人口淨流出的局面;黑龍江冰雪旅遊成爲現象級“頂流”,在去年遊客接待量、旅遊收入大幅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這兩項指標分別同比增長113.3%和303.2%,均創下曆史新高。

更深遠的變化體現在信心。一句“投資不過山海關”,曾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如今它正被打破。今年一季度,東北地區一批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固定資産投資增長9.6%,比全國快5.1個百分點。投資是用真金白銀爲未來投票,投資增長加快,受益于産業轉型升級帶動的高質量項目加速落地,也表明投資者對東北發展的信心在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東北地區與沿海地區差距擴大。自2003年黨中央作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大戰略決策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東北全面振興迎來新的重大曆史機遇。在國家政策支持和自身優勢發揮下,東北地區“滾石上山”、攻堅克難,全面振興取得積極進展。

以東北經濟體量最大的遼甯省爲例,當地幹部群衆用“四個重大轉變”來概括這一變化:經濟運行低速徘徊的態勢發生重大轉變、幹部幹事創業的精神狀態發生重大轉變、營商環境發生重大轉變、外界對遼甯的預期發生重大轉變。2023年遼甯地區生産總值站上3萬億元台階,增速10年來首次超過全國平均增速,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13年以來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産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當前,雖然東北地區經濟向上態勢更趨明朗,但體制機制問題、産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問題仍是東北全面振興的最大阻礙,經濟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仍然不足,距離全面振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重振雄風、再創佳績,必須咬定目標不放松,敢闖敢幹加實幹,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深化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治本之策。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是正確處理市場與政府的關系,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市場意識、服務意識,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爲各類經營主體創造穩定、透明、規範、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要增強前沿意識、開放意識,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同時,加強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産業升級。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繼續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積極培育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要讓東北地區的資源、生態、科研、産業、區位優勢,轉化爲源源不斷的發展新動能。

東北全面振興,關鍵在人。雖然遼甯、吉林出現人口淨流入的可喜變化,黑龍江高校畢業生留省、來省就業人數創近5年最好水平,但受自然增長率不斷走低的影響,東北地區人口形勢依然嚴峻。要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和教育事業,紮實做好就業、增收、醫療、社保等工作,創新人才管理、評價、使用和激勵機制,打造更多創業創新平台,讓各類人才能夠安心、安身、安業,以“人”興引領振興。 (作者:熊麗 來源:經濟日報)

1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