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拿著洪秀全劇本,想取代清朝,概率並不大

聊聊曆史 2024-04-23 08:41:24

649年,李世民沉睡之後,穿越到1200年後的太平天國。一覺醒來,李世民成了太平天國的天王,取代洪秀全位置,繼續與清朝作戰。

那麽,如果李世民拿著洪秀全的劇本,穿越到晚清,太平軍能滅亡清朝嗎?李世民打仗水平很強,這點毋庸置疑,但難度很大,獲勝概率太小,機會渺茫。

“自古帝王帶兵,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李世民,18歲跟著父親李淵在晉陽起兵奪取親戚楊廣的天下;19歲開始統帥千軍萬馬,爲大唐消滅群雄;26歲在玄武門殺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及其10個侄子,奪取帝位。

不可否認,李世民是一代雄主。反觀洪秀全,應該是曆代農民起義首領中墊底的存在,還不如黃巢、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寇”強。李世民、洪秀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但是,自古時勢造英雄,英雄要順應並把握局勢,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李世民拿著洪秀全劇本,來到晚清創業,也是夠嗆的。

拿著洪秀全的劇本,李世民能否逆襲成功,我們需要考慮3個條件,以及解決2個棘手問題。如果李世民滿足這3個條件,並解決2個問題,取代清朝就沒有懸念,如果做不到,情況不妙。

第一個條件,就是帝王本人能力,這點李世民沒問題。自古以來,帝王想要創業取得成功,綜合能力一定非常強悍,政治、軍事、經濟都是一流。

創業,就是權利重新分配,誰都想當皇帝,憑什麽你當皇帝呢?如此,首領需要有很強的能力,尤其是戰略規劃,以及行軍打仗的能力,以此在軍中樹立威望。

洪秀全顯然都不行,戰略規劃不行,帶兵打仗也不行。太平天國運動14年,從來沒見洪秀全親自帶兵,前往第一線指揮,讓將士們折服。

李世民,綜合能力都很強。19歲統帥千軍萬馬,相繼消滅薛仁杲、劉武周、宋金剛、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據勢力,又打垮了“神勇將軍”劉黑闼,並在渭水河畔對峙突厥,保住了長安。

李世民軍事上唯一不足之處,就是晚年率兵攻打高句麗,不能采納李績、高延壽的意見,在安市城下受阻,沒能達到戰略目標。

單純看軍事能力,李世民即便有不足,也足以秒殺晚清所有名將。胡林翼、曾國藩、李鴻章、僧格林沁之流,在李世民面前什麽都不是,壓根不在一個檔次。

第二個條件,就是團隊建設,有一個強大的班底。考慮到拿著洪秀全劇本,李世民來到太平天國,不可能帶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以及支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立國的關隴集團,而是獨自一人前來,“空降”到紫荊山。

太平天國團隊,在曆代帝王創業中,整體實力也還可以。楊秀清、蕭朝貴主要靠表演“跳大神”起家,能力不錯,但算不上頂流。要知道,楊秀清就犯了很多大錯誤,如果不是因爲“天父下凡”加持,容錯率高,楊秀清早就出局了。

韋昌輝、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秦日綱打仗水平可以,但跟白起、王翦、李靖、李績、徐達、常遇春等頂級名將相比,還是差很多。馮雲山,智囊人物,比蕭何、張良、劉伯溫、房玄齡、杜如晦,略有不足。

考慮到李世民特殊的能力,太平天國創業團隊即便達不到劉邦“沛縣集團”,唐朝“淩煙閣24功臣”,明朝“開國36元勳”的水准,也接近劉秀的“雲台28將”,拿到參與角逐中原的入門票。

第三個條件,就是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不樹大招風。太平天國時期,還達不到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條件。劉邦創業,秦末大亂,六國貴族並起,秦朝已經“失去其鹿”。朱元璋創業,元末更是群雄並起,內部還相互厮殺。

至于明末,崇祯接手爛攤子,幾乎是無解。李自成被孫傳庭打得只剩下18個騎兵,出了商洛山不久就遇到中原饑荒,瞬間兵力增加到號稱100萬,這是什麽概念。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朝對全國的掌控能力相當強。撚軍起義、西北起義、西南起義等這些所謂的“流寇”,不但本身胸無大志,實力也有限,清朝從未將其作爲主要對手,清朝主要精力與資源用于消滅太平天國。

如此,李世民沒有當年與父親李淵創業時這麽好的條件。當時,天下已經亂成一鍋粥,隋朝不但面臨起義軍的威脅,內部的關隴集團也抛棄了他們,選擇新的代言人,也就是出自“八柱國”之一的李虎家族。

3個條件,李世民滿足第一個,第2個條件也算可以,第3個條件則欠缺。考慮到李世民是少有的雄主,這些不足的條件或者說弱點,可以在戰爭中逐漸去改善或者彌補。

但是,除了這3個條件,李世民還必須考慮2個更爲棘手的問題。第一,就是如何解決拜上帝教與傳統文化的沖突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內部權力矛盾。

太平天國起家,依靠拜上帝教。楊秀清、蕭朝貴表演“跳大神”,相繼取得天父傳言、天兄傳言的資格,只要他們覺得有必要,就能淩駕于洪秀全(李世民)之上,這該如何是好。

否定天父、天兄的存在,就是否定太平天國根基拜上帝教,李世民不好解決。這問題搞不定,就得不到士紳階層支持。明清時期,士紳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要力量,沒有他們的幫助,李世民如何建國?

當然,楊秀清、蕭朝貴問題也有解決的可能。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這些理性派與實力派的支持,加上李世民雄才大略,楊秀清也不敢過分囂張。再則,軍事戰鬥中,天父、天兄也有陣亡的可能。

退一步講,楊秀清、蕭朝貴都不陣亡,李世民也有辦法搞定。要知道,李世民可是“玄武門之變”的頂級玩家,在不屬于自己勢力範圍的長安,居然能同時搞定李淵、李建成、李元吉,手段高深莫測。

解決楊秀清、蕭朝貴,但拜上帝教這面旗幟,李世民並不好解決,只能慢慢去淡化,這需要時間。

第二問題,更加棘手,就是列強態度。近代戰爭,沒人是列強對手,進入工業時代的列強,對農業時代的亞洲,幾乎是降維打擊。如此,列強支持與否,成爲太平天國能否獲勝的關鍵原因之一。

想要列強支持,有個前提,就是開出的價碼足夠高。清朝可以這麽做,但太平天國不行。李世民取代洪秀全,也是如此。洪秀全不願意妥協,不願意出賣國家利益,李世民難道就敢嗎?

李世民有對突厥妥協的經曆,後則讓李靖率兵攻滅之。但是,當年颉利可汗開出的條件,與列強並不一樣。颉利可汗的要求,無非就是一些金銀細軟,獲取經濟利益而已。

列強不一樣,經濟利益之外,更多的是特權,以及不平等的關系,並將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當年匈奴對漢朝,突厥對唐朝的欺辱,遠非不如列強對華夏的傷害大。

如此,李世民不會答應列強的無理要求,也就得不到他們支持。列強選擇清朝作爲代理人,李世民豈能打得贏呢?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代差,不是一個人所能改變,尤其是一代人之內改變。

克裏木之戰,如果沒有英法支持,奧斯曼豈能打贏北極熊,還全殲黑海艦隊。李世民強悍,尼古拉也不差;太平軍能打,北極熊也未嘗不勇猛。但是,在鋼鐵怪獸面前,血肉之軀太過脆弱。

當然,李世民也不是沒有獲勝機會,只是太少。李世民想要勝利,只能趕在1856年之前,也就是英法忙于克裏木之戰,無暇東顧之時。如此,李世民只有5年時間,從金田起義到滅亡清朝,這點時間未免太倉促。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 2024-04-25 22:27

    另外既然沒有淩煙閣集團人才庫,那只能現場挖掘……這玩意誰說得准[得瑟]這種架空,小說都寫不出來,

  • 2024-04-25 22:24

    這種架空純扯淡,李世民六邊形戰士,能力不用多說,問題是他從哪來的[得瑟]總不能石頭蹦出來吧……李淵何在?既然有李淵,那李淵的背景身份又是啥? 清朝沒了五姓七望, 但你總要給人家個身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