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低碳試點創建工作正式啓動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 2024-05-15 19:35:47

本報訊 記者仝曉波報道:5月15日是第十二個“全國低碳日”。當天上午,由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豐台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全國低碳日”北京主場活動在豐台區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拉開帷幕。現場正式啓動了2024年北京市低碳試點創建工作。今年北京市低碳試點申報時間全年開放,定期組織評審。

活動當天,25家單位申報的項目被授予了2023年度北京市低碳試點優秀項目稱號,其中包括14個項目獲評先進低碳技術試點、5家低碳領跑者和6個北京市氣候友好型區域。

例如,華能北京熱電廠燃機煙氣余熱利用項目采用高效板式換熱、模塊化換熱等技術和設備,使得排煙溫度從85℃降到30℃,年節約天然氣8000萬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爲國內重型燃機煙氣余熱深度利用的創新發展樹立了標杆;中國民航信息網絡公司數據中心綠色化智能化改造項目,通過對現有數據中心的制冷、除濕、電加熱系統進行改造,使得數據中心PUE從設計值1.58降至1.295,年節約電量3000多萬度,年減排二氧化碳1.9萬噸,並獲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北京熱力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綜合能源應用項目創新采用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冰蓄冷、能源塔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技術,結合光伏建築一體化技術,實現園區100%采用可再生能源,較一般公共建築碳排放降低60%,年減排二氧化碳3000多噸……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宗志平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北京市積極開展制度建設,大力推動産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並在重點領域先行先試,構建多層次多領域具有北京特色的低碳試點體系。“近十年來,北京市碳排放量實現穩中有降,萬元GDP碳排放在全國各省級地區中保持領先。在2023年全國低碳城市試點評估中,北京在81個城市中排名第一,綠色已成爲北京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記者注意到,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近年來北京堅持“節能、淨煤、少油、減氣、多綠電”的總體思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目前,該市平原地區已經實現無煤化,2023年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費的比重下降到1%以內。光伏、風電、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14.2%,外埠調入的綠色電力規模占全市外調電比重超過三成。此外,新建建築要全面推廣應用光伏等新能源技術。

相關數據顯示,近十年,北京市在經濟總量翻番的同時,萬元GDP碳排放累計下降50%以上,2023年爲0.29,爲全國最優;與此同時,2023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控制在0.17噸標准煤。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明登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北京從2022年開始開展先進低碳技術、低碳領跑者、氣候友好型區域、氣候投融資工具等四類試點遴選工作,致力于充分發揮各領域標杆的示範引領作用,探索應對氣候變化新路徑新機制,爲首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其中先進低碳技術試點聚焦綠色制造、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碳彙、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等重點領域,遴選出一批技術水平高、減排效益好、示範作用顯著的先進技術應用項目,向全市範圍推廣,以技術變革加速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據介紹,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已經在綠色低碳能源、低碳建築等8個領域征集了200多個先進低碳技術項目,總投資額上千億元。其中有26個項目先後獲評北京市先進低碳技術試點,初步測算年減碳量可達到51萬噸。

在開展低碳試點工作的同時,北京市還積極參與國家組織開展的各類型應對氣候變化試點工作。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密雲區入選國家首批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在同日舉辦的“全國低碳日”國家主場活動上,生態環境部公布了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北京市門頭溝區、延慶區、通州區入選。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