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空調壓縮機遷回日本,松下表面上敗退,但背後並不簡單

看科技有銘程 2024-04-28 08:36:39

曾經高調宣稱“要在中國市場一年賺600億”的松下,無奈借助撥款100億日元,將空調壓縮機生産線撤回了日本。

其實松下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動作很頻繁,2021年宣布撤離中國光伏面板業務,2023年4月,松下電池沈陽工廠發布停産公告。2023年6月下旬,市場傳出松下計劃在2024年將空調生産線從中國撤離到日本。

根據日本産經新聞報道,松下空調在國內市場的銷售中,90%的都是在松下廣州工廠生産

從2023年起,逐漸將高端生産線全部轉移回日本本土,並從2024年開始逐漸撤離中端空調生産線,這代表未來松下的高端空調將悉數在日本滋賀縣的草津工廠等地生産。

很多網友看了之後,都在叫好,日本松下在中國市場戰敗了,卷鋪蓋卷回家了。

事情真的這麽簡單嗎?我們繼續往下看。

松下空調撤離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就是銷量下滑,1.5%的市場占有率不足以支撐企業繼續經營下去。

1993年松下空調進入中國市場,正是中國空調行業的高速發展時期,每年60%多的增長率,讓松下賺的盆滿缽滿。大金、東芝、三菱等日本品牌也快速進入中國市場,分享這場盛宴。

隨著國産品牌格力、美的、奧克斯的崛起,中國空調市場發生了變化。國産品牌重視性價比,以親民的價格贏得了更多消費者。而松下空調的價格都在3500元以上,市場占有率節節敗退。

爲了挽回市場,松下又錯誤的押寶工業空調,這無疑給了格力、美的更大的發展空間,兩大品牌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快速增長。

2011年,美的、格力、海爾等國內品牌市場占有率接近80%,海外品牌被壓縮到20%。

2023年僅美的、格力、海爾三家市場份額就達到了87%,日系(松下、大金、東芝、三菱)空調占有率僅剩下5.5%。

這種情況下,松下不得不收縮市場,先後關停了上海、深圳的工廠,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進一步下降至1.5%。

最後,卷不過中國企業,幹脆全部撤離,把壓縮機生産線也搬回日本。

實話實說,松下撤走空調生産線,對中國空調企業來說是好消息,但是撤走壓縮機生産線,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好事。

空調壓縮機通過抽取、壓縮、輸送制冷劑,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它是空調的核心部件,相當于智能手機的處理器、汽車的發動機。

但是,令人無奈的是國産空調壓縮機實力並不強。

以美的、格力、海爾三大品牌爲例,格力做到了自主研發,旗下的淩達空調壓縮機,在國産品牌中屬于第一梯隊,質量和壽命都很不錯,但是與日系比起來還是有不小差距,拿到全球去比,就屬于中低端了。

美的的壓縮機是和東芝合作的,取名爲美芝,主要技術來自日本東芝,質量略遜于淩達,但是節能、噪聲方面要優于淩達。

海爾沒有壓縮機,主要采用海立、三洋、三菱的壓縮機。

簡單來說,國內企業能夠制造壓縮機,但是僅限于中低端,高端做不了,所以你把一台空調賣到1萬+,消費者是接受不了的,你又沒啥核心技術,組裝一下就想進入高端市場?

就像智能手機一樣,小米、OPPO、vivo搭載高通骁龍處理器,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統,他們的高端機型就是賣不過蘋果和華爲,即便是價格已經低了1000塊。

蘋果和華爲都能夠自主研發手機處理器和操作系統,調教能力要比其他品牌強很多,自然能夠掌控高端機型。

現在的現狀是,國內空調在中國市場打敗了日系、韓系,也占領了中低端市場,但是只要沖擊高端,就會被消費者投反對票。

格力旗下的玫瑰空調,最貴的一款櫃售價29999元,網友看了,直接吐槽像90年代的審美,“又醜又土”。

董明珠在央視《對話》節目中回應說:“玫瑰空調”的設計,實際上更多是想跟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很多人吐槽說‘董明珠好土’,那我土就土,我覺得沒所謂。我們要不斷地創新,把空調做成家裏的藝術品,這就是我的目標。

這番回應,網友是不會買賬的,這點可以從它低迷的銷量中看出來。與其說這款空調設計太醜,不如說它缺少自研高端壓縮機的加持。

如果格力回應說,這款空調采用了格力自研壓縮機,超越松下技術,並且達到了99%的國産化率,那麽這款空調一定會賣脫銷。

總的來說,國産壓縮機除了價格優勢外,在能耗、噪音、制冷效果和産品質量方面均比不過日系壓縮機,所以只能自産自銷,而日系壓縮機憑借過硬的質量和技術,長期處于銷量榜榜首。

國産空調急需改變現狀

董明珠在兩會上提議:盡快建立家電産品安全使用年限強制性標准,家電使用到一定年限後強制報廢,讓大家購買新産品。

在她看來,淘汰“超期服役”家電能杜絕安全隱患,還能促進消費升級,帶動家電行業的發展。

多人認爲這種政策是在浪費資源、破壞環境,並且違背了消費者的權益。有網友表示:“想錢想瘋了!”,批評董明珠的提議只是出于商業利益考慮,無視了社會責任和環保意識。

其實有一點董明珠並沒有說錯,就是杜絕安全隱患,她是格力電器董事長,公司的空調究竟什麽質量,能用多少年,恐怕沒有比她更清楚的了。

業內人士也表示:同樣使用美芝的空調壓縮機,國産空調一兩年後噪聲很大,好像開拖拉機,但是日系品牌卻依然穩定運行。什麽原因?就是檢測標准不同。國內企業的標准就是扛到保質期就OK,以賺錢爲第一目標。

某些廠家甚至直言:只要扛到出保,剩下的與我何幹?

這種思想下,中國制造如何能走出國門,與世界品牌競爭?難道國內産品和海外産品質量不同嗎?真的是建了兩條生産線,一流産品銷往國外,二流産品留給國內?

無論是哪種觀點,對中國制造來說都是不好的消息。國內廠商急需改變思想,從根本上解決國産空調的痛點。

下大力氣搞自主研發,提高空調質量,我們不但要做技術含量高的壓縮機、冷凝器,還做質量好的銅管、風機、過濾網等。

改變低價競爭模式,轉向高端制造、核心技術、追求工匠精神,真正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

1 阅读:1488
评论列表
  • 棋子 15
    2024-04-28 09:17

    松下:不跟你們玩卷的遊戲,以後只賣核心技術的東西給你,愛買不買

  • 2024-04-28 12:13

    稍微懂點的都知道. 誰有錢不買德日電器. 爲什麽買國産. 還不是因爲窮. [得瑟]

    雨雪霧 回覆:
    你家除了你應該都是德日進口的。你算有錢人。
  • 2024-05-02 18:52

    搬走了,又有人失業了

  • 2024-05-02 13:54

    一看就是日吹,說日本壓縮機好是哪年的事了,好怎麽被打跑了,

    在路上 回覆:
    所以日本人把生産線轉回去是好事啊,說明人家敗了呗

看科技有銘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