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跌5年,賤賣工廠!雙標的“韓國神車”在中國自斷活路

玩車情報局 2024-05-10 20:48:58

進入中國市場22年後,北京現代已經從之前的引領者,變成了如今的跟隨者。

2024年伊始,面對國內車市又一輪的價格戰,北京現代旗下多款車型紛紛降價,而且還喊出了“油比電低”的口號,主銷車型全新伊蘭特入門版車型售價9.98萬元降至7.18萬元。緊湊級SUV車型ix35升級版車型沐飒,入門版車型售價也降至9.98萬元。在3月底北京現代第十一代索納塔也正式上市,入門版車型售價僅爲13.98萬元,將合資中型轎車的售價拉至新低。

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北京現代正在努力讓自己跟上中國汽車市場的節奏,但是目前看起來,北京現代的胳膊腿,根本沒辦法像撒丫子狂奔的中國車企一樣能跑了。

最巅峰的時候,北京現代合資公司在中國足足有八家造車工廠。但是到現在,只剩下了北京仁和工廠,就在今年1月,北京現代重慶工廠才剛剛完成交易,交易價爲16.2億元。相比當年77億的總投資,相當于是2折多“賤賣”了。

巅峰時期,北京現代的年銷量超過114萬輛,而2023年,下滑到了只有25.7萬台,而兄弟車企悅達起亞,更是從巅峰期的65萬輛,跌到了只有8萬輛(中國銷量)。

如何去解釋,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落寞?薩德事件?中國車企崛起太快?我覺得,更多還是要在韓系車自身上去找找原因。

現代在中國市場的布局,遠早于本田、豐田。2002年,現代和北汽集團合資成立了北京現代,起亞則與江蘇悅達、東風集團成立了東風悅達起亞。成立之後,北京現代的發展一路順風順水,成立12年之後,2014年,北京現代銷量突破百萬輛大關,2016年達到巅峰。

韓系車在10年前賣的好,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價格便宜、産品質量出色、故障率低、配置比日系車高、産品外形設計出色,賣的好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啊,韓系車的雷,其實一開始就埋下了。

簡單來說,想要在中國市場撈金,卻沒有給予中國用戶相等的尊重。這是韓系車沒落的根本原因,別說什麽薩德,什麽國産車崛起,那都不是根本原因。

韓系車的雙標其實體現在很多方面:

比如說,韓系車明明有高端車型,但是引進國內的大多數都是廉價車型,現代集團能在全球銷量排進前三,絕對不是沒有技術實力的,但是爲什麽我們卻覺得韓系車沒什麽技術?因爲那些産品力強的車型,往往沒有第一時間引入中國市場,而在國內賣的都是一些廉價入門車型,甚至出現了伊蘭特四代同堂銷售的壯舉。

再比如說,在安全性方面,韓系車存在明顯的國內外雙標,菲斯塔在中保研測試之中,A柱彎折,一款月銷曾經破萬的車型,立即銷量崩塌,緊湊級車如此,中級車也是如此,第十代索納塔正面40%偏置碰撞試驗後,A柱出現較爲明顯的彎折痕迹。但是在美國,這款車卻是五星安全評級。更爲諷刺的是,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曾表示,“從去年(2019年)開始,北京現代的經營思路開始從追求銷量轉向追求質量。”連他們自己的高管都承認,北京現代之前沒有重視産品質量。

再比如說售後服務這方面,這幾年,韓系車的售後服務跟上來了,新車還推出了終身免費小保養,那是因爲車不好賣了,沒辦法了,你看看在美國,爲新車提供爲期三年或5.8萬公裏的免費保養服務,動力總成提供10年或10萬英裏(約16萬公裏)質保,新車整車提供5年或6萬英裏(約10萬公裏)質保以及7年車體防穿孔質保。現代汽車爲什麽在北美賣的好?因爲便宜,而且售後比日系車完善,那爲什麽在中國,卻沒有這麽完善的售後政策呢?等到車賣不出去了才想起來了?中國消費者也不傻。

國內車市是很卷,但北京現代落魄的真正根源在于,它的“雙標式”賣車。在技術上、産品質量上、車型投放上、售後服務上的雙標,才是導致北京現代銷量暴跌的根本原因,而現如今的北京現代似乎有所醒悟,但是很可惜,已經晚了。

0 阅读:787
评论列表
  • 2024-05-11 01:50

    韓系車安全性跟日産一個檔次,

  • wo 3
    2024-05-11 11:13

    比較客觀

  • 2024-05-11 08:40

    現在爲自己的愚蠢行爲付出代價了!!!想改變,晚了!!!

玩車情報局

簡介:愛玩的人,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