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林:遊埃及的思考,如何珍惜中國的獨立自主和加強國際影響力?

秦安戰略 2024-03-18 06:30:15

這次去埃及旅遊,除了了解古埃及文明、欣賞沙漠、紅海和尼羅河的風光,我還特別注意觀察埃及的社會現象。

埃及不僅是一個文明古國,還是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所在地,在伊斯蘭國家中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不久前又成了金磚國家的一員,與中國的關系是友好的。

按說,伊斯蘭文化應該是埃及的主流文化,但是我感受到的卻是無處不在美國影響。

早在1919,也就是在英國殖民埃及的時期,美國就在埃及建立了美國大學開羅分校,其主要功能就是輸入美國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爭奪青少年,爲美國掌控、掠奪埃及培養代理人。美國人認爲,這是美國對外進行文化滲透最成功的例子。從埃及人當下的表現看,美國人有理由這樣認爲。

我特別注意觀察酒店的電視節目,除了一頻道介紹酒店外,二、三、四、五頻道都被CNN、BBC、FRANCS 24 Eng、NHK Wold Japan占據。我翻看了所有的頻道,發現播放歐美的電視節目遠比播放埃及本土的電視節目多,連中國節目的影子也沒有。

我又注意觀察它的一些書店,歐美的出版物遠多于其本土的出版物。人物傳記專欄裏,從尼克松、基辛格、克林頓、布什、拜登到特朗普都有,有關其本土的政治人物和宗教領袖的出版物並不是很多。同樣找不到哪怕是翻譯成阿拉伯文的中國出版物或與中國有關的出版物。

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埃及人對美元的態度,兜售旅遊紀念品都用美元喊價和講價,許多商店明說不收本幣埃鎊,只收美元。我們去埃及,只需用人民幣兌換少量埃鎊供上廁所時使用,兌換的主要貨幣是美元。自費的旅遊項目都是按美元計價的,人民幣必須兌換成美元才能順利使用。

最讓人恐怖的是,我們離開的那天,人民幣兌埃鎊從一比四點幾狂升到一比六點幾。埃鎊遭遇斷崖式下跌!

更不用說,其大街小巷的所有店招、廣告都是雙語(英語和阿拉伯語),這倒可以理解,但據說埃及知識分子之間交流只說英語,不願意說本土語言。

由這些現象,我想到兩點:

第一,埃及的獨立是不徹底的

雖然埃及在1952年實現政治獨立,但並未徹底實現經濟獨立和文化獨立。在經濟與文化兩個方面,習慣性地受到英美兩國的影響和制約,故其政治獨立並沒有深厚的經濟文化基礎,也就是說它的政治獨立並不徹底。

第二,中國的影響力是不足的

上文已經說到埃及是中國的友好國家,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羅新城建設大都是中國公司在承擔,但是中國的在埃及的影響力很有限,中國的價值觀傳播不出去。當然我們經常聽到小販們對著中國遊客叫“你好”,看來中國影響力也僅限于此。

由此推知,中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也大抵如此。中國要成爲大國,要履行大國責任,這種水平的國際影響力是遠遠不夠的。

由此我又想到兩點:

第一,珍惜中國的獨立自主

中國爲自己的獨立自主是付出了代價的。一是和美國政府決裂,換來的是美國對華三十年的封鎖和打壓;二是和蘇聯政府決裂,換來的是撤走所有專家和援助並瘋狂逼債。付出的這些代價值不值呢?值!千值萬值。爲獨立自主而與霸權決裂,只會疼痛一時。如果不能獨立自主,那將是永遠的痛。

有人喜歡舉例說亞洲四小龍如何,那是不能比的。台灣、香港是中國領土,不方便比較。只說韓國和新加坡與中國就不是一個量級。大國從自己的碗裏溢出來一點就夠小國吃飽了,況且美國出于政治目的再扶持一下,那就更不得了。中國不行,奧巴馬很清醒,中國人吃飽了美國人就可能吃不飽了。

如果新中國不與美國政府決裂,那就要承認所有西方列強在中國的特權,也就是說如果共産黨取得了政權但卻和蔣介石一樣並未讓中國獨立、人民解放,還繼續受帝國主義欺負。且不說這樣失去了革命的意義,中國能夠發展到今天麽?不能。埃及就是例子。你看真正的發達國家還是靠打砸搶發家的西方列強,靠做西方列強附庸發展起來的有幾個?菲律賓、印度、埃及等等發展起來了嗎?沒有!

中國能發展到今天,全靠那八個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有人說,中國不是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嗎?是。那是學習,是自主地學習。埃及學沒有?學了。但不是自主的學習。什麽叫不自主的學習呢?你想學的,美國人不讓你學。他只讓你學他允許你學的那一部分,使你可以被它割韭菜就行了。相當于,他它可以給你餵它給你的飼料,讓你長出肉來,供它吃就夠了。自主學習就不一樣了,自主學習最後的歸屬就是自己掌握、自己創造、自己成長、自己超越,不受任何人制約、掠奪和剝削。美國政府沒有想到中國人如此能自主學習,所以才慌了,臉也不要了,不擇手段了。

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八個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二,要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從埃及的情況看,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是遠遠不夠的,是與中國的大國地位不匹配的,是不利于中國履行國際義務的,也不利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

如何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呢?我們的辦法是向美國學習。早在1919年美國就想到在埃及辦“美國大學”,記得差不多的時候用庚子賠款在中國辦“清華大學”,用中國人的骨頭熬中國人的油。有人美化此舉是傳播先進思想和技術。有沒有這個客觀效果呢?有。但那只是表面的東西,骨子裏的是奴化,讓你只信美國人說的,其它都不要相信。讓你樹立做美國的附庸也是光榮的思想,否則就說你落後、野蠻、愚蠢、無知。如果美國政府在中國辦清華的目的也達到了呢?那中國就是今天的埃及、菲律賓、印度。埃及獨立只比中國晚三年,而今天的發展比中國可能晚三十年。

我們也學美國人在其它國家辦學,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不是以奴化別人爲目的,而是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前文提到美國輸出可口可樂文化。可口可樂,一種飲品而已,美國人硬是將它做成了文化輸出的工具。中國的義烏小商品遍布全球,請問輸出了多少中國文化?只賺錢,不輸出文化,說白了富了也是暴發戶而已。賺了錢還輸出文化那才叫傳播文明,自己也才叫文明人。一帶一路,我們幫助別人搞了那麽多工程,這些工程的文化含量非常高,輸出去沒有呢?什麽是文化,那就是中國人的價值觀、那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法,那就是中國標准!

還有,中國的輿論一定不能只滿足自說自話,要輸出去。中國要有自己的好萊塢文化,中國的影視戲劇遊戲要進入外國人的電影院、劇院、電視節目、遊戲場所。中國的廣播電視節目要在外國的廣播電視台播出。中國的書要賣到外國去,不要只賣那幾本反映舊中國落後的書(被賞了個諾貝爾獎就得意洋洋地自我陶醉)。隨著一帶一路,文化都要跟著出去,如果沒有文化影響力,經濟影響力不可持續,政治影響力也無從談起!

這就是我旅遊埃及後的幾點體會,不好意思,見笑了。

注:本文作者爲“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爲本平台原創作品,祝願大家攜起手來、遏制霸權,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17 阅读:517
评论列表
  • 2024-03-18 12:43

    軍事,經濟實力強大到別人仰視,求我們的時候,文化影響力自然就覆蓋他們了。

  • 2024-03-18 22:35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 2024-03-18 08:55

    埃及有自己的法老文明,早未鋪墊,現如今文化被民族綁架爲要雙向對等交流(孔子學院的失意如此),所以政府間的文化交流架構分量得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