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剛贏得大選,莫斯科發生恐襲,美國提前預判,曾警告俄要小心

3號環球眼 2024-03-25 17:56:42

普京剛剛贏得大選,莫斯科就發生恐襲事件,到底是誰幹的?美國未蔔先知,提前預判莫斯科可能發生恐襲,這真的是巧合嗎?

3月22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近郊的一個音樂廳發生了一場惡性的恐襲事件,造成數十人死亡,百余人受傷,事發後,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即作出指示,盡快控制事態。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則警告稱必須“血債血償”。

回顧這場恐襲事件,多處細節值得注意。

莫斯科近郊音樂廳發生恐襲事件

首先就是事發的時間非常特殊,就在前幾天,俄羅斯剛結束2024年的總統大選投票,普京的支持率遙遙領先,以壓倒性的優勢提前鎖定了第5個任期。然而大選投票結束還不到一個星期,俄羅斯首都就發生了這樣的惡性事件,針對意味相當明顯。

其次就是嫌疑人的身份值得關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社交平台上發表聲明,宣稱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而根據目擊者的描述,當時有多名身穿迷彩服的槍手闖入音樂廳,對現場觀衆進行掃射後,扔了一枚燃燒彈,導致音樂廳起火,作案手法非常熟練。

而“伊斯蘭國”是一個自稱要建國的極端恐怖組織,常年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多次在國際上制造各類恐襲事件,可謂是臭名昭著。但這起事件真正令人意外的,其實是美國的一個舉動。

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

雖然在事發後美國也發聲譴責,還說“會與這些受害者站在一起”,但在事發的前幾天,也就是3月7日,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卻發布一份警告,稱獲悉“極端分子”正密謀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發動襲擊的情況,還提醒在俄羅斯的美國公民這幾天避免去音樂廳等大型集會場合。

不僅成功預測了時間和地點,連恐襲會在什麽場合發生,美國也提前預料到了,這不免令外界感到懷疑,但對于這件事,美國的解釋卻是“按照提前截獲情報必須提醒的慣例,美國有理由與俄羅斯分享相關消息”。

很明顯美國是想和這件事撇清關系,同樣想撇清關系的還有烏克蘭,恐襲事件發生後,澤連斯基辦公室主任波多利亞克第一時間表示,烏克蘭方面沒有參與這起襲擊,還說無論發生什麽,一切都會在戰場上決定。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這段時間以來,烏克蘭針對俄羅斯境內發起的襲擊事件,的確是不少,早前還有一支“破壞小組”進入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烏克蘭還曾發射無人機襲擊俄羅斯境內的多處煉油廠,難免令外界懷疑此次事件或許也和烏克蘭有關。

但現在烏克蘭一口否認,美國也忙著給烏克蘭洗清嫌疑,俄羅斯在沒有掌握確切證據之前,也不好貿然發出指控,只能暫且認定這件事是極端組織所爲。那麽既然“伊斯蘭國”宣布對此事負責,俄羅斯會采取實際行動反擊嗎?

出了這麽大的事兒,還造成不少人員傷亡,俄羅斯民衆需要得到安撫,也需要一個說法,俄羅斯不得不將一部分精力從俄烏前線轉移到國內的安全問題上來,如此一來,是否會對俄烏戰爭的走向造成影響呢?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2日還說“俄羅斯已處于戰爭狀態”。

俄羅斯總統普京

普京在新一屆任期內的重心顯然是發展國內經濟,而這一方面需要相對穩定的外部安全環境,另一方面也需要的國內生産有序開展。那麽當務之急就是要盡快結束俄烏沖突,避免繼續消耗下去了。

事實上,俄羅斯也確實是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普京多次表態稱願意與烏克蘭進行和談,但現在的問題在于,美西方遲遲不肯按下暫停鍵。近段時間以來,美歐雖然對烏克蘭的軍援力度大不如前,但對俄羅斯的制裁卻絲毫未減。

與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則是警告俄羅斯,稱不排除向烏克蘭派兵,另外,美國則被曝出施壓烏克蘭,禁止其與俄羅斯進行和談。很顯然,當前的俄烏戰場形勢對烏克蘭及其背後的美西方很不利,因此美國和歐洲並不希望在這個時候進行和談。

美國總統拜登

說白了,即便是要和談,美西方也希望能夠盡可能多的爲自己爭取一些談判籌碼,所以明裏暗裏做一些小動作,給俄羅斯找點麻煩,迫使其接受美西方開出的政治條件,其實也就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0 阅读:32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