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以算力築基對接新質生産力

網信天津 2024-05-12 09:40:13

十幾棟黑白相間的建築整齊排列,每一棟建築都酷似巨大的“儲物箱”,機房、冷卻車間、應急發電設備分布其中,大量數據信息在這裏傳遞、計算和存儲。昨天,記者來到武清京津産業新城高村科技創新園,路邊的中國電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十分醒目。走進算力中心,在這裏,京內“1毫秒”、京津冀“3毫秒”,低時延、大寬帶、高可靠的智能算力生態體系,正在爲京津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中國電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是中國電信在京津冀落地的首個大型智算中心,是環京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算力最強的智算項目,也是武清區發展數字經濟的代表項目之一,總體規劃超過4萬架高算力機架,目前已完成2.8萬架建設,與新浪、字節、京東等12家互聯網頭部客戶完成簽約合作,爲5G智慧城市、無人駕駛、港口、制造業、金融服務、醫療科學研究等領域發展提供算力服務。

  隨著天津市與中國電信集團簽署合作協議,中國電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緊隨京津冀區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産業發展方向,正在緊鑼密鼓推進新項目建設,持續提升智能算力承載能力,推動國産自主智能算力萬卡池建設,提供綠色環保算力,滿足北京萬億參數大模型預訓練部署要求。中國電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總經理助理陳碧可介紹:“這裏作爲集團京津冀區域樞紐算力節點,已建算力1900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計算速度),預計今年6月底交付算力達到5000P,同時預留3萬卡的建設空間,有效支撐首都經濟圈人工智能大模型、金融、互聯網、雲服務等産業算力需求,成爲推動京津冀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持續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武清區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爲戰略牽引,以建設京津産業新城“新産業之城”爲統領,以高村科技創新園爲主陣地,全力推進電信、聯通、中金等重點算力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目前已引入數據中心14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規上企業300余家,建成全市唯一雲數據應用特色産業主題園區,成爲京津冀蒙算力供給走廊主軸節點。高村科技創新園總經理杜瀛濤介紹:“園區作爲武清區發展數字經濟的主陣地,還建有14萬平方米的數智産業融合特色低碳綜合載體——清數科技園,已成爲京津冀地區距離北京核心區最近、規模最大、算力最強的專業智算産業集聚區,全力打造新一代‘數智小鎮’。”

  今後,武清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和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要求,聚焦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産業集群,錨定算力服務、軟件研發、商貿平台、商密應用、國企數科“五大主攻方向”,實施基礎鞏固、擴容增效、園鎮協同、突破發展“四個一批”工程,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以産業鏈思維布局“算鏈、數鏈、智鏈”産業,建設全國最具智算特色的“數智小鎮”,打造算力産業生態新高地、數據要素生態新賽道、數實融合生態新引擎、創新創業生態新體系,勇擔創新發展“數智先鋒”,努力成爲引領天津數字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來源:天津日報

審核:郦陳雪

編發:馬 凱

素材整理:呂昕洺、陳卓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