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央視春晚:贏了收視率,卻輸了口碑,留有3大遺憾讓人意難平

村裏娃劉十三 2024-03-05 10:24:21

2024央視春晚:贏了收視率,卻輸了口碑,留有3大遺憾讓人意難平

2024央視春晚:春晚上的三大遺憾,有你的意難平嗎?

2024央視春晚:收視率贏了,口碑卻輸了,三大遺憾令人唏噓

2024年的央視春晚,再次創下收視率新高,成了近幾年最受關注的春晚從各大媒體報道的收視率數據來看,高峰值的收視率一度達到34%。也就是說,觀看今年春晚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億萬人。

然而,在一片繁榮的數字背後,不少觀衆卻表達了失望和不滿。究竟是什麽原因,讓這台備受矚目的晚會口碑不佳?而且,還留下了觀衆的三大遺憾。

第一大遺憾:李谷一老師沒有站在舞台上唱經典曲目《難忘今宵》,讓觀衆覺得近兩年的春晚,好像沒有那麽完整。

第二大遺憾:劉謙回歸央視春晚,作爲專業的魔術師,卻在表演途中穿幫。小尼的尴尬表情,快要把地板扣出“三室一廳”了。

第三大遺憾:嶽雲鵬的相聲《我要不一樣》,在觀衆看來反響平平。甚至爲了收視率,有點碰瓷胡歌的感覺。

央視春晚,爲何口碑大跌?

在過去的很多年,每次到除夕夜的時候,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觀看中國人自己的春節晚會。

那時候,生活並不富裕,科技技術也沒有那麽先進。可一家人看著小尺寸的電視,也覺得特別幸福,春晚裏的每個節目,都讓人記憶深刻。

可如今,生活條件好了,電視尺寸大了,人們對于春晚,卻沒有那麽熱衷。很多網友直言:

“春晚的收視率這麽高,是因爲沒得選擇。同時間段,除了春晚,還是春晚。”“

所謂的收視率,都是打開電視刷出來的。而電視機前,幾乎沒有任何人觀看。”

看來,現代人對于春晚,壓根提不起興趣。當然,這一切跟春晚的舞台內容,也有很大關系。縱觀2024年的春節晚上,觀衆表示:完全沒有看的欲望!

節目內容缺乏創新,重複與老套成主旋律

今年的央視春晚,整體節目內容缺乏創新,大量重複與老套的節目,讓觀衆出現了審美疲勞。

往年,能在央視春晚上看到很多相聲、小品類的語言節目。可今年,最讓觀衆期待的語言類節目,卻少得可憐。

而且,所有的小品和相聲,內容明顯有些陳舊、笑點也不足。這樣的節目,真的很難引起觀衆的共鳴。

不可否認,歌舞類的節目確實很多,而且都是由當下知名的明星演唱。可問題是,這些節目缺乏新意,大多都是經典老歌的翻唱,太無趣。

這樣的背景下,觀衆自然對春晚失去興趣。大家期待看到的,應該是新穎、有趣的春晚節目,而不是一成不變的老套路。

因此,央視春晚想要重新獲得老百姓的喜愛,就需要在節目策劃和創作作上,打破常規、注重創新才行。

明星陣容雖強大,但表演水平參差不齊

收視率之所以創新高,和春晚舞台上強大的明星陣容,有很直接的關系:既有實力派演員,又有當紅流量明星。

說白了,很多人並不是沖著春晚去的,而是沖著自己喜歡的明星。作爲粉絲,怎麽允許自己錯過自家藝人的表演呢?

確實,有明星陣容的加持,讓很多年輕的觀衆對春晚多了一份期待。可問題是,再強大的明星陣容,也架不住他們的表演水平參差不齊。

實力派演員,確實憑借精湛的演技和獨特魅力,贏得了電視機前觀衆的陣陣掌聲;可同樣,那些演技不佳,且表演敷衍的流量明星,也讓觀衆大失所望。

明星表演水平的差異,讓整台春晚的質量,都受到了影響。很想說一句:央視春晚在選擇明星嘉賓時,不能只考慮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要考慮專業的表演能力和素養才行。

技術手段雖先進,但過度使用影響觀感

隨著科技的發展,2024年的央視春晚在技術手段的運用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先進技術的應用,都爲觀衆帶來了震撼的視覺效果。

可是,這些技術手段的過度使用,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衆的觀衆。在一些節目中,爲了追求所謂的視覺效果,導致節目本身的內容被淡化。

在觀看時,很難分辨出哪些是節目本身的魅力,哪些是技術手段的功勞。這樣的節目,會讓觀衆産生本末倒置的廣安,産生很多負面影響。

用網友的話說:央視春晚可以運用技術手段,可問題是需要把握好度,既要追求視覺效果,又要確保節目內容。只有內容和形式達到完美融合,才能讓觀衆感受到晚會的魅力。

總結:

都說春晚是老百姓的春晚,組建一台這樣的晚會,從開始排列到最後的呈現,花費了很多心血和時間。

既然如此,爲何不把春晚打造成老百姓都喜歡的舞台呢?當然,觀衆在評價春晚的時候,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

多一些包容和開放的心態對待春晚,既要欣賞它的優點,也要指出不足的地方。只有如此,才能推動春晚的進步,推動中國文化的發展。

本文由“村裏娃劉十三”原創,歡迎點贊收藏,+關注也是可以的。

如有感興趣的話題,可以私信分享給我進行靈感創作題材哦!

作者:十三

圖片均來自素材庫,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刪除。

0 阅读:133

村裏娃劉十三

簡介:一路奔跑,只爲追點財經,只爲分享精彩瞬間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