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即將開赴抗日前線,蔣介石專門指定行軍路線,竟然又想坑人

讀萬卷書破萬裏浪 2024-03-26 08:01:12

盧溝橋事變

全面抗戰爆發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面抗戰開始。日寇連續吞並北平、天津、察哈爾等地,並沿平漢鐵路長驅南下,形勢十分危急。蔣介石迫于國內外輿論的壓力,不得不緊急調兵增援華北地區,同時命令剛剛由陝北紅軍主力改編而成的八路軍立即出擊,並規定了詳細的行軍路線。

八路軍戰鬥序列

蔣介石設定八路軍進軍路線

按照蔣的規劃,八路軍所屬第115師林彪部、第120師賀龍部由渭南上車,經風陵渡過黃河,然後沿同蒲鐵路到山西雁門關附近的代縣下車,再到河北蔚縣一帶集結;第129師劉伯承部則沿隴海鐵路到河南鄭州,再沿平漢鐵路北上到河北徐水下車,開往冀東一帶的玉田、遵化開展遊擊戰爭。

與日寇浴血拼殺

規定路線包藏禍心

此舉無疑是要把八路軍僅有的3萬余兵力分而治之,割裂在山西、河北兩個戰場,更何況日寇主力正在沿平漢鐵路南下,駐守河北的第一戰區副司令兼第2集團軍司令劉峙是個草包,雖有十余萬部隊,卻一觸即潰,眼看就要逃過黃河,此時派第129師沿平漢鐵路北上,不是被潰兵沖亂,就是要與日寇正面硬碰硬。

直接拒絕改走韓城大同

因此,毛澤東同志當即發電報回絕,並提出了新的建議:紅軍爲安全計,爲隱蔽計,爲滿足晉綏渴望計,決走韓城渡河,在侯馬上車到大同集中,再轉至懷來、蔚縣,決不走平漢路。”最終八路軍3個師就是按照這一思路抵達了山西抗日前線,以便于統一領導、相互策應,也利用山西多山的地形,充分發揮自己山地戰、遊擊戰的特長,連續取得平型關大捷、夜襲陽明堡機場等勝利。

夜襲陽明堡機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