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很快就打得齊國只剩下兩城,爲什麽就是打不下這最後兩城呢?

喝下曆史的雞湯 2024-03-07 23:54:38

前284年,樂毅伐齊。

濟西一戰,五國聯軍大破齊軍。

隨後,四國各取所需,各自散去,樂毅率燕軍獨自向齊國繼續進攻。

樂毅直入齊都臨淄後,兵分四路,向齊國全境進軍。

僅僅六個月的時間,燕軍就連克齊國72城,齊國只剩下即墨和莒兩城了。

然而,燕軍卻一直搞不下這最後兩城,以至最後,田單在即墨以“火牛陣”破燕,收複大部分失地,居然逆天翻盤。

72城都輕松搞下來了,燕軍怎麽就搞不下這最後兩城呢?

輕取72城

濟西之戰,五國聯軍大破齊軍;隨即,在秦周,五國聯軍再破齊軍余部。

如此,齊軍主力基本上瓦解了。

于是,五國聯軍開始“分配果實”:秦、韓距離比較遠,不便拿太多土地,遂以重金謝之;魏軍南略以前宋國的土地;趙國進攻河間地。

而燕國,則在樂毅的帶領下繼續伐齊!

樂毅長驅直入,齊國大亂,齊愍王逃去衛國,燕軍輕易進入了齊都臨淄,將大量的珍寶、祭器運回燕國。

隨即,樂毅兵分五路,開始向齊國全境進軍。

1、左軍渡過膠水,攻膠東、東萊;

2、前軍沿泰山山脈東行至大海,攻占琅琊;

3、右軍沿黃河、濟水西行,進至阿、鄄,與進軍宋地的魏軍策應;

4、後軍北上奪取千乘;

5、中軍留鎮臨淄,掌控全局。

短短六個月的時間,燕軍連下齊國七十二城,將其全部設置爲燕國的郡縣!

樂毅伐齊,下齊七十二城,由此成了後世廣爲流傳的豐功偉績!

牆倒衆人推,危如累卵的齊國

牆倒衆人推!

諸侯們開始了分食齊國。

秦國拿下了垂涎已久的富庶商都陶邑,將其分封給了魏冉;魏國拿下了大部分宋國故地;趙國奪取了濟水以西的大片地區!

而沒有參與五國伐齊的楚國也跑來湊熱鬧了。

原本,楚國擔心五國聯軍搞完齊國來搞自己,于是一面駐軍淮南准備支援齊國,一面派人威逼利誘韓國不要參與五國伐齊,但沒有成功。

然而,齊國敗得如此之快,看起來是要滅亡了!

于是,楚國遂轉爲趁火打劫!

楚將殺了齊愍王,楚軍發病攻取了過去曾被宋國占領的淮北地區。

就連被齊國欺負了幾百年的魯國也跑了出來,趁機占領了薛地。

如此,齊國只剩下莒、即墨兩城,危如累卵!

然而,爲何樂毅就是拿不下最後這兩座城呢?

樂毅連取72城之因

樂毅能夠連取72城,並不是因爲燕軍有多強。

盡管燕昭王勵精圖治,使燕國國力大增,但燕國的底子擺在那裏,兵力有限。

對于燕軍兵力,有資料稱20萬,有稱10萬者。

但是,即使以最多的20萬計,兵分5路,平均一路也就4萬人!

而齊國,自春秋初期管仲改革始,齊國的基層建設就很完善,寓兵于農,全民操練。

即便是萬戶之城,一戶征3人,也能得3萬人!

而且,如果各城死抗,在守城作戰中,不但壯年男子要參戰,就連女子可以登城作戰!“三軍,壯男爲一軍;壯女爲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爲一軍,此之謂三軍也···”

所以,燕軍分兵後,不要說連攻數城,就單攻一個萬戶之城,不要說“十則圍之”,連“倍則攻之”的條件也達不到,何況你還是攻城作戰!

所以,單純以燕國的軍力,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完成如此壯舉的!

因此,在五國聯軍解散後,謀士劇辛就認爲:燕軍是靠著諸侯之助才能擊敗齊軍!以燕國的實力是吃不下齊國的!“宜及時攻取其邊城以自益”,拿下一些地盤就可以了,不必深入滅齊!

樂毅則指出:齊王暴虐無道,百姓憤怨,齊軍主力已經潰散,燕軍若長驅直入,其必內亂!倘若齊國改弦更張、卷土重來,那才難辦!

所以,樂毅伐齊,是利用齊王失人心的時機,展開以政治戰爲主,軍事戰爲輔的作戰方式!

樂毅入臨淄後,就開始爭取齊國民心:禁止侵掠,求齊之逸民,顯而禮之。寬其賦斂,除其暴令,修其舊政!

如此,“齊民喜悅”,轉而擁護燕軍。

此後,樂毅又祭祀齊桓公和管仲,並對齊之賢者表達敬意,又將二十多個燕邑封給了齊人,把百多個燕國爵位賜給齊人!

如此,樂毅拉攏了齊國部分統治階級,甚至巧妙地通過祭祀齊桓公、管仲,使齊人喚起了對當年姜氏齊國的懷念,搞得他田氏齊國才是“得位不正”的“篡逆之徒”一般。

燕軍兵分5路,沿途齊軍毫無鬥志,望風而向,這才使樂毅完成了如此壯舉!

那麽,燕軍爲何又打不下即墨、莒呢?

重城

即墨、莒,都是重城。

當時的齊國,實行“五都制”,即臨淄、高唐、平陵、即墨、莒。

五都皆設有常備兵防守,稱爲”持戟之士“,合稱爲”五都之兵“。

其中,即墨、莒,皆爲”五都“之一。

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爲其東方之都;莒在今山東莒縣,爲其南邊之都。

所以,盡管看起來只剩下兩城,但這是兩個重城,其仍然保持了齊國30%-40%以上的動員力量。

而且,除了國家動員力量外,這裏的貴族自己也擁有不俗的動員力量。

其中,只即墨大夫,在齊威王時就受封”萬戶“!仍以一戶出三人計,即墨大夫可以靠自己發動3萬的私人力量。

同時,即墨、莒二城,在建城時就有軍事意義的考量,因此,建城易守難攻。

即墨是齊國在滅萊國後所建。

爲了壓制萊國殘余力量和東夷,齊國建即墨,”北倚群山,南控介莒“,地勢險要。

莒都則原爲春秋春期時期的莒國之地。

春秋時,齊魯皆曾欲滅莒,但長期不能得志。也就是莒君比較囂張折騰,後來才滅國。

今天的莒故城,通過城牆遺迹,依然可見其雄壯!

而在其他城牆之外,莒又在齊長城以南,在沂蒙山與五蓮山之間,又有沂水、沭水流淌,傍山臨水,足以固守。

所以,莒、即墨,都擁有強大的力量,也都擁有堅固、完善的城防和有利的地形!

只要莒、即墨堅持抵抗,燕軍要攻破他,沒有那麽容易!

堅定的抵抗意志

而與其他望風而降的城市不同,即墨、莒,在當時都有比較堅定的抵抗意志。

以即墨爲例。

戰國時的即墨大夫,皆爲田氏,且得到過齊王的封賞。

而他們自己,也都治民有方,深得百姓愛戴。

所以,“人民不附”,“宗族離心”的局面,沒有影響到即墨。

何況,當時,擁護田齊,不願意受燕統治的百姓、貴族也都紛紛集結到了即墨、莒。

所以,田單由安平逃來即墨的途中,“齊人走”,道路擁擠,爲了保護車的通過性,田單要將車軸斬短,以鐵皮保護,才能率領族人逃到即墨。

後來,即墨大夫戰死,城內又共推田單爲主將,足見其人心之齊。

既如此,即墨、莒的民衆、貴族,都有比較堅定的抵抗意志,不可能望風而降了!

人心齊、城池堅、經濟基礎夠,燕人欲取即墨、莒,談何容易?

後勁不足的燕

雖然燕軍取得輝煌勝利,但燕國自身的實力也就那麽大。

而且,燕國也還有其他事情要做,無法持續給樂毅足夠的後援。

破燕之戰次年,秦國攻魏。

在時爲魏相的孟嘗君說服下,燕國出兵8萬,往救魏。

與此同時,在樂毅攻齊期間,燕國還讓秦開北伐東胡,“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余裏”,燕國隨即向東北拓疆直至遼東,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個郡,並築長城。

以燕國的國力及其同時期在其他方向的用兵規模看,燕國幾乎不可能給樂毅再增兵增糧,甚至可能還需要樂毅抽調部分兵力回去。

所以,樂毅的進攻力量,自然面臨後勁不足的問題。

攻心仍是唯一解決途徑

一開始,樂毅企圖采取軍事手段解決問題。

樂毅並右軍、前軍以圍莒,左軍、右軍以圍即墨。(《資治通鑒》)

但是,攻了兩年,仍然沒有攻破!

攻不破,其實並不奇怪!

我們前面提到,燕軍分五路進攻,如今,並四路攻二城,每城以兩路兵攻之。

燕軍以20萬(各類資料中的最大數字)計,則攻每城大約在8萬左右!

而前面提到,莒、即墨的條件,則在兵力上,攻城燕軍就不占太大優勢!

況以二城的城防、地勢,只要不出纰漏,守住不難。

而且,如前所說,燕國也無法再給樂毅進行補充!

所以,樂毅攻城,除非抓住漏洞,否則,不惜代價強攻,死傷慘重,是自取滅亡!

樂毅到底不愧爲名將,沒有強攻,在攻之不克後,下令解圍,在離城9裏處築壘,轉取攻心之法!

攻心,是當時唯一正確的選擇!

半途而廢的攻心之法!

樂毅采取攻心之法,允許百姓出城,對貧困者給予救助,使他們重操舊業,以安撫其心。

如果對方不得人心,則樂毅的政策能很快見效。

如果對方也正確人心,則樂毅的政策需要時間,需要慢慢融化對方的心。

如此,又三年,二城仍然未下。

其實,時間久了,二城百姓習慣了燕軍,不再畏懼、抗拒,即便田單也能得人心,但二城的抵抗意志毫無疑問會逐漸融化。

何況,即便二城不降,隨著樂毅政策的推行,燕國在廣大占領區穩固下來,也能消化戰勝成果,實力爆增!

但是,將軍長期在外領重兵,據重地,難免會引起君王的猜忌。

所以,此時,正是心理博弈的階段。

燕昭王時,已經有人進讒言,說樂毅有自己做齊王之意。

但是,燕昭王用人不疑,殺了進讒之人!甚至表示:樂毅有大功,就算真的做了齊王,也是“燕國之福,寡人之願”!

但是,燕昭王死後,燕惠王即位。

惠王作太子時與樂毅就有過矛盾。

因此,田單抓緊時間,派人行離間計,散布謠言:燕昭王死,樂毅與新王不和,畏誅不敢回國,以伐齊爲名,實欲擁兵爲王!只不過現在齊人還未信服,所以他緩攻即墨以待時機!齊人不怕樂毅,怕就怕另派主將來硬的!

惠王本就與樂毅不和,輕易上當,派騎劫換下了樂毅!

騎劫哪裏知道樂毅攻心之法?

結果,騎劫輕易地被田單的謠言所騙,割齊降卒的鼻子,挖齊人的祖墳!

如此,樂毅苦心攻心的成效,輕易間灰飛煙滅!

齊人意志堅定,誓死與燕人一戰!

最後···火牛陣,燕軍大敗,不多說了···

樂毅,不愧爲大師!

先是合諸侯之力大破齊軍主力,然後以攻心之法速取齊七十二城,其功業可謂絕倫!

然而,燕畢竟是弱國,齊畢竟是大國。

齊國雖然“百姓不附”、“宗族離心”、“大臣不親”,但是,這麽大的國家,總有仍然決心抵抗者!

齊國的即墨、莒,本爲“五都”之一,擁有較強的實力、較完善的軍事體系、較有利的防禦體系。

當齊國不願降服者雲集于此二城時,以燕軍的實力,確實是很難以軍事手段直接拿下的!

樂毅繼續以攻心之法,削弱、消解二城的抵抗意志,確實是當時唯一可行的方法。

遺憾的是,良將,還需要明君做後盾!

燕昭王是明君,燕惠王不是!

最後,燕王中齊人離間計,臨陣換帥,新帥不解樂毅之謀,使樂毅經營多年的攻心之法灰飛煙滅。

結果,燕軍不但拿不下二城,反而被人“反殺”,過去的勝利成果也化爲烏有!

22 阅读:9901
评论列表
  • 2024-03-10 14:48

    齊國戰敗並不是自己實力問題,而是各種意外因素加在一起的偶然事件:第一,有蘇代這個間諜和孟嘗君這個賣國賊做內奸帶路黨;第二,五個國家參與了對齊國的戰爭,以少打多;第三,齊闵王和主帥觸子在戰略上發生沖突,齊闵王主張借主場優勢吞下五國聯軍,而主帥觸子認爲堅守消耗至五國糧草用盡自動退兵即可,結果盛怒之下齊闵王威脅要殺掉觸子,觸子怨恨,結果在交戰中棄軍臨陣脫逃,齊軍沒了主帥,在戰場大敗,而副帥達子收攏殘軍固守,向齊闵王請求多發獎金激勵士氣,齊闵王因爲戰敗發怒拒絕,齊軍士氣大跌,最終戰敗,達子戰死,臨淄失守;第四,盟友楚國和魯國反水,楚國甚至直接殺死了齊闵王,太子章失蹤,齊國群龍無首,直至找到了太子章,成爲新的齊王,齊國才穩定下來,但已經錯過了最佳戰機……[靜靜吃瓜]

    用戶14xxx00 回覆:
    你是電視劇看多了吧韓不是齊國當年做的事情太絕燕國內亂的時候請求齊國出兵幫忙平叛結果進去之後就跟土匪是的甚至把人家的宗廟給毀了結果攻下臨淄之後就跟燕國當年的遭遇一樣
    麥田 回覆: 用戶14xxx00
    你這樣說不是齊國燕國晚都被北方的少數民族滅了。當然那是姜齊時候
  • 2024-03-08 19:01

    樂毅 是給文人墨客擡高了,沒有5囯連軍拉著齊主力,別說樂毅打72城,估計他一個城的也打不來,

    泡泡糖 回覆: 呵呵
    聯軍確實不好控制,後面周王搞事情主張合縱伐秦,結果被秦軍直接偷周王老家,當時周王盼望隔壁諸侯來救援,韓國和魏國是來救援了,結果這兩個憨憨直接攻擊周王城池,爲了搶地盤,這兩個憨憨還相互打了起來,被秦國漁翁得利,然後一次性滅了周[呲牙笑][呲牙笑]
    呵呵 回覆:
    哈哈哈,你以爲聯軍好操控?各有各鬼胎,不是名將或者有能力者壓制住,聯軍就直接在你地盤上玩起來了。
  • 2024-03-12 10:04

    樂毅越牛逼 越能體驗燕國無能

    老宋聊輕改 回覆:
    問題是燕昭王不行,權之戰被齊闵王揍的死去活來[得瑟][得瑟]
  • 2024-04-06 08:41

    五國伐齊,以及後來沒被滅國都是列國伐謀伐交的結果。都不想齊再次做大,同時又不想他國做大。

  • 2024-03-09 02:10

    齊國一滅 便宜的就是楚國和燕國 其他4國本意就是削弱齊國自然不願意看他倒下

    江湖百曉生 回覆:
    對,魏國多了二個郡,方與郡和大宋郡
    感性vs理性 回覆:
    便宜的是秦國,放眼天下秦從此一家獨大。
  • 2024-03-12 17:55

    所謂兩城應該是指齊五都被攻下三座,齊國肯定不止只有兩城實力。已經戰國晚期了靠兩城就摧垮燕軍也太魔幻了。

    肖堯 回覆:
    項羽帶幾萬人沖垮了章邯20萬秦軍不是更魔幻。。。。
    用戶13xxx62 回覆: 肖堯
    項羽打垮的是王離帶的軍隊(不是章邯)根本沒有20萬。
  • 2024-05-08 20:23

    前面容易是齊國人沒真起來抵抗啊,不齊心,後面你整得天怒人怨了,人家跟你死磕換命了。[狗頭]

  • 2024-03-08 22:12

    六國伐齊,讓樂毅吹個牛逼

    ࿐ཉི༗࿆寡人好色 ༗࿆ཉི࿐ 回覆:
    聯軍不聯帥,五國伐齊,五路齊發,五路又開花,五國只有名義上的聯軍,並沒有統一指揮,只是定好目標各自攻擊,齊國無險可守,只能分兵駐守,如果收縮兵力或許還能拼一把,但是五國不給機會,等齊國反應過來想收縮兵力已經晚了
    千歲寒 回覆:
    事實如此,燕國要有那實力早就一統六國了,齊的國力一直是七國頂尖的。
  • 2024-05-11 09:15

    真是搞笑,斬草除根這道理樂毅難道不懂,打的只剩下兩城怕傷亡大不打了,不知道慈不掌兵?真正原因是樂毅不敢滅齊國,五國伐齊本來就是因爲齊滅宋而造成的,只是想教訓一下齊國,你現在滅了齊國不是打自己的臉。燕國都有能力去開荒遼東,難道他們都是傻子不知道先增兵滅了齊國?[得瑟]

  • 2024-03-22 10:52

    燕國實亡于燕惠王

  • 五國伐齊打破了齊秦東西對峙,導致無人能夠獨自牽制秦國了,雖然齊秦不接壤,但是得益最大的是秦國

  • 2024-03-19 09:12

    燕此時能遷都臨淄的話 可能會大不一樣

    吾名小世 回覆:
    宗廟社稷人口財産,更重要的是人心,你說遷都就遷都?
  • 2024-03-12 22:18

    故意的,圍而不攻[哭笑不得]樂毅想收服齊國人心

  • 2024-04-23 11:27

    可以這麽想,能逃過追殺跑到最後兩城的齊國人都是精英,身強力壯的,城池堅固士兵精良的能長期守城。

  • 2024-03-08 23:02

    燕國滅齊後一下空前強大,領土翻倍僅次于秦楚

    冰火山 回覆:
    燕算不上強國,也就強在一時,就這也是這多國支持下才能取得的。當時的傳統強國,還是齊、楚、晉、秦、以及從晉分裂出來的魏、趙。這些國家無一例外都長期,或較長時間維持了的強盛。而燕國卻都沒能長時間維持強大。
  • 2024-03-13 09:07

    齊被打廢了最大受益的是秦

    用戶15xxx21 回覆:
    趙惠文王死太早了而已。秦國也稱帝被趙惠文王打掉了野心
  • 2024-05-11 00:51

    曆史屢試不爽的就是離間計,基本都能成

  • 2024-06-02 17:04

    打完他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