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土千年情侶墓,兩男子“手牽手”,專家:或許野史是真的

科普博物館 2024-05-12 22:43:46

在現代社會,同性戀一直都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然而在古代,人們對于同性戀的態度卻有所不同。

其實早在商朝時期,中國就有了關于同性戀現象的記載,當時稱作“比頑童”,就是說和供戲狎玩弄的美男在一起。

在春秋和秦漢時期,也尚未出現針對男性同性的法律,更沒有公開對同性間的親密關系予以否認,所以當時的同性戀並不足爲奇,甚至還有很多相關的人物記載。

比如春秋的衛靈公和彌子瑕的“分桃而食”,戰國的龍陽君給魏王拂枕席的“龍陽之戀”,還有西漢的“斷袖之癖”,那一日,漢哀帝和董賢共寢,董賢壓到了皇帝的衣袖,皇帝不忍驚擾他,便斷袖而起。

在西漢,15位皇帝中至少有10位都有史料可查的男寵臣,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同性戀在上層社會中似乎還被人們所認可。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是兩座來自千年前的同性古墓,這兩座古墓僅隔十米相連,就像“手牽手”一樣,在剛出土時,專家們都感歎:野史或許是真的!

南京出土千年情侶墓

在南京市新合村獅子沖一帶,自古就有一對石刻像伫立于此,它們身姿雄武,互相守望,一尊爲天祿,一尊爲麒麟。

在2009年,南京考古部的專家們第一次對天祿和麒麟石像周邊進行了考察和搜索,但並未有新發現。

2013年3年,在新一輪的考察中,考古人員終于在石刻北面大約350米處,發掘出了兩座南朝大墓。

在古墓挖掘的過程中,專家發現這兩座南朝墓葬的規模大致相當,一個像橢圓形,一個則似長方形,更爲奇特的是,兩座墓葬的距離十分相近,僅有10米左右,中間還留有一條連通墓葬的地下暗道。從遠處來看,兩座古墓一左一右“倚靠”在山間,給人一種“手牽手”的感覺。

那麽,這兩位墓主人究竟是誰?又爲何會以如此奇特的方式下葬?

根據地方志的記載,南京市獅子沖一帶是南朝永甯陵的位置;而按南朝的陵寢制度,天祿和麒麟“守護”的也是一座帝陵;在《陳書》中又有述,陳文帝死後“葬于永甯陵”。

通過這些信息便可以推斷,這兩位墓主人的身份都和南朝陳文帝陳蒨有密切關聯,其中一個很可能就是陳蒨本人。

陳蒨,字子華,是南朝陳的第二位皇帝,南朝梁將領陳道譚的長子,陳武帝陳霸先的先侄,也是南朝曆代皇帝中爲數不多的有爲明君。

陳蒨年少時就聰慧有膽識,熟讀經史,舉止方雅有度,長相清秀。在南梁時期,陳蒨深得陳霸先的欣賞和栽培,曾擔任吳興太守。公元557年,陳霸先受禅即皇帝位,改國號爲陳。同年,陳蒨被冊封爲臨川王。

公元559年,陳蒨即位稱帝。在位期間,陳蒨平定湘州王琳、東陽留異、臨川周迪等地方叛亂,整頓吏治、興修水利、重視農桑,使江南經濟有了複蘇之景。

史書中評價他:“從艱難中發迹,知百姓疾苦。善辨真假,不容臣下奸巧,使人人知道自勵。”在陳文帝時代,南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力強盛,稱“天嘉治世”。

公元566年,陳文帝病重,于5月在有絕殿病逝,時年四十五歲。6月21日,陳文帝葬于永甯陵。

而根據野史記載,陳文帝生前有一位貌美若婦的男寵臣,名叫韓子高。

這個韓子高,出身卑微,但容貌姣好,看起來就像花容月貌的美女一般,同時,他又不失男兒本色,“性恭謹,善騎射,頗有膽決”,曾單馬殺入敵陣,是一位會領兵打仗,立下赫赫軍功的少年將軍,用現在的話來說,韓子高就是一位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美男子。

在陳蒨還是吳興太守的時候,就遇見了韓子高。那個時候,侯景之亂已經平定,寄居在建康的韓子高本想搭隊伍的車返鄉,結果卻和陳蒨相遇。此時的韓子高不過16歲,容貌秀麗,有一種雌雄莫辨的美感,陳蒨一見鍾情,就問他是否侍奉左右,韓子高答應了。

從此,陳蒨便讓這位美少年隨侍左右,寵愛優渥。韓子高生性恭謙謹慎,盡興侍奉,時常帶刀爲陳蒨護身,後來又領兵跟隨陳蒨征戰,立下戰功。陳蒨性急,但韓子高總能領會他的意思。

陳蒨即位後,又任命韓子高爲右軍將軍,韓子高手下的將士也都被陳蒨加以重用,後來他還想將韓子高冊封爲“皇後”,但因爲此舉有違祖制,加上朝中衆大臣阻撓,這事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陳文帝去世後,其子陳伯宗即位,並將韓子高升任爲散騎常侍。但自從陳文帝死後,真正掌權的其實是陳文帝的弟弟陳顼,陳顼擔心韓子高兵權過重,于是便以謀反的罪名將其賜死,此時的韓子高才三十歲。

通過以上兩個人的故事可以得知,陳蒨是一位有斷袖之癖的皇帝,而神道前的兩個石刻又都是雕有雄性器官的公神獸,所以有專家推斷,這兩座古墓的主人很可能就是陳蒨和韓子高。

對此,大家有什麽看法呢?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