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警惕“野生”教育專家誤人子弟

荔枝新聞 2024-05-08 20:10:18

文/李一陵

(作者李一陵,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青年時事評論員;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出處。)

讓男孩親手砸碎自己心愛的手辦,讓女孩將自己的玩具漫畫書都扔進垃圾箱,在男孩的房間裏安裝監控……近日,社交媒體賬號“趙菊英家庭教育”發布的幾段視頻引發爭議。有網友質疑,這哪是教育,簡直就是霸淩,“是一種公開處刑的羞辱式教育”,也有專業人士提出,警惕這類“野生”專家毀了孩子童年。

自稱“33年資深家庭教育專家”“33年資深語文名師”,“在全國各地巡回演講超過1000多場”,有一個“3歲背完150本純英文世界名著、7歲精通四國語言”的兒子,看起來專業感、權威感滿滿。但實際上,其簡曆和資質卻令人疑慮滿滿。比如,有網友扒出來,趙菊英在著作自述中多次稱自己“不會英語”,卻考取了多門英語國家的證書。她自稱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家庭學校雙講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官網上目前查無此人。這是一個真專家,還是包裝出來的“僞專家”“野生專家”?明眼人都能得出自己的答案。目前,甘肅嘉峪關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回應稱,趙菊英于2023年從該市某小學退休,針對網友們反映的問題,教育局將介入調查。相信很快,“資深”專家的畫皮就會被揭下來。

讓未成年人公開出鏡,或者讓孩子親手摧毀自己喜歡的東西,以打壓、羞辱的方式進行責罰,或者給孩子灌輸“考不上高中,小夥子你這一輩子就完了”這類極端短視的觀念,其落後的育人理念,簡單粗暴的方式方法,令人愕然,其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心靈傷害,更是難以估量。

據了解,相關視頻內容由“趙菊英家庭教育”“家訪中國”“趙菊英聊教育”共創發布,後兩個賬號粉絲數相對較多,其賬號的粉絲超過三十萬,有不少受衆。而打開各類短視頻平台會發現,類似的專家比比皆是,家庭教育指導成爲一條異常繁榮的內容創作賽道。不能否認,有不少真專家,致力于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但是更多的可能還是自封的“野生”專家。內容生産生態泥沙俱下、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野生”專家們給家長提供的可能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而是家庭教育的“毒藥”。

近年來,家校社合作成爲熱詞,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台,家庭教育也從“家事”上升爲“國事”,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家長們也越來越注重自身家庭教育知識、理念的提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導需求旺盛,推動著內容平台的家庭教育指導賽道的繁榮。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有著很強的專業性,並非誰都能當家庭教育專家。而從“野生”教育專家當道引發爭議來看,給家長和社會傳遞錯誤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不僅無法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反而可能拉低整個社會家庭教育的水平,戕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並與形成家校社合作育人良好生態的目標背道而馳。

這種現象也提醒我們,不僅僅是要警惕“野生”專家誤人子弟,更要從內容平台的層面強化內容監管和對內容生産者的資格資質審查,不讓這些野生專家在平台上招搖撞騙。提高家長群體的甄別能力也很重要,但是這裏面也存在一個悖論。那就是家長之所以要從網絡上獲取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正是因爲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理念和方法,也就無法分辨理念和方法正確、科學與否。所以,指望靠家長自己的篩選、甄別能力,並不一定能避免被誤導。

因此,政府部門履行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職責尤爲關鍵。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國家和社會爲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各級人民政府指導家庭教育工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面對“野生”專家當道的生態,迫切呼喚政府應依法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職責,完善家庭教育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保障體系。通過搭建覆蓋城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務平台,爲家長群體提供更具可及性、便捷性、互動性、有效性的指導服務。這樣才能用正確、科學的內容對沖那些錯誤、扭曲的內容,爲家長提供正確的指引和指導。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