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榮耀人間——何金興詩歌《讓我再擁抱你一次》讀後感

中國書畫名家專訪 2024-05-10 10:47:40

英雄本色,榮耀人間——何金興詩歌《讓我再擁抱你一次》讀後感

作者:半島

“我走了,我的愛人/讓我再擁抱你一次/繞梁的燕已成去年/家書抵不過風霜……”清明期間,公安部宣教局、公安文聯和浙江省公安廳聯辦紀念英烈詩歌朗誦會,其中福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民警何金興,創作的緬懷福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原政委、市公安局掃黑辦原副主任郭偉民的新詩《讓我再擁抱你一次》,以其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生動的表述,吸引了我的視線,觸動了我的內心,使我認真閱讀,掩卷沉思,久久難以釋懷。

蘇轼雲:“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時代的先鋒,古往今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曆史的轉折處,英雄常常橫刀立馬,力挽狂瀾;在命運的轉折點,英雄常常視死如歸,勇赴國難。但是,英雄是人不是神,他們來自凡塵、源于民衆,喜怒哀樂,七情六欲,與常人無異,所謂“十步之間,必有芳草;十堂之邑,必有俊傑。”喻示所有的英雄豪傑不是從天而降,而是産生並植根于人民的土地。《讓我再擁抱你一次》是一首結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對已故英雄人物作了鄉土化、人文化藝術處理的力作,與聲震八十年代文壇詩人雷抒雁創作的紀念英雄的詩歌《小草在歌唱》,其表現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詩從頭到尾,始終站在英烈的角度,以英雄在世的鮮活動情的口吻和心情告白,展現了其作爲一個人民警察、丈夫父親、同事戰友的不同社會角色,奮鬥公安戰線的典型形象。這是一次文化生命的繼續和複活,更是一個精神生活的延伸和永生。英雄不僅是榮耀的象征,更是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英雄就是對任何事都有全力以赴,自始至終,心無旁骛的人。”波德萊爾的格言,同樣適用于這首詩中的主人公郭偉民,他生前與戰友們齊心協力除暴安良、馳騁沙場,可謂戰功赫赫、碩果累累,這些事迹在詩中均有凝練而精彩的反映。令人稱道的是,英雄的故事及業績,是在不同的章節借助對愛人、對兒子、對戰友、對故土的深情告白和親切呼喚,完成了心靈的敘述。“我走了,我的兒啊/讓我再擁抱你一次……”,心中萬千不舍,放心不下,欲做之事要交代。“我走了,我的戰友/讓我再擁抱你一次……”,峥嵘歲月,同甘共苦,未競之業需托咐。“我走了,我的故土/讓我再擁抱你一次……”父老鄉親,支持辦案,魚水之情仍珍惜……

總書記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産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英雄者,國之幹,庶民者,國之本。保境安民,爲創造幸福生活保駕護航,乃公安戰士“爲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我與郭家通過網絡“神交已久”,在郭政委患病期間也全程關注慰問,適時提出療養意見。去年底,我和弟弟南方之行返程擬逗留福州看望英雄家屬,因病毒在身取消計劃行程,直接從廣州回南京。後來,我們賦詩兩首表達了對郭偉民政委的敬意。我曾站在南京南邊老土城遺址文天祥北上元朝大都中途休息處碑亭前,默念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謝民警詩人何金興拿出優秀詩作《讓我再擁抱你一次》,讓我們從人性、人情的表達中,領略英雄的丹心一片,同時,也讓我們“再擁抱你一次”——擁抱英雄,告慰忠魂:人民的江山披錦繡,英雄之路後繼有人!

2024.4.10.于南京東山

作者半島,本名孫擁君,系中國科普科幻文與影視産業聯盟代表、中國作協著作權資産登記作家、世界文學之都南京冠名儀式參證人、江蘇省作協重點簽約作家,中國金融作協、音樂家協會、書畫院骨幹,兼全國和地方文藝團體及刊物領導成員,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和地方報刊發表及獲獎作品多篇,出版簽約各類作品十五部,事載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文聯志書,獲得路遙青年文學紀念獎、魯迅文學院和《人民文學》青年征文獎、光明日報屈原詩歌獎、中央國家機關文學類獎、《中國作家》《散文選刊》《中國金融文化》長篇小說、短篇小說、紀實文學、文藝評論等征文獎,境內外名牌大學、媒介點評轉載過其作品。

編輯:中國名家會客廳-高華芬;文字終審:張行方

編審介紹:

張行方,全媒體記者、中國散文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中國書畫名家專訪網主編、中國詩歌圈官網文學總顧問、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宣傳部長、河北省采風協會會員、故宮博物院安徽省書畫考級中心副主任、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安徽工作部總編、安徽古塬書畫院副院長、美國書畫研究院無錫分院執行副院長、新華學院客座教授、知名作家、文藝評論家……

長于散文、詩歌、評論、長篇小說及非虛構等文本創作,煮字療饑,怡情養心,只爲心靈自由呼吸,思想能生根發芽。

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旁征博引、厚重飄逸、氣勢恢弘、張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滿靈魂的叩問和哲學的思辨,立體之美躍然紙上。

出版有: 《等你回航》文學作品集;長篇小說《仰面朝天》《成功金言365》。《回航》三部曲第二部《正在回航》已經殺青,第三部《已經回航》創作中。

供職單位:全國公安文聯《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安徽工作部。

1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