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快線不孕、蓮花味精致癌,那些被造謠诋毀的國貨還在嗎?

李砍柴 2024-03-13 15:12:29

娃哈哈又上熱搜了!

有網友發現,娃哈哈瓶蓋背後寫著中華。

細節感拉滿的同時,也點燃了很多人的回憶。

于是,就出現了購買娃哈哈的熱潮,同時買到斷貨的現象。

娃哈哈更是發文呼籲大家理性購買。

但這都阻擋不了,網友們愛國貨的心。

曾經國貨有多被人嫌棄,現在就覺得國貨有多香。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很多國貨都曾被謠言中傷,度過了一段至暗時刻。

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曾說,“我們其他沒有什麽困難,最大的困難是網絡謠言給我們造成的,說我們營養快線、爽歪歪是從避孕套說起。”

2015年,朋友圈突然驚現娃哈哈旗下的營養快線和爽歪歪風幹後變成凝膠,甚至說飲品裏含有肉毒杆菌,會導致白血病,不要讓家人孩子喝,現在緊急召回的消息。

這條消息一驚現朋友圈,就炸了。

事關食品安全,更何況還是關乎孩子的安全。

于是,這則謠言一發布,轉載量就超過了1.7億次,出現了近30000萬條的謠言。

因爲這則謠言,娃哈哈的銷售渠道,受到嚴重影響的區域超過了1345個。

原本營養快線可以銷售4億箱,那一年只銷售了1.5億箱,造成了200億的損失。

盡管當時娃哈哈起訴了造謠者,且讓對方進行了澄清,但此時謠言早就深入人心,且還在大量地被轉發。

澄清的聲音和造謠的聲音相比,澄清的聲音就像一塊石頭投入大海中,銷聲匿迹。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後來,有人告訴宗慶後謠言的背後有資本操作的影子。

因爲那一年,正好是資本頻繁對實體業下手的一年。

而那一年娃哈哈因爲損失200億,也確實受到了重創,宗慶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盡管受了影響,總算能夠生存下去。”

但凡換個企業,早就被這損失擊垮了,也就看不見今天娃哈哈被買斷貨,呼籲理性消費的場面了。

娃哈哈等這場潑天的富貴等了很久了,因爲它值得的,值得的背後是創始人宗慶後是憑良心做事情的企業家。

但並不是每一個被謠言重傷的企業都有機會像娃哈哈這樣東山再起,或者靠著深厚的“家底”抗擊過一次次的打壓。

和娃哈哈一樣,曾經紅極一時,國民度極高的蓮花味精,因爲被謠傳吃了味精會致癌,至今元氣都未恢複。

蓮花味精成立于1983年,被稱爲一代“味精大王”。

蓮花味精巅峰時期,年産量可達12萬噸,産值22.3億元。

項城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蓮花的標志,員工爲自己的工作單位而感到自豪,“每次蓮花味精一發工資,項城的物價就會漲,因爲工人們領了工資就要買東西,拉動了好多其他産業。”

放眼全球蓮花味精産能也很抗打,單味精産品産量就可位居世界第一,3年出口了10萬噸味精,已然是民族品牌的驕傲。

這樣的繁榮景象,卻抵擋不住謠言的攻擊。

2002年,吃味精會致癌的消息愈演愈烈,有不少專家跳出來說,“味精中的谷氨酸氨會致癌,導致脫發。”

更有人拿出了1968年《新格蘭醫學期刊》上刊登的一篇關于一名中國移民吃了味精,感到渾身無力,心悸發虛引起高鈉血症的文章作爲佐證,說吃味精致癌。

在這些謠言四起的同時,以健康著稱的雞精進入了中國市場,並且在短時間內取代了味精的位置,成爲了家家戶戶餐桌中必不可少的調料品。

其中最爲人們所熟知的太太樂雞精,更是成爲了雞精産品的領頭羊。

但很少人知道,其實味精的配料表很幹淨,原材料就是一個小麥。

而雞精中的配料不僅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配料就是味精。

1973年,聯合國食品法規委員會就把味精歸入了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一類中了,也有諸多專家重申吃味精並不會致癌,但比起謠言,辟謠總是無力的。

直到2022年,海天味業出現了添加劑的風波時,蓮花味精因爲配料簡單幹淨,重新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和購買。

但蓮花味精早就因爲幾度易主,虧損情況越發嚴重,之後的十幾年都是虧多掙少。

2021年,甚至導致需要拍賣蓮花相關的商標來進行自救。

曾經民族驕傲的中國味精産業,本該乘著東風,一舉占領更多的市場,成就更輝煌的事業,卻因爲一句謠言後,因爲經營不善,退出了曾經引以爲傲的市場,甚至開始銷聲匿迹。

像蓮花味精這樣被謠言打擊後,一蹶不振甚至破産清算的企業還有曾經名噪一時春都火腿腸。

春都,作爲中國的第一根火腿腸,曾以70%的市場份額在火腿腸的賽道獨領風 騷,資産達到29億元。

不僅如此,在1989年春都花了150萬元成爲央視的廣告標王。

在那個年代150萬元是什麽概念?

以繁華的上海爲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976元

能花這麽一大筆錢,成爲央視廣告的標王,可想而知當時春都火腿腸有多火爆。

當時春都生産線由7條增加至109條,從年産不足萬噸擴大到年20萬噸。

盡管如此,卻依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看到這塊蛋糕這麽大,自然就會有人眼紅。

于是,鄭州肉聯廠、漯河肉聯廠等河南肉聯企業乘勢而上,相繼推出了“鄭榮”“雙彙”等火腿腸新品牌,想要瓜分市場份額。

1993年,春都因爲管理不當,發生了一場大火,造成了4000萬的損失。

領導舍不得那價值4000萬的豬肉,就這樣打水漂了。

于是,便挑選了一些好的豬肉混合到了正常肉裏。

“廢物”是得到了利用,但也因此使得産品有一股煙熏味。

隨著這股煙熏味,傳出了很多謠言,“春都與火葬場聯營了,火腿腸都是用人肉做的。”

隨著謠言的擴散,傳出了很多不同版本,甚至描述得有模有樣的。

有人說在春都的火腿腸裏吃到過頭發和指甲;也有人說春都離當地的殡儀館很近,半夜去屍體的大腿上割肉呢;也有人說是用屍油提煉的。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辯證這些謠言,但正所謂三人成虎,並且在傳得有鼻子有眼的情況下,使得人越加相信了。

而這些謠言還成爲《故事會》的素材,被央視報道過。

在謠言的夾擊下,會跳舞的火腿腸成爲了爛火腿。

還有人曾說,春都之所以會在火燒之後有謠言傳出,是因爲和雙彙打價格戰,使得質量直線下降。

不管怎樣,曾經輝煌一時的企業,因爲謠言在2010年破産清算了。

宗慶後曾說過:對于任何企業家來說,競爭都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同時又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事實上,越是競爭對手越值得我們學習,因爲我們所擁有的是同一類企業,對手的成功模式能夠使我們追趕的步伐加快,犯錯誤的概率降低。

在謠言的危機事件,宗慶後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一次次渡過危機。

如今的娃哈哈隨著宗慶後去世,再次被衆人推上神壇,而那些曾經被四處傳播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深深明白:謠言真的可以摧垮一個企業。

有時候謠言成本太低,食品安全又太重,使得人們容易相信一些謠言。

如今,人們早已學會要謠言中如何自辯,而更多的國貨紛紛用自己的行爲诠釋了,何爲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願更多人學會分辨謠言,也祝更多的國貨越來越好!

本文作者 | 月伴星河責任編輯 | 淡淡翠策劃 | 小可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