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鮮有敗績的大明督師孫傳庭,爲何幹不過李自成

文史大家 2022-05-18 13:30:20
孫傳庭出關時的大明與入獄前的大明完全不一樣。

13年起,兩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浙江大旱,蝗。入冬,又大饑,人吃人,草木皆盡。

14年,各地春疫又起,僅河南武安縣10035戶便死絕8028戶,人丁20325名中逃死18450名,卻要承擔44795兩稅銀和上萬石糧米。以致有土無民,沃地荒蕪。

同時張獻忠和羅汝才再度起兵,李自成進入河南,局勢開始失控。在四川,由于明軍高層的錯誤布署,以致土地嶺、竹笛坪和黃後谷諸戰失利,汪之鳳、張令、劉士傑和猛先捷等戰死。

在河南,李自成卷土重來,破洛陽,殺福王,三圍開封,兵勢極盛。傅宗龍、猛如虎、劉光祚、汪喬年和姜名武等俱戰死。而秦兵經曆次大戰,也所剩無幾。

孫傳庭複任後,奉旨斬殺賀人龍,整頓殘兵,時值李闖三圍開封,明廷催其出戰,然而明軍內部全部是新募兵,戰鬥力堪憂,但礙于皇命,孫傳庭只得頂著壓力出關。

第一次出關是爲杮園之役,孫傳庭以南北對進戰術夾擊闖軍,卻先爲闖軍擊潰。兩軍于是又戰于郏縣,孫傳庭以牛成虎誘敵,設下三道埋伏。闖軍中計,被斬首千余,李自成親自上陣,亦不能勝,連大纛和坐騎都丟了,全軍向東潰敗。

明軍追擊至塚頭鎮,闖軍棄下大量金銀以圖延緩明軍追擊,孫傳庭部隊的新募秦兵爭相搶奪財物,隊伍混亂。

這時羅汝才,李自成開始反擊,明軍潰敗,副將孫枝秀和黑尚仁以下78名將校和數千士卒陣亡,軍馬喪盡,而闖軍亦喪精銳八千余人,爲入豫以來第一敗。

孫傳庭根據王龍之言,認爲在河南白地的李闖百萬大軍五月後必大饑,現在需要堅守潼關,保衛關中。

同時,孫傳庭編練馬步新兵五六萬人,又趕制了兩三萬輛火車(集作戰和後勤爲一體的戰車)。

但是,孫傳庭繁重的軍役令關中士大夫集團心生不滿,他們造謠孫傳庭養寇自重,又倡議于朝,稱宜速出關。思宗疑慮,下手敕催戰,關中官員又威脅孫傳庭說再不出關,就有人來收拾你。

于是。。。孫傳庭違心請戰,朝中也有明白人,如劉理順,他希望孫傳庭不能就這樣孤注一擲,拼掉明軍最後的精華。

16年5月,朝廷加封孫傳庭爲七省督師和兵部尚書。8月初6,孫傳庭師出潼關,李自成聞明軍東進,于是調動荊襄全部的兵力,會師于河南。

孫傳庭計劃以牛成虎部爲前鋒,高傑部爲中軍,延綏和甯夏兵爲後衛,又令四川明軍側應,檄令左良玉出擊汝甯。

李自成于襄城和樊城間築20余土城,城上伏下大小火炮和弓箭手,城前挖出一二裏溝壑,騎兵作爲預備隊在城中整裝待發。

孫傳庭有意放慢了行軍速度,他吸取了以前明軍戰敗的教訓,步步爲營,決定築洛陽爲長久計,明思宗不允,當時明軍又糧斷,孫傳庭便下定決心快速進軍進行主力決戰,畢其功于一役。

8月21日,明軍進逼汝州,守將李養純投降,告訴孫傳庭:李自成軍主力在郏縣和襄城,官吏駐地在寶豐,家屬和糧草俱在唐縣。

孫傳庭便親率主力攻寶豐,遊擊折增修襲唐縣。9月初6,明軍圍寶豐。11日,明軍與來支援的闖軍激戰2天,取得大勝。同時唐縣也被拿下,繳獲的糧草也增加了孫傳庭決戰李自成的信心。

13日,明軍與闖軍1萬多精騎會戰于郏縣,闖軍又大敗,果毅將軍、前營第二號大將謝君友被俘,大戰中李自成的大纛再次被砍斷,李闖王幾乎也被俘虜,但幸運之神實在太眷顧他,令他躲過了一劫又一劫。

李自成又縮回了“襄郏防線”,大明失去了最後一次徹底殲滅農民軍的機會。

大雨連下六日,道路泥濘不堪,明軍糧車無法跟進,戰勝所獲又極爲有限,孫傳庭被迫在郏縣停滯5天。

5天可以改變很多,比如。。。闖軍突然行動,截斷明軍糧道。

孫傳庭此時的安排極具水准,他令河南友軍原地不動,白廣恩從大路進軍,親率部隊從小路進軍,以求打通糧道。

可惜,看似滴水不漏的安排還是漏水。孫傳庭和洪承疇一樣,忽略了自己手下士兵的素養問題。秦兵開拔後,河南大兵們沸騰了,沒天理啊,這幫龜孫要抛棄咱了!河南部隊于是紛紛晔變,總兵陳永福亦不能止。

李自成也沸騰了,他意識到這是個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機會,他下令全軍突擊。

明軍潰敗,各部一晝夜西逃400余裏,損失4萬余人,物資盡喪。

孫傳庭集結殘部列陣潼關城下,闖軍用繳獲的督師大纛騙開關門,明軍不敵,再次潰敗,孫傳庭見狀悲憤難抑,他揮刀躍馬沖擊敵陣,馬革裹屍,年五十一。

他爲什麽突然打不過李自成?原因很多,李自成不是當年的李自成,農民軍不是當年的農民軍,秦兵更不是當年的秦兵,思宗皇帝。。。不提了。

或許,他更缺的是糧食和兵員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最後,用吳偉業《雁門尚書行》的一句詩結尾吧:

青史誰人哭藓碑,赤眉銅馬知何處。

0 阅读: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