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和誰睡,會影響未來性格?觀點背後的真相,可笑又可悲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2024-05-10 20:56:42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

你覺得,孩子小時候和誰睡,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嗎?

從親子依戀的角度來說,小時候,孩子會對媽媽的氣味、聲音更爲敏感,所以,孩子和媽媽睡,可以建立更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這對建立孩子的好性格,有著很好的幫助。

所以,在網絡上,也經常能夠看到相關的文章,建議孩子和媽媽睡。

並且,很多人的觀點是:

和媽媽睡,孩子性格就會好;

和老人睡,孩子性格就不容易好。

再看看身邊的事實,好像確實如此,有點道理哦!

果媽的一個好友休完産假准備去上班了,老人提議,讓孩子跟老人睡。

孩子跟老人睡,寶媽晚上就能睡個好覺,不影響第二天的睡眠。

但是,寶媽心裏卻又有點擔心。

因爲很多人會說:

孩子和老人睡,以後和媽媽就不親了;

孩子和老人睡,奶奶呼出的氣體細菌病毒更多,影響寶寶的健康;

孩子和老人睡,孩子未來性格更容易驕縱等。

那麽果媽便來說一說這三個問題。

01 孩子和老人睡,以後和媽媽就不親了

確實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就是孩子經常由老人帶著睡,孩子習慣了,然後就非要和奶奶睡。

但這不代表,孩子和媽媽不親。

關于孩子和母親親子依戀關系的建立,有很多種方式,比如:母乳餵養、抱抱、親子溝通、哄睡、親子陪伴、親子遊戲等等。

陪孩子睡,只是其中一種。

爲什麽很多家庭的孩子,在和老人睡了之後,和媽媽不親了?

不是因爲和老人睡這件事情,而是媽媽平時和孩子建立的親子依戀關系太少了,奶瓶餵養、抱抱、陪伴等這些事情,都是奶奶在做。

那麽孩子親子依戀最親密的人,自然就是奶奶,和媽媽就沒那麽親近。

所以,想要孩子和老人睡,但是不影響母子之間的親密關系,那麽寶媽們需要做的,是在空閑的時候,多陪伴孩子,建立親子依戀關系。

02 孩子和老人睡,影響寶寶健康

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說,老年人更容易有一些慢性病,比如咽喉炎等等。

然後就有說,老人和孩子睡,老人呼出的氣體會有病菌,孩子呼吸了,容易生病。

確實有個風險,但是,如果要避免這個風險,那就得自己帶孩子了。

因爲,老人和孩子睡一屋,和老人與孩子住一個房子,是一樣的,老人只要住在這裏,要幫帶孩子,就會接觸孩子,就會存在這些病菌。

也就是說,父母所擔心的,不是睡一個屋的問題,而是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問題。

這麽一說,還是自己帶娃吧?

老人如果有會傳染的病,確實需要和孩子分開住。

但是不傳染,既然平日裏能一起生活,那麽晚上也能夠睡一屋。

03 孩子和老人睡,影響孩子性格

其實這個問題,和第一個“親子依戀關系”的問題,是一樣的。

大家覺得孩子和老人睡影響性格,主要存在兩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個層面,是老人帶孩子的睡眠習慣不好。

比如,老人睡前玩手機,還帶著孩子一起玩;

比如,孩子不睡覺,老人就嚇唬孩子等等;

比如,孩子早上起床之後,老人包辦,給穿衣服穿鞋,甚至孩子還沒睡醒老人就安排好了。

不好的睡眠習慣,確實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但是,家長是否去和老人溝通呢?

又或者,老人實在無法自己完成哄睡任務的,父母是否可以自己去完成這一步呢?

第二個層面,是孩子的教育,都是老人在參與,父母參與太少。

性格這件事情,不單純是睡前、起床後的一些行爲習慣所引起的,還包括日常的教育問題。

孩子性格不好,最大的原因便是:老人參與太多,父母參與太少。

比如,孩子在外面搶別人的玩具,老人只覺得孩子厲害,以後不會被別人欺負。

逐漸地,養成了孩子霸道、驕縱的性格。

或許父母會說:這些問題,都是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發生的,我們不知道,無法教育。

其實,孩子的這些性格産生後,問題便會經常發生,但凡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一些,就能發現。

白天老人陪伴,父母沒時間,那麽下班後呢?周末呢?

很多父母會在自己的空閑時間,也將孩子全部交由老人帶,自己在家玩手機、看電視、睡覺等等,自然不容易發現這些問題。

等發現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可能已經很難改變了。

然後這時候再去責備老人,因爲是老人帶著娃睡覺的,所以孩子的性格才會變得這麽不好。

甚至再去責備孩子,這樣那樣不好。

孩子小時候和誰睡,會影響未來性格?觀點背後的真相,可笑又可悲

果媽寄語

所以,爲什麽果媽覺得,這些觀點背後的真相,可笑又可悲?

可笑的是,父母將孩子的性格問題,歸屬于和老人睡覺。

可悲的是,即便意識到孩子的性格問題,家長也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去介入。

但凡父母抓住每一段在家的時間,就能建立親密關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就比如上面所說的,孩子搶別人玩具。

但凡家長多陪孩子,那麽在陪孩子去遊樂場的時候,他還是會搶別人的玩具。

這時候,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教育:

這是別人的玩具,我們不可以搶;

你要是很想玩,可以問人家小朋友借。

回家之後,再和老人溝通一下這個問題,讓老人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那麽,後續這樣的問題,便會減少了。

所以,孩子還會養成驕縱、蠻橫的性格嗎?

所以,孩子性格被老人帶得不好,終歸還是因爲父母參與育兒太少。

父母要永遠相信,我們作爲孩子的第一撫養人,在愛的排序中,母親、父親,要永遠排在老人前面,這樣的排序建立之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非常有效。

反之,父母陪伴孩子太少,導致孩子愛的排序錯亂,奶奶排在了父母前面,那麽教育的事情,就沒那麽好辦了,很多時候就隨了奶奶了。

最後,果媽還是想說,孩子性格的問題,不在于晚上和誰睡,永遠在于父母!

PS:圖片源自網絡,侵立刪!

0 阅读:441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簡介:我是開心果的媽媽,一起來聊育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