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山姆/大潤發,零售行業誰在賺錢?

財經早餐 2024-02-03 06:16:56

就在1月30日,永輝超市發布2023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

根據公告,公司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14.2億元,同比減虧51.45%(去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7.6億元)。

在此前,永輝超市連虧三年,市場討論頗多。不過,從2023年減虧的趨勢來看,雖然永輝還是預虧狀態,但似乎有好轉趨勢。

目前,永輝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仍然保持前列。

根據凱度消費者報告對零售商市場份額的統計,營收規模在900億元的永輝超市是中國第三大零售商品牌。截止2023年12月底,永輝超市在中國零售市場的份額爲5.3%。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集團排名第一,份額爲7.6%;沃爾瑪集團緊隨其後,市場份額爲5.4%;之後是華潤萬家集團(份額4.4%),以及物美集團(份額3.1%)。

然而,不止是永輝,最近幾年整個零售行業日子都不好過,前有山姆、開市客(Costco)等倉儲式會員店圍追堵截,後有盒馬鮮生、好特賣等線下和折扣店窮追猛打。

大賣場、會員店、折扣店、專業店、便利店跟電商之間競爭不止,消費者選擇越來越多,那麽如何能讓消費者持續進店(消費)?

筆者以爲,線下零售不會消逝,但線下門店之間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那麽,現在零售行業整體處于什麽狀態?還有誰在賺錢?

會員店也不好做了

要想知道零售行業難不難,先看頭部企業。2023年的零售行業依舊不好做,線下零售壓力很大,也幾乎沒人賺到錢。

2023年11月,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發布2024財年中期業績報告(截至2023年9月30日),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收達357.68億元,同比減少11.9%。營收中,來自銷售商品的收入爲342.25億元,同比下滑12%。

高鑫零售在財報中稱,淨利潤虧損擴大的原因在于同店銷售下滑、可比銷售額下滑以及平均客單價下滑。而這不是大潤發首次失利,其在2022年被阿裏收購後就遭遇了業績首次虧損。

再看永輝超市。從過去三年來看,永輝連年虧損,三年虧80億。根據財報,永輝2021年、2022年、2023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9.44億元、-27.63億元,-13.4億元。

公司表示,虧損主要是來自關閉虧損門店産生的資産減值,探索線上業務燒錢嚴重,且零售行業和電商競爭壓力大等因素。永輝超市在業績預虧公告中如是表示:2023年市場逐步恢複,但零售行業仍面臨巨大競爭壓力。

另外,二級市場股價持續下跌導致公司資産減持,根據初步測算,本年度公司預計將計提長期股權投資及其他長期資産減值5.3億元左右。

與大潤發和永輝不同,山姆及其背後的沃爾瑪中國成績還算不錯,連續5個季度實現業績增長。2023年11月,沃爾瑪發布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沃爾瑪中國三季度淨銷售額爲45億美元(約324.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5.3%,可比銷售額增長18.6%,電商業務淨銷售額增長38%。

雖然永輝的虧損現象也呈現逐年收縮態勢,但眼看隔壁倉儲會員店在國內越活越好,難免不羨慕。

然而,活的好也只是相對而言,事實上,2023年國內零售行業已經卷得不行。

開市客、山姆爲代表的倉儲式付費會員店打起價格戰,壓低毛利,依靠會員費盈利,且已經對國內的大型零售店産生較大沖擊。即便是倉儲式會員店在國內備受推崇,並逐漸成爲一種文化符號和身份象征,彼此之間的競爭也同樣激烈。

倉儲式會員店高昂的會員費讓不少用戶在續卡這件事上,開始變得猶豫,無論是山姆還是開市客,推進的都並不容易。共享會員卡、代購等途徑已經成爲會員店商品流通的經常性現象,而盒馬直接打起移山價的招牌,鼓勵用戶在普通門店的高頻到店消費。

會員店在“嘗鮮期”過後,如何吸引用戶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或許會是大賣場的機會。

高昂的會員費之下,消費者在選擇時更看重網紅産品、SKU數量、産品品質和消費服務。同行競爭壓力大,山姆超市、Costco也競相打起價格戰,一方面相互“借鑒”策略,網紅大單品極爲類似,另一方面拼物流、拼服務、拼電商。

零售商賺錢變得更加困難,虧損成爲常態,各家都在積極摸索轉型。

轉型要怎麽轉?

2023年,豬肉及鮮菜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保供業務收縮,以及囤貨行爲趨于理性,導致消費者在零售店的每筆訂單商品件數減少。這三個關鍵指標同時下滑,也導致了零售店經營不容易。

但困難不會消失,就看各家如何應對。

零售的本質是産品、服務和經營效率,或許是大家都開始明白這一點,各家不斷摸索轉型和本地化的方式,其中永輝的做法頗具代表性。

連虧三年的永輝陣痛明顯。永輝開始向倉儲式會員店學習了。

1月15日,永輝超市在雲南昆明開出首家旗艦店,模式跟倉儲式會員店很是相似。首先是店面的面積更大,達1.3萬平方米。其次選品更精,該旗艦店選取的1000左右的生鮮産品,以及8000多食品、日百類商品,有40%都是首次在永輝渠道內銷售的新品,銷售額也不錯,證明了定制化單品對于本地銷售的吸引力。

這種定制化的“一店一議”模式,成爲永輝超市發力場景零售的一種新嘗試。

千店千面,根據當地特色設置選品以及門店表達,本質上也符合新零售的理解。

這家門店也成爲永輝推進門店調優戰略以來,對其供應鏈能力、經營能力、選品能力及服務能力的集中展現。對于永輝來說,雖然扭虧爲盈還未實現,但其實2023年前三季度,永輝事實上已經實現了盈利(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0.52億元的淨利潤),這也能說明2023年以來的門店調優改造、加大自有品牌商品等動作有成效。第四季度的虧損,或許可以視爲永輝轉型過程的陣痛期。

門店優化和數字化供應鏈是線下零售店永恒的話題。永輝一方面關閉部分長期虧損門店,另一方面著力推進供應鏈數字化、供應商分級管理等各項變革,繼而實現2023年前三季度的扭虧爲盈,也給行業提供了一個樣本,公司2023年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度減虧14.2億元就是成果。

根據公司公告,截至本公告日,公司現金流充裕,可持續經營能力未受到影響,也沒有因此觸發其他退市風險警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研究和學習使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0 阅读:720
评论列表
  • 2024-02-03 22:58

    說白了港人賣山姆就是個過渡,山姆如果真去香港開店就被忽悠了

  • 2024-02-03 16:37

    客單價1000也沒啥,只是因爲一次性買的多,論産品性價比山姆還是不錯的

財經早餐

簡介:美好的一天,從財經早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