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王子》告訴我的事(一)

夢遊先生 2024-03-15 19:25:45

前言

近期有位來訪者送了我一張畫

from Juliet

真的非常喜歡了 無論畫風還是內容

再次 深表感謝。

許多人或多或少 在咨詢過程中或是後對我表達過謝意

其實和你們溝通的過程,何嘗不是令我也收獲滿滿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 美麗而獨立的靈魂

和每一個靈魂的交流都像打開一本書

感謝你們願意敞開自己的一部分人生,賜予我閱讀的權利

說到書,我最喜歡的一本莫過于《小王子》

我文章的很多插圖也大多是來自于此

此書我至少讀過不下七次,可以說是每次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都有新的所感

以書籍對照生活,以生活映證書籍,尋找物質世界和靈魂共鳴的通道,這也正是閱讀的意義

它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以孩子的視角,講述了被成人世界忽視的心靈的力量、真摯的情感以及純真的美好

喜歡《小王子》的人,內心往往還願意爲這份童心保留一個小小的角落

這幅畫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想著是該爲我所熱愛的小王子,開辟這麽一個角落了

一直想和你們聊聊這本書,但臨下筆又情怯,總覺得自己的閱曆和思維深度還不夠,不敢妄議經典

但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就是十年前和現在,也許下一次讀又會有新的感悟

如胡適先生所言,怕什麽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這個系列的文章獻給過去與未來的我,和你們。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小王子,也希望能和你們在評論區一起進行友好的探討。

一、你看見的是一頂帽子,還是蛇吞象?--大人和小孩

在開篇作者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一段經曆,他畫了第一張畫:一條蟒蛇吞下了一頭大象

但是當他拿給大人們看的時候,卻總被認爲他畫的是一頂帽子

大人們總是缺乏想象力,需要很多解釋說明,于是他畫下了第二張畫

但大人們卻不以爲然,只勸說他把蟒蛇,大象,繪畫放在一邊,把興趣放在地理、曆史、算術、語文上

看來同一個世界,每家都有同一個大人

帽子和蛇吞象

但他長大後卻並沒有變成這麽無趣的大人,他圓滑地融入其中,和他們談些高爾夫球,政治之類,所謂懂得“人情世故的大人”應該討論的話題。

但他內心依舊相信,孩子們都保留著成人已經失去的珍貴品質,能看到一些具有想象力的美妙事物

在原生家庭采用這種打壓式教育的背景下,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多都具有這樣的潛質,有些令人可惜地被埋沒,成了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有些也得以絕處逢生地被發掘,開出新的枝葉

以下是某位來訪者的自述,本案例的引用已征得她本人同意

我小時候學習不太好,父母比較暴躁,看到我的考卷上被打紅叉,就會質問我“爲什麽答錯?”我根本不知道怎麽回答這種問題,他們就會罵我笨,說養頭豬都好過生下我之類的話。我開始産生了厭學情緒,對于課本上的知識本能地排斥,但喜歡畫畫,總是在草稿本上畫。但他們看見了會很惱怒,進而說我“心思根本沒放在學習上”,認爲這是我成績不好的元凶,我當時正值逆反期,他們越不讓我畫我就越要偷偷畫,我的朋友們都很喜歡我的畫,還常常誇我畫得很好。後來我選擇了藝術類專業,現在在做設計,收入能養活自己,工作本身也有興趣的加成,我覺得這種狀態挺好的,非常慶幸堅持了自己的選擇。但我現在就感覺和父母有了很多隔閡,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對父母有依賴感,我很獨立,但總覺得自己缺少了一些什麽,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現在很難進入一段親密關系。

爲人父母是一份重要的職責,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傷害,這些早期的創傷可以慢慢治愈

但問題在于:我們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這些遺憾再帶給我們的下一代?

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不滿是一種“自我投射”

比如有人討厭孩子的懶惰,那麽真正懶惰的可能是他自己,並且他爲此深深的不滿卻無力改變,所以才對自己的孩子要求苛刻。

案例中的父母在成長經曆中有著許多學習經曆方面的遺憾,所以寄希望于自己的兒女能代替他們改寫這種遺憾。

我們的心裏都有一個內在的小孩,如果無法處理好自己與這個小孩的沖突,那麽首當其沖受到這份傷害的,可能就是你的兒女。長此以往,父母和孩子之間會形成一個彼此都不滿的相互投射,導致惡性循環。

我們在陪伴子女的時候,如果可以不做一個無聊的大人,總是去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爲他的未來謀劃

而是更耐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溝通,去尊重他的興趣和愛好

可能就不會讓小王子的作者在 6 歲時就放棄了當畫家這一美好的職業

但我的這位來訪者是幸運的,她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一群很溫暖的朋友,表達了對她的支持,她也因而得到鼓勵堅持了這個愛好,甚至變成事業

但 有些人可能沒這麽幸運

比如前段時間自殺的25歲攝影師鹿道森

鹿道森遺書節選

他的遺書,五千余字,字字珠玑

原生家庭、成長環境、校園暴力、年輕人的生活壓力等等值得深思的課題,均囊括其中

出于對逝者的悲憫,我閱讀了數遍,去感受他的心情,看他陷入孤獨,看他渴望幫助,看他自我修複,一次又一次,最後陷入麻木,直至看破生死

我總想著,說點什麽,爲他發點聲

直到我看完,退出,然後又看了一眼他附在前頭的話

是啊,無需爲他立碑

他是個活得很明白的年輕人,只是不夠幸運

他只是回到自己的那顆小星球,去尋找他的玫瑰

只願玫瑰年年爲他盛放

0 阅读:0

夢遊先生

簡介:情感困擾歡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