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最火的AI硬件全球首拆來了:RabbitR1被曝套殼後又翻車,AiPin扒開後就像塊智能手表?

愛範兒 2024-05-07 11:21:02

自诩要幹翻手機的 AI 硬件們,似乎總逃不過「首秀即翻車」的宿命。

AI 硬件新物種的 Ai Pin 被嘲美麗廢物,號稱幹翻 app 的 Rabbit R1 私下裏可能是個套殼 Android app?當紅炸子雞 Ray-Ban Meta 上的 AI ,看起來更像是買一送一的附贈品……

尤其是號稱原生 AI 硬件的 Ai Pin 和 Rabbit R1,與其說是功能未完善的實驗半成品,不如說更讓人嗅到一股建立在概念炒作之上的急功近利,這在前兩年的元宇宙和 NFT 等熱門概念也曾出現。

最近,全球知名拆解機構 iFixit 也從裏到外徹底扒開了 Ai Pin 和 Rabbit R1,將這兩款最近風頭正勁的這兩款 AI 硬件的真面目展示在世人面前。

附上拆解原視頻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nl_jaSBZ0

扒開 Ai Pin ,就是塊智能手表?

Ai Pin 和 Rabbit R1 體驗上的不如人意,早在硬件上就已經埋下草蛇灰線。

面對表面連一顆螺絲釘都找不到的 Rabbit R1, iFixit 動用了最熟悉的老辦法——加熱。

iFixit 友情提示:在嘗試打開後蓋前,別忘了在邊緣塗抹一些異丙醇,這有助于軟化粘合劑,從而讓開蓋過程像剝香蕉一樣順滑。

成功打開 Rabbit R1 後蓋後,裏面的構造出乎了 iFixit 的意料,其中電機和齒輪的搭配,給人一種蒸汽朋克風格的感覺。

而當那塊僅有 3.85 瓦時,被牢牢粘在背板上的電池映入眼簾。iFixit 看了,都忍不住吐槽:Rabbit R1 要想充當個稱職的 AI 伴侶,這電量怎麽著也得加把勁。

接下來的拆解過程可謂是簡單粗暴,瘋狂拆拆拆、擰擰擰,伴隨著螺絲一顆顆卸下,相機、馬達、揚聲器等組件也相繼被露出真容。

iFixit 在拆解過程中意外發現,揚聲器下方隱藏著一個觸覺馬達,它緊貼在機殼的前半部分,而滾軸上的按鈕實際上是一個可以整體拉出的金屬軸,輕輕一拉就能輕松取出。

最後, iFixit 對主板進行了一番細致入微的檢查,雖說主板負責設備操作處理的「大管家」,但大型動作模型(LAM)並沒有部署在主板上,而是在雲端運行。

緊接著,Ai Pin 也「難逃一劫」,經曆了加熱和暴力的雙重「折磨」後,其內部構造便展現在我們面前。仔細一瞧,你會發現它內部結構和 Apple Watch 似乎還真有那麽點親戚關系。

與 Rabbit R1 類似,Ai Pin 的主板同樣負責運行設備,但核心數據的處理依然依賴于雲端,這意味著,一旦沒了網絡,Ai Pin 和 Rabbit R1 可就成了個擺設。

Ai Pin 的電池構造采用了分體式設計,由內部電池和外部電池組成。

內部電池采用锂電池設計,容量與 Apple Watch 電池參數相近。外部電池則是一個磁性夾子,可以吸附/夾在衣服內側,用戶可以隨時通過更換夾子,實現 Ai Pin 的全天候運行。

當然,前提是你得承受 Ai Pin 那份「熱情」。

iFixit 在拆解內部電池時相對比較吃力。在卸下所有 T2 型螺絲後,爲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壞, iFixit 需要先采用溶劑軟化粘合劑,接著小心翼翼地將僅有 1.087 瓦時的內部電池卸下。

隨後,無線充電線圈、揚聲器、麥克風、激光投影儀、相機等零部件也逐一被拆下。

至于外部電池,它的打開方式樸素到了極點——頂部撬開就行。頂蓋一移除,無線充電線圈、磁鐵、螺絲一一呈現在眼前。

沒有出乎太多意外,Ai Pin 的電池僅有 1.79 瓦時,連普通智能手機電池的零頭都不到。

將可維修性放在首位的 iFixit 特別指出,這兩款設備的電池更換過程繁瑣得讓人頭疼,因爲電池被隱藏在了難以拆卸的粘合面板之下,在維修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成了「刀下亡魂」。

早些年,美國華盛頓州電子産品的可維修性法案就曾規定,將手機電池用膠水黏在主板上,增加了拆修和維修的難度,不符合環保和重複利用的原則,因此電池必須是可拆卸可更換的。

一般而言,锂電池能夠支持大約 400 個循環周期,但對于這些 AI 硬件來說,可能用不了多久,用戶就得因爲性能的快速下降而和這些電池說「再見」了。

顯然,Ai Pin 和 Rabbit R1 在美感方面是下足了功夫,但在可拆卸設計方面還差點火候。

值得一提的是,在拆解視頻的尾聲, iFixit 一針見血地吐槽道,Ai Pin 和 Rabbit R1 的誕生就像是本可以用一封電子郵件解決的事情,卻硬是給弄成了一場線上會議。

言外之意是,一個簡單的 app 就能搞定的事情,卻偏偏要弄得這麽複雜。

沒有驚喜,只有糟糕

前兩者更像是科學實驗,而不是成品,而後者(Ray-Ban Meta)是目前最理想的 AI 硬件。

華爾街日報編輯 Joanna Stern 近日在評測完當前三大熱門 AI 硬件後得出了上述結論。巧合的是,標配的識別能力恰恰是這些 AI 硬件的最大公約數。

三家 AI 硬件公司都承諾,他們的 AI 硬件都能利用攝像頭去看、去聽,然後試圖協助用戶能夠分析所看到的內容,並給出答案。

Joanna Stern 在拿到三款 AI 硬件的第一時間,就迫不及待地爲它們安排了一場視覺識別的「大考」。

她的第一站選在了紐約市的 Bideawee 寵物領養中心。在這裏,Ai Pin 和 Rabbit R1 雖然能認出眼前的「毛茸茸」是只貓,但當被問及具體的品種時,卻只能「撓頭抓耳」。

老實的 Rabbit R1 承認自己不能識別具體的品種,但還是大膽地猜了猜。而 Meta 不僅猜測了貓的品種,甚至連小狗的品種也一並識別成功。

Rabbit R1 糟糕的續航問題已經是老調重彈的話題了。

一眨眼的工夫,它就消耗了 35% 的電量,號稱陪伴一整天的 AI 伴侶估計連半天都撐不過去。

Joanna Stern 吐槽說,Ai Pin 外觀酷炫,手勢操作繁雜,但它那戶外可見的屏幕,更多是爲了炫耀而設計,而非出于實用性的考量。

Ai Pin 和 Rabbit R1 都宣稱支持多種語言的實時翻譯,但在曼哈頓中文學校的測試中,一句簡單的「廁所在哪裏」,卻讓 Rabbit R1 卡殼了將近四分鍾。

相較之下,Ai Pin 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表現得更加像個真正的翻譯,直到它在處理「我對花生過敏,湯包裏有花生嗎?」這個問題時,突然變成了西班牙語的「忠實粉絲」。

當 Joanna Stern 再次請求翻譯成中文時,Ai Pin 依然固執地卡在西班牙語中,而當服務員反過來要求用中文翻譯成英文時,Ai Pin 卻又能成功完成任務。

在實時識別方面,「能看不能說」的 Ray-Ban Meta 也遇到了問題,它將中文的「蝦」誤認爲是「樹」,遠不如三星 S24 隨手一拍的識別能力。

在日常輔助使用功能上,Meta 的反應速度和效果是最好的,它能夠迅速給出建議,比如提醒用戶給郁金香施用化肥。

使用 Rabbit R1 嘗試打車時,雖然 Uber 服務出現了一些波折,但公平地說,車輛最終還是到達了。當 Joanna Stern 請求它播放 Taylor Swift 的新專輯時,Rabbit Rabbit R1 卻播放了 2006 年的老歌。

這些在之前評測中出現的問題,在 Joanna Stern 的評測中也都出現類似問題,因此,她也表達了自己的憧憬:AI 硬件的魅力在于,它們能夠讓我們像人類一樣進行互動,而不是讓我們總是感到沮喪的技術。

但憧憬和現實畢竟是兩碼事,大多風口上的豬也僅僅是圖個風口而已,要是真遇到麻煩事兒,那就是另外的價錢了。

就拿 Rabbit R1 來說,考慮到蘋果和 Google 對應用商店的嚴格管控,它們幾乎就不太可能允許一個能夠隨意調用其他應用的 app 上架。

更何況這樣的形式本身也沒有太多護城河。Rabbit 公司創始人呂騁曾表示,將 Rabbit R1 打造成一個獨立設備,是爲了保護其獨特的 AI 模型不被輕易複制,同時方便在激烈的消費市場中脫穎而出。

另外,在這個資本市場裏,爲了吸引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眼球,總要講些新鮮且複雜的故事,才能讓 AI 的生意變得更性感。

1 月份剛發布時,呂騁給 Rabbit R1 的預售活動設定了保守的目標——3 千台,一天後,首批 10000 台 Rabbit R1 就被預訂一空。僅僅 3 個月時間,Rabbit R1 銷量突破 10 萬大關,一舉成爲市場上最火的 AI 硬件。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就有網友 @Andyparackal 爆料,成立于 2021 年的 Rabbit 公司前身原本也是以 NFT 爲主要業務方向的創業公司,曾推出一款需要預先付費購買 NFT 的遊戲——GAMA。

但隨著生成式 AI 浪潮的襲來,Rabbit 公司在去年底搖身一變,就投身到了 AI 硬件的浪潮中,留下原有一大群付費用戶在風中淩亂。

呂騁對此也作出最新回應,他已經與這些 NFT 項目徹底「分手」,一刀兩斷了,現在,他的心裏只有 Rabbit,並且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Rabbit 都絕不會和 NFT 項目有任何瓜葛。

但誠如 The Verge 在評測 Rabbit R1 時所說的那樣,Rabbit R1 似乎表現得足夠好,但還是先等它兌現曾「畫下」的大餅爲好。

AI 硬件或許是未來,但作爲消費者,無論何時都沒有理由用並不便宜的價格來爲一個體驗糟糕的半成品買單。

作者:莫崇宇、李超凡

#歡迎關注愛範兒官方微信公衆號:愛範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爲您奉上。

愛範兒|原文鏈接· ·新浪微博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