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美顔騙了,真實的80年代,其實是這個樣子

好奇曆史就養了個貓 2024-03-16 22:42:46

你能想象,92年的時候,我們村民到了冬季,床墊是用麥稭和破棉被墊底,點的煤油燈,吃的鹽是一大塊的粗鹽,慢慢的村裏的人,出去打工了,日子也就一點點過來了。

70/80年代,更是一代人酸甜苦辣的珍貴時光。

下面一起來看下真實人物分享的老照片,一下子就把你拉回曾經那個激情似火的年代。

這是網友分享的照片,1980年,她高中畢業時,特意用火鉗把劉海燙了下,每個年代都有對美的追求,但這種美給人的感覺,幹淨,純美。

白襯衣和黑褲子,他用相機把自己留在了1982年的城市角落裏。

下面這位,他是1984年,考上的美術學院,30年了,現在是一位美術教書匠。

這張照片時間不詳,但從打扮來看,應該到了21世紀初期了。那時候的沈陽站還挺豪華。

70/80/90年代的人,應該對這樣的照片不陌生,年紀相仿的人,一起合影留念。這是1983年的端午節,四個年紀一樣大的姑娘的合影照。

下面是70/80年代的城市生活街景,對于50/60歲的人來說,肯定不陌生。那時候,剪頭發隨處支個攤就行。

人力三輪車,這張照片應該是90年代的時候,要不是背景的年代感,恍惚間,還以爲是現在的人呢...

城市街角邊,兩張電影大海報,《血總是熱的》《大澤龍蛇》,有看過的嗎?

來自交通調度的溫馨提示,注意車速,我們等你安全歸來。那個年代應該很少有安全事故。

小時候,聽鄰居說過,他就曾經養了2匹馬,現在想想,他說的時間應該在80年代初期。

1983年,30歲的美國青年教師Leroy W. Demery, Jr.又一次來到中國,在三個月的時間裏,他走遍了除西藏和海南之外的所有省份。下面是他在北京留下的影像。

對于當時的消費水平,走遍全國的花費,也不會超過1000塊錢吧。那個時候的地鐵站依舊幹淨。

車廂裏的人沒有低頭族,大家安靜的坐著,似乎那個時候坐地鐵的人不多。

對于大城市來說,發展已經越來越現代化,人們的生活也在發生變化。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到了天安門就得給自己留一張與毛主席的合影照。

下面這張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是人民大會堂嗎?

下面是83年的北京站,和現在的北京站有什麽變化嗎?

城市裏的人,穿衣風格也有了變化,顔色和樣式都能多了。

那個時候的城市交通,一個交通員站在指揮站就都解決了。

那個時候的自行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就像現在的電瓶車一樣...

這條路真寬,一大群人騎著車子行駛在路上,真懷念第一次騎自行車的時候。

這張照片不知道是在那個地方拍的,雖然沒有高樓大廈,卻讓人感受到甯靜祥和。

感謝大家的閱讀點贊關注和收藏

好奇養了個貓:關注與發現和分享照片裏的故事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