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不滿饷,滿饷不可敵?看明朝的軍隊是如何由強盛走向崩潰的?

思薦琴情 2024-05-15 21:54:35

明軍不滿饷,滿饷不可敵——很多明粉喜歡用這句話來調侃大明軍隊的強大。

那麽明軍強大嗎?

不強大就不會把元朝趕回漠北,打的北元喘不過氣來;可明軍又弱的很,好幾次讓外族打到兵臨城下,最後還被農民軍殺進了皇宮。

這實強實弱的明軍,真的跟軍饷有關嗎?今天我們聊一聊明朝的軍隊制度,聊一聊它

是怎樣建立的,最後又怎麽會崩潰?

中國古代那些中央集權王朝走到最後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軍閥,比如東漢末年的諸侯,隋末的英雄豪傑,還有唐末的藩鎮等等。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元末亂世中興起的一股軍閥勢力。元朝末期各路軍閥各自爲政,他以南京爲大本營,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然後北伐殘余的元朝軍閥王保保,最終建立了被稱爲得國最正的明朝。

跟唐朝末期的軍閥相比,元朝末年的軍閥還是小巫間大巫,尤其是宋太祖趙匡胤那個時代,是“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爲了擺脫五代時期軍閥混戰的困擾,老趙家也費了不少心思。

要防止軍隊造反,首先得砍掉支撐軍隊的三條腿,士兵、錢財和地盤。對于軍閥的將領來說,手裏有槍、有兵就行,對于軍閥的士兵來說,跟著有肉吃就行。那麽士兵們吃的這些肉從哪裏來呢?

在農業社會,自然是土地。

如果一個將領手下有一支能聽他使喚的軍隊,還掌握著土地和財政大權,那他就有了軍閥割據的潛質,反不反對于這個將領來講就是一句話的事。

而對于中央朝廷來說,要是真有人想著稱霸一方,那就必須要有強大的中央軍來進行平叛。于是趙匡胤就出台的一套對策,在掌握財政的基礎上,把兵和將分開,形成強幹弱支。而他弟弟趙光義又進一步實施“以文制武”,讓宋代幾乎沒有什麽軍閥出現。

有了前朝的經驗,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也是利用各種手段削減軍隊的實際權力,朱元璋是把軍權的財權、練兵權、指揮權完全分開,對武將和文官進行限制,管軍隊的不能管錢,管錢的不能管軍隊,節制軍隊的不能練兵,練兵的不能節制軍隊。

具體來說,就是財政權歸屬于六部,兵部負責發放將領的俸祿,戶部負責籌措軍費和物資,工部負責打造兵器,同時首創衛所制度,從京師一直到郡縣都設立衛所。衛所

受中央直接控制,在外由都司(注1)統領,在內歸五軍都督府管,而最高的十二衛則由皇帝親自統領。

注1:都司一般指都指揮使司。 都指揮使司是官署名,簡稱都司,屬于行省三司之一,既是明朝地方最高軍事領導機構,又是明太祖朱元璋爲強化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

權在地方設置的軍事機構,類似現代的軍區。

前期衛所的軍事權限只在于防守,都司衛所沒有調兵權,調兵權在總兵官手裏,要打仗就臨時任命將領爲總兵官,調集衛所的軍隊給這個總兵官帶領,打完仗回來交還總兵官符印,官兵們則各自回到各自的衛所。

假如你穿越到明朝初期當了一個武將,現在邊境預警,朱元璋決定派你出征。

首先兵部庫司就會統計軍隊需要的物資糧草,然後交給工部和戶部去籌備,等他們弄齊了再交給兵部,然後朱元璋給你一個將印,讓你調動北部幾個衛所的士兵出征,你帶著兵營和物資出發了。

任務完成後,突然你的朋友卷入一個謀逆案子中,關進了監獄,你心裏慌了一批,非常害怕自己也會被牽連,考慮要不要反抗,可你發現自己手裏已經沒有糧草,本來給的物資就是精打細算出來的,打完仗就沒多少了。要是反抗的話上哪弄錢糧去啊?

地方上肯定不給你,如果搶,還得跟當地衛所的兵幹仗。再看看你手下的士兵,他們都是從其他衛所調來的,跟你又不熟,都有家有舍的,誰願意跟你一起造反呢?並且要是真反了,說不定還打不過中央軍呢。

所以啊,一環扣一環,明朝初期的體制啊,就是這麽在限制軍隊作亂。

但到了明朝末期,軍隊還是不可避免的軍閥化了,這是爲什麽呢?

明末的軍閥也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而是明朝的軍隊制度變了,甚至可以說是軍隊制度崩潰了。

首先,衛所制度的瓦解,就讓剛才提到的這一套軍事體系玩不轉了。

早期明朝的軍事制度其實有點像唐朝的府兵制,就是士兵不僅打仗,還要種田,這樣既保證了戰鬥力,又不耽誤農業。

但明朝的衛所制是軍屯、軍戶之間結合起來的,一旦士兵入了軍籍,就得世代當兵。

朱元璋是這麽想的,首先,軍屯保證了軍隊的糧食供應,不用老百姓來供應了,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有利于國家經濟的複蘇。

然後,通過世襲的軍戶制度,將人口綁定在軍屯上永遠從事軍屯勞動。並且通過土地的軍屯性質,讓土地不被大戶兼並霸占,朱元璋這一套制度就意味著國家可以直接掌握大片土地用來養兵防衛,既不用擔心土地被兼並,還能增加農業收入。

想的很美好,對吧?但執行起來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衛所制要運行的好啊,得有個前提條件,就是人力得夠用,劃分給軍戶們那麽多田地,無人耕種也是白搭呀。

如果沒有後來的靖難之役,這個制度說不定還能撐一段時間。但是朱棣成功登上皇位之後,大明遷都北京。又是修建北京城,又是疏通大運河,這些都是大工程,而且朱棣還搞了5次北征呢,這些工程以及軍事行動都動用了大量軍隊。軍戶有的跟著出征,有的幹苦力活,負擔太重,導致軍戶就陸續開始出現逃亡。

衛所都沒人了,再有大的軍事行動就只能募兵了,于是明朝中後期又漸漸走向了募兵制,這就跟唐朝晚期又變得一樣了。

比如明中期最出名的戚家軍呢,他的兵不是從衛所出來的,而是招募來的。

而且還有一點,明朝中後期,由于政治的腐敗,軍屯的土地開始被守將們悄悄賣給大戶,導致國有資産流失。隨著官僚和富豪一步一步侵占軍田,軍糧的供應也變得越來越少。

所以對大明王朝來說,衛所制度和軍屯的瓦解,不僅失去了對兵源的控制,還失去了重要的糧食來源。

軍屯沒糧,軍饷就由食物變成了白銀。本來兵饷是發糧食的,至少能保證士兵吃飽,但是隨著人口流失和土地被大戶兼並,留在駐地的士兵很難再吃飽。

原本朝廷通過開中法,吸引鹽商運糧到邊境,或者到邊境去種地,用糧食換鹽引。但到了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年間,朝廷要求把糧食改運到京城,導致邊境的鹽商紛紛廢棄民屯和商屯,軍隊只能用銀錢去買糧食,可是糧食又少又貴,而且手裏的銀錢還被上級貪汙,

導致明朝軍隊裏面不少人甚至都被餓死。

這一變化,就開始意味著誰有錢有糧,誰就能招募到更多的軍隊。

邊軍的實力在下降,中央軍的戰力也在同步減弱,這也是後期邊軍做大之後不聽朝廷命令的根本原因,因爲中央軍打不過邊軍啊。

曾經朱元璋和朱棣都很看重京城的軍隊,朱元璋有親軍十二衛,朱棣更是把親軍增到了七十二衛,其中的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最爲精銳,他們平時在京城訓練,三大營分別負責不同的任務,此外還有山東、河南等地的衛所輪流派兵進京宿衛,叫做【京操班軍】。

但到了正統(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年間,土木堡之變,京軍幾乎消耗殆盡,五軍都督府名存實亡。

景泰(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玉)時期,于謙爲了提升京軍的戰鬥力,從京城軍隊中挑選了十萬精兵,分成10個團營拱衛京師。朱祁鎮複辟之後取消了團營,他兒子明憲宗朱見深上位後又重新啓用。

之後,團營就一直作爲京城軍隊的主力。

到朱見深以後,皇帝常常派京軍去搞工程建設,導致他們缺乏訓練。本來人數就不足,再加上選將不當,經常讓一些貴族子弟來指揮京軍,還讓太監來統帥團營,讓京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弱。

到了嘉靖(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上台,俺答汗打到北京城下,京軍士兵竟然哭成一片,不敢迎戰,戰鬥力可謂是一落萬丈。

再到後來萬曆(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初期,張居正改革後短暫提升了京

軍的實力,但張居正死後,各項改革政策沒有延續下去。到了萬裏中後期,京軍戰力越來越弱,邊軍實力開始超過京軍,京軍漸漸失去威懾力,這就給軍閥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當然,部隊的軍閥化,還有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明軍的指揮體系崩潰,無法有效管控下屬的軍隊。

明朝初期,軍隊的權力主要在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之間,但很快呢,朝廷又把文官和太監都安派到地方軍隊裏面,文官作爲巡撫來指揮軍務,太監作爲監軍來監督軍隊。從此文官、武官、太監三者共同掌握軍權。

本來這樣做的目的是對武官進行監督和制衡,防止地方武裝軍閥化,也算正常操作。

曆朝曆代都有通過監察體系來限制行政體系的做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漢武帝將全國分爲13個刺史部分,派刺史來監督天下,而後來漢靈帝將刺史改爲州牧,職權進一步擴大。

但這種監察體系的做法需要一個前提,就是朝廷要有強大的中央集權,一旦中央集權削弱,就會對朝廷産生反作用。比如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之後,一些州牧奪取州內的權力,成爲割據一方的軍閥,導致天下大亂。

我們熟悉的劉皇叔,就是豫州州牧,所以,劉皇叔也經常被人稱作“劉豫州”。從朝廷的角度看,劉備就是從州牧轉變成了軍閥。

明朝也一樣,當朝廷還掌握大權的時候,這種體系加強了對地方的治理。雖然巡撫、總督實際上掌管著地方軍政,但這並不是正式官職,只是暫時的職務,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割據一方。

但到了萬曆時期,東北的女真人開始統一,並建立後金政權,關內也出現了大量流民起義,不管是女真軍隊還是流民軍,對朝廷的威脅已經不再局限于某個省份了,原有的指揮體系也無法應對亂局。

于是明朝又誕生了一個職位,叫督師。督師一般由內閣成員或者兵部尚書擔任,被賦予一把尚方寶劍,負責全面指揮軍務,權力比總督、巡撫還要大。比如明末的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都是都師,不過他們還算得上是忠臣,本身並沒有成爲軍閥,甚至洪承疇在被俘之前也沒有反叛的意思。

但是都師制度的出現,本身讓地方大員有了掌握更大權力的土壤,都師管轄的各路軍隊終究還是走向了軍閥化。明朝很多將領出身行伍,因爲各種機緣巧合,成爲了掌握重兵,統治一方的軍閥,這都跟指揮體系的崩潰有關。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左良玉。

左良玉可以說是明朝末年最囂張的軍閥,他小時候失去父母,由叔父撫養長大,雖然沒讀過幾天書,但是他勇猛善戰,而且有智謀,跟下屬和士兵的關系都搞得很好,立下了不少戰功。

他最初在遼東當兵,後來隨著明軍潰敗,率軍隊駐紮在昌平,昌平就成了他擴張的基礎。當農民起義軍攻進河南的時候,朝廷派左良玉率昌平軍去支援。當時河南戰火紛飛,左良玉帶著援軍一到河南就鎮住了局面。並且他表現的還很忠誠,也接受河南巡撫的限制,兢兢業業爲朝廷效力。

不過農民軍並沒有被全部消滅,反而越來越多,畢竟農民軍是因爲社會矛盾激化才出現的,這些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農民軍不可能被消滅幹淨的。

左良玉很快就意識到農民軍是殺不完的。隨著戰局的變化,他開始消極鎮壓。在此之前,明軍和義軍還算勢均力敵,甚至在某些方面明軍還占有優勢。

但從崇祯七年開始,陳奇瑜在車廂峽圍困起義軍,然後又把起義軍給放了,讓李自成、張獻忠死裏逃生,這才導致形勢開始朝著明軍弱于農民軍的方向變化。

起義軍擅長機動戰,又善于籌集糧草,一個營幾萬人,吃飽了才動手,而明軍兵力稀少,又缺乏糧食供應,農民軍騎兵迅速,一夜可以跑幾百裏,而明軍步兵多,騎兵少,走幾十裏就筋疲力盡,最後導致官兵們都開始害怕起農民軍了,各路明軍只留守在關鍵城池內不敢主動出擊。

這個時候,左良玉看准苗頭,于是就不再聽督撫和朝廷的命令了,開始招降納叛,壯大自己的勢力。掌握重兵之後,左良玉變得越來越囂張,爲了糧食還經常派兵搶劫,以至于究竟誰是賊誰是兵都分不清楚了。

而這個時候,朝廷根本管不了他,他數次違抗上級及朝廷命令卻一點事兒也沒有,甚至朝廷還得不斷的給他封賞以安撫。

左良玉晚年的時候手上掌握著80萬大軍,盤踞在長江中遊一帶。甚至左良玉他還想率軍去“清君側”呢,只是最後死在半路上了。

不光是左良玉這樣的在與農民軍作戰中冒出來的軍閥,北邊與後金交戰的將領,也開始軍閥化,其中最典型的將領就是毛文龍。

毛文龍是杭州人,卻跑去東北參軍,成爲李成梁手下的將領,明軍在東北一路潰敗的時候啊,他帶著200多個人占領了皮島(朝鮮島嶼,位于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樞紐處,位置重要,曾被中國明朝軍隊占據15年(1622年—1637年),作爲牽制後金的基地),騷擾襲擊後金的後方,牽制他們的行動,但毛文龍仗著山高水遠,經常虛報戰功騙取朝廷的賞賜,還在皮島搞起走私貿易,把這個地方當成自己的私人小王國。

袁崇煥督師遼東的時候想要管制毛文龍,但他不聽指揮,甚至拒絕袁崇煥往他的軍中加派監軍。最後袁崇煥假傳甚旨,把他給殺了。

從洪武到崇祯,明軍從一個有紀律的強大軍隊變成了滿是軍閥的亡國之軍,這不僅代表了軍隊的衰落,更是整個大明朝廷的崩潰。

即使沒有清軍入關,明朝最後也會和曆史上所有王朝一樣,在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中滅亡。

0 阅读:0

思薦琴情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