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制造加速爆發!商業航天關鍵賽道,核心龍頭全梳理

翰棋說財經 2024-05-11 20:13:07

當前我國商業航天全線提速,商業航天作爲新質生産力的核心組成部分,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航天科技集團發布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年)》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航天全年預計實施100次左右發射任務,有望創造新的發射記錄;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將承擔其首次發射任務,同時多個衛星星座的建設也將加速進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安排近70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射290余個航天器,並執行一系列重要的工程任務。

隨著我國低軌衛星發射進入集中發射階段,將加速推進衛星制造發展速度。

關注【樂晴行業觀察】,洞悉産業格局!

衛星制造行業概覽

衛星産業鏈包括上遊衛星制造與發射,中遊地面設備制造、衛星運營與服務和下遊的衛星通信應用。其中,衛星制造是産業鏈的關鍵基石。

衛星的軌道主要分爲低軌、中軌和高軌。目前國內手機主要連接的是高軌衛星,低軌衛星通信網絡在全球通信、互聯網接入和5G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今年5月,工信部明確了非對地靜止軌道衛星系統的使用條件,爲衛星通信頻率的分配和使用提供了明確的規範。

國內也已經啓動了多個低軌衛星項目,例如“GW”星座和“G60”星鏈,將極大地拓展國內的市場空間。根據既定的發射規劃,將以每次一箭18星的方式進行發射,並預計在2025年前完成648顆GEN1衛星的發射任務;2026-2027年間將繼續完成後續648顆GEN2衛星的發射。

國內低軌衛星星座基本情況:

資料來源:行行查

衛星制造主要包括衛星平台制造與衛星載荷制造兩部分。

在低軌衛星的制造成本分配中,衛星平台占據30%的比例,衛星載荷占據占據70%。從結構來看,衛星載荷制造企業更爲稀缺,也具有更高的專業性和技術門檻。

衛星制造産業鏈圖示:

資料來源:行行查

衛星平台

衛星平台的作用是確保衛星及其有效載荷能夠在太空中穩定且正常地運行。

衛星平台的設計在一段時間內會保持相對的穩定,除了進行定期的更新和升級外,通常只會進行小規模的改進和調整。

在衛星平台的制造過程中,主要包括遙感測控系統、供電系統、熱控系統以及姿軌控制系統的設計和制造等多個關鍵環節。

衛星載荷

衛星有效載荷,也被稱爲專用系統,指的是與衛星任務直接相關的儀器、設備和系統。完整的衛星工程系統涵蓋發射場系統、運載火箭系統以及測控系統等關鍵部分。

在衛星載荷的制造過程中,主要環節包括天線系統、轉發器系統的構建,以及原材料和電子元器件的制造等重要環節。

在載荷的成本構成中,T/R組件占據較大比例。有源相控陣T/R組件是一種在雷達或通信系統中使用的功能模塊,能夠接收和發射特定頻率的電磁波信號,並在工作帶寬內對幅度和相位進行控制,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實現波束電控掃描以及信號收發放大的核心部分。該環節主要布局廠商包括铖昌科技、臻鐳科技、國博電子、盟升電子、創意信息、信科移動-U和上海瀚訊等。

衛星制造産業競爭格局和龍頭梳理

衛星制造主要環節包括衛星的整體研制、載荷研制、相關設備的開發,以及爲星上基礎元器件提供支持服務等,以上各環節都具有較高的壁壘和進入門檻。

在火箭發射和衛星研制領域,形成了國家主導、民營企業輔助的穩定格局。

我國衛星的整體研制主要由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等國家隊負責,航天科技具有研制各類衛星的強大實力,航天科技五院和八院是衛星研制的核心力量;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推出的長征系列火箭,是我國運載火箭技術的先鋒。

在商業航天産業鏈中,長光衛星、微納星空、銀河航天等都是衛星研制的重要參與者。

當前國內的民營商業衛星制造和應用企業起步較晚,技術實力和規模都相對較小,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細分領域。

隨著星座組網計劃的加速推進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在商業衛星應用領域也將迎來寶貴的發展機會。

衛星産業鏈制造環節的商業隊:

資料來源:公開整理

此外,衛星制造産業鏈各環節參與廠商衆多,主要還包括航天電子、佳緣科技、航宇微、華力創通、華力創通、亞光科技、火炬電子、乾照光電等。

結語

單星成本是衡量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不同的衛星制造項目成本差異明顯。我國衛星制造領域制造仍具備顯著的降本潛力,從而驅動整個産業的迅速發展。

整體而言,衛星制造技術正朝著設計模塊化、總線技術制造標准化以及組件小型化方向發展。隨著國內多個星座工廠的加快建設,生産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隨著衛星制造規模化建設的逐步完成,我們有望見證我國的衛星産業邁入快速增長的階段。

關注【樂晴行業觀察】,洞悉産業格局!

0 阅读:2

翰棋說財經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