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帝粒子”的發現者: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致敬,享年94歲

知新了了 2024-04-17 15:17:22

發現“上帝粒子”的關鍵人物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去世,享年94歲。他的開創性工作爲理解宇宙的基本結構奠定了基礎,並繼續指導當前和未來的粒子物理學研究,他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彼得·希格斯于4月8日去世,享年94歲。作爲現代科學的標志性人物,希格斯在1964年假設了同名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它于2012年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發現是粒子物理學標准模型(SM)的最高成就,這是一個從最基本的層面解釋可見宇宙的非凡理論。

在一代物理學家的工作基礎上,希格斯與羅伯特·布朗和弗朗瑟弗斯·恩格勒一起,假設了布朗-恩格勒-希格斯場(BEH)的存在。在已知的基本場中,BEH場是唯一一個在整個宇宙中被“打開”的場,而不是忽明忽暗地存在和消失,並保持局部存在。由于基本粒子(如電子和誇克)與始終存在的BEH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它的存在使得物質在大爆炸後大約10-11秒的早期宇宙中形成。2013年,希格斯和恩格勒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的成就。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總幹事法比奧拉·吉亞諾蒂表達了物理界對失去彼得的悲痛之情,他說:“除了他對粒子物理學的傑出貢獻外,彼得還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對全世界的物理學家來說,他是一個非常鼓舞人心的人物,他非常謙虛,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用非常簡單而深刻的方式解釋了物理學。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曆史和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他有關。我非常難過,我會非常想念他的。”

彼得·希格斯的科學遺産將遠遠超出當前發現的範圍。希格斯玻色子 —— 他第一個發現的可觀測到的BEH場的“激發” —— 與基礎物理學中一些最有趣、最關鍵的懸而未決的問題有關。因此,這個仍然相當神秘的粒子代表了一個獨特的有希望的超越SM的物理學門戶。自2012年發現它以來,ATLAS和CMS的合作已經在限制它的性質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 —— 這是一項艱苦的科學研究,將成爲大型強子對撞機、高亮度大型強子對撞機和未來幾十年的對撞機研究的核心,有望洞見基礎科學中許多未解謎的問題。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知新了了

簡介:專注于新知、科普及趣聞的傳播,日耕不辍,天天新鮮。